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捕捉医疗信息化的新动向:“十三五”将继续遵循“46312”架构

 

 

2016年4月22-23日,由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主办的2016年医疗高级管理培训班在京举行

2016年4月22-23日,由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主办的2016年医疗信息化高级管理培训班在京举行

来源:HIT专家网          记者:朱小兵

2016年4月22-23日,由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主办的2016年医疗信息化高级管理培训班在京举行。培训的对象涵盖北京市各区卫生计生委主管信息化领导、二级以上医院主管信息化院级领导及信息科主任等。

来自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北京协和医院、北大人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等医疗信息领域的知名专家授课,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主任张文中专题阐述了北京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思路。同时,培训班还邀请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及北京大学等专攻信息化研究的专家授课。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东软望海科技有限公司、北大医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也参与其中并分别介绍各自产品理念及方案。

得天独厚的首都区位和专家资源优势,使得这场区域性培训的内容既具有前瞻性,又带有极强的实用性,从中,HIT专家网捕捉到医疗信息化的诸多新动向。

“十三五”将继续遵循“46312”架构

 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向全体学员表示,信息技术必须和业务深度融合,才能产生创新、变革,从而促进卫生计生事业的发展。“今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谈到了跨省医保的结算。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撑,这一任务不可能实现。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时跨省的新农合结算,建设国家的新农合信息平台,并与国家全民保障信息化工程融合。”

孟群主任说,“十三五”期间,我国医疗健康信息化依然遵循46312的架构,包括推进居民健康卡。同时,重点加强资金、法律法规、人才三方面保障。“有人说信息化就是烧钱。如果没有很好的IT规划,信息化的确就是烧钱;但是有了很好的规划,信息化就能够推动创新,促进事业的发展。”孟群说。

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主任张文中坦承,北京市卫生信息化需要向全国其他先进地区学习,力争走在全国前列。他介绍了2016年的北京市卫生信息化重点工作:一是加快建设以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为特征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推进市区两级平台建设,规范数据接口和信息采集,推进区域影像信息交换与远程医疗;二是稳步推进各项信息化工程建设,完成居民健康卡、北京通卡、京医通卡的整合工作,完善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推进以电子病历系统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三是推进卫生信息专网建设,四是进一步强化信息安全工作。

 精细化管理将“无处不在”

精细化管理成为本次培训班的热点议题。多位讲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给出了详实的做法,分享了切身感悟。

专注提供医院成本核算和卫生经济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的东软望海总裁段成卉说:“信息技术必须服务于管理。公立医院改革进入到深水区,国家倡导分级诊疗、门诊下沉。这一政策带来的最大变化,必定是公立医院单纯依靠收入扩张红利期的基本结束,精细化管理时代到来。支付制度将掌握医院改革的根本。因此,精细化管理,一定是公立医院头等大事。”

无独有偶,作为本次培训班最后一位上场的讲者,北京协和医院信息管理处常务副处长朱卫国表达了完全相同的观点:“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变得特别重要。当医院收入上不去的时候,成本控制很重要。而精细化管理,一定离不开信息化。”

当然,精细化管理还不仅仅局限于卫生经济、财务管理。精细化管理,也体现在临床质量和安全、流程优化等各个方面

北大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刘帆认为,医院信息化从无纸化迈向精细化、智能化。精细化意味着,医院可以并存多个专科电子病历,因为一些科室是非常个性化的,但是所有的临床数据是整合的。

“医疗管理的精细化,抓手还是数据。”北京天坛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王韬说。他列举了一系列该院的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精细化管理的实例。比如,该院通过信息化,加强对设备的利用管理,是一大特色。“原先我们医院放射科主任担心有些检查漏费。现在,只要通过系统直接查询每台设备做了多少人次的片子、出具了哪些报告,倒过来再查收费记录,就一目了然。不仅如此,系统还对每台设备的等待的时间、用户评价、维护情况等,都进行了管理。对于检验室,能够细化分析一个试剂盒的使用效率。”

 数据驱动临床质量安全

全球正在迈入数据驱动的时代,中国医疗行业亦是如此。这种意识正在强烈地被唤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才有系统地阐述了数据驱动的由来和特征:当前,人类处在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拐点。一位叫Jim Gray的人在2007年做了一个演讲,他认为人类几千年前靠的是经验,比如钻木取火;几百年前,人们开始进入到理论科学阶段。比如,牛顿创建了经典力学理论。到了几十年前,人们发现了电子计算机。对于一些未知的科学领域,经验、理论科学都无法用简单的公式推算,比如是否下雨,而计算机可以模拟。因此,Jim Gray提出,当今的社会进入到数据科学、数据驱动的时代。

“医学也是数据密集型的科学。以前只是望、闻、问、切。后来,有了检验检查帮助临床医生获得更多的数据。随之而来,计算机、物联网、基因检测等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获得越来越多的数据,为循证医学提供证据。”王才有说。

北京天坛医院信息中心王韬主任认为,医院IT部门不仅要善于采集数据,而且要能够分析数据,利用分析的结果,帮助改善、优化医院的各个环节的管理。他以医疗质量管理为例,这个问题不能仅仅是医务处长着急,信息中心可以借由数据分析,帮助临床科主任解决这一问题。具体做法是,在门诊、住院系统上了一套BI(商业智能)系统。“当然,首先还是要有数据,BI只是工具。现在,我们医务处随时可以看到一些数据,如每个月的患者预约情况。有了预约的比例后,还要去分析。信息中心的职能不仅是建立系统,还要用数据,分析数据。”

北大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刘帆说:“我们医院在2011年接受国际IT咨询,最大的价值就是改变医院以往局部建设,转而制定全院IT规划。如今北大人民医院已经有214个系统,44个供应商。全部的数据都已经通过信息平台整合在一个CDR中,可以看成是一个‘大电子病历’。当时北大人民医院被逼建信息平台,现在看是对的,真正受益的是临床医生。因为所有的数据都被整合到CDR,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在短短的几分钟接诊时间内,他可以尽可能全面地了解病人的病史,进而做出更为安全的诊治决策。”

刘帆认为,医疗信息化将经历数字化、整合、智能化三个重要阶段。医疗信息化的理念也在不断转换,从最初围绕收费,转向提高临床效率,进而围绕患者安全和患者服务展开

“我把CDR叫做EMR。而所谓电子病历系统产品,只是一个病历录入工具。CDR是一个广义的电子病历,它奠定了数据分析利用的基础,可以用数据做科研、患者管理、运营分析。”刘帆说。

刘帆坚信,整合的数据有利于提高患者安全。因为学科分工很细,一般大夫只能对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出合理诊治。刘帆坦言:“我自己是骨关节科的大夫。换言之,我只会做骨关节的手术。这个专业已经细分到了第四级。从患者的角度看,医生必须全部知悉患者的情况,看病才不再是瞎子摸象。这就是数据的价值。”

赞(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捕捉医疗信息化的新动向:“十三五”将继续遵循“46312”架构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