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智慧医疗专委会“花落”重庆大坪医院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疗信息化分会智慧医疗专委会成立大会暨集成平台研讨会在重庆大坪医院成功举行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疗信息化分会智慧医疗专委会成立大会暨集成平台研讨会在重庆大坪医院成功举行

来源:HIT专家网      记者:朱小兵

2017年1月7日,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疗信息化分会智慧医疗专委会成立大会暨集成平台研讨会在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重庆大坪医院)成功举行。来自重庆市及全国各地约300名医疗信息化业界人士与会,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并聆听多位专家的专题发言。

会议首先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疗信息化分会秘书刘道践等多位领导和专家致辞,对于专委会的应运而生给予殷切期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重庆大坪医院)信息科副主任黄昊担任智慧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信息中心主任马丽明、重庆市中医院设备信息处副处长彭梦晶、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部主任朱晨出任副主任委员,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西南医院)质量管理科主任陈哲担任秘书长。原总后卫生部信息中心主任宁义、《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社执行主编李华才担任顾问。

简短的成立仪式之后,迎来了一场重点围绕集成平台,同时又涵盖互联网医疗、医疗法律及标准等热点话题展开的充满信息量、务实的“智慧医疗”研讨会。

品味集成平台的“酸甜苦辣”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3年4月就启动了集成平台建设。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邵尉认为,医院之所以有建设集成平台的的需求,除去传统多对多的接口集成方式,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医院知名临床专家更愿意选择自己喜欢的系统。由此,信息部门不得不面对这样一种由临床需求带来的集成问题。即使底层或HIS等通用系统可以换,但是很多临床业务子系统换不掉。因此,必须考虑平台化的方式。

为此,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集成平台厂商开展合作,并将集成平台的建设任务设计为四个部分:总线、主数据管理、CDR、界面集成。医院信息系统的平台化改造经历了由集成平台向信息平台演进的两个阶段。即第一步先解决信息交换问题。

邵尉主任特别强调说:“所有信息交换的实质,是各个系统背后的业务融合。比如,一条医嘱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实现,其实是最难的地方。”如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信息系统架构发生了变化,从二维的平面架构演变为三维的立体架构。每日消息有100万左右。2015年获得国家卫生计生委授予的四级甲等评审认证。邵尉主任坦言,“目前整个行业在CDR方面的临床应用还比较苍白。”2017年的主要目标是加强基于CDR的临床应用。邵尉主任小结说,集成平台的建设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注重规划和标准化建设,软件不是唯一的因素,而是需要多方的主动参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彭建明则分享了工作近20年的心得:地处新疆,有很多问题,只能强迫自己解决。正是这样一种环境,锻造了彭建明副主任的“野外求生”技能。如同当年应对一个个具体IT问题的发生,关于集成平台的认识,彭建明说:“我们建设集成平台的初衷,原以为可以降低系统的耦合性,比如HIS坏了,其他系统还能照常运行,但事实不是这样的。HIS、平台、电子病历系统,随便哪个瘫痪,全院都得瘫痪。”

江苏省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的唐凯则从省级平台的角度,谈了集成平台与个人健康档案的话题。他认为,相比医院信息平台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集成要落后。特别是以前区域平台的数据质量,和医保相比相差很多。怎么办?江苏的思路是,必须加载更多的核心业务。2017年,省级平台的新契机是家庭医生签约。卫生计生委要求,2017年将把家庭医生签约率从目前的22%提高到30%,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60%。他透露,2017年江苏省要完成所有三级医院直连省级平台,2018年实现所有二级医院直连省平台。

法律、标准引发热烈讨论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张林主任试图为大家揭开“LOINC的面纱”。作为一位志愿者,张林主任长期跟进并翻译、维护LOINC(观测指标标识逻辑符命名与编码系统)中文版本。张林主任介绍,近年来,LOINC和SNOMED达成共识和分工,LOINC管的就是观察类的术语,类似问题的概念。SNOMED则负责答案,比如:取值范围。LONINC在发展模式上采取全球免费发行的方式,新增内容来自最终用户的需求驱动。而且所有标准的制订、扩充和完善工作,全部依靠志愿者。LOINC每年全球发布两个版本,6月份、12月份。目前已经发布8万多条术语。LOINC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采用,包括我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一些标准文档。LOINC的采用,可以提高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协助控费、科研,提高医疗机构工作效率等。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教师于佳佳博士的专题报告,令很多HIT业界同行眼前为之一亮:医疗大数据的法律风险防范,这一话题无疑命中了当下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巨大不确定处,也是“空白”之处。于佳佳博士系统梳理、分析了我国远程医疗的相关法律现状。比如,在远程医疗适用范围方面,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定义,远程影像、病例诊断、慢病远程监护、远程病例讨论和会诊等都属于远程医疗范畴。“虽然有的医院已经有能力开展远程手术,但是还没有被纳入远程医疗的范围。”于佳佳说。

于佳佳博士进一步介绍,根据我国执业医师法,医生有亲自诊查义务。“亲自诊查不等于必须在同一空间的当面诊查,也就是说远程诊查没有问题,但必须是医生本人而非助手。这样约束的意义在于,不会因为时空的变化而导致医疗质量下滑,确保线上、线下诊疗水平的完全相当。当然,所有首诊不可以远程,其次,有些疾病要求触诊的,显然没法在远程中实现。”此外,对于生理图片的判断,完全可以远程实现。法律也规定了例外适用情形,如:紧急医疗、偏远地区。新近一些地方出台的法规如《宁波市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对于远程医疗也有适用范围的界定。

互联网医疗、大数据促医疗体制创新

江苏省人民医院信息处王忠民副处长简介了一年多在美国交流访问的心得。让他深有感触的一点是,美国医院IT部门规模之大,是中国医院信息部门所无法想象和企及的。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在人工智能和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医生的作用非常重要。

好在第二点,的确发生在中国医疗信息化实践进程中。

杭州卓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医学博士尉建锋认为,近期一系列医改政策的推出,导致医院信息化面临新的机会。“我们感到,医院需要功能更强大、模式更新的系统。不久的将来很快可以看到。医院将慢慢变为弱势,而医生转向强势。这就要求重点看住两条线:医生的执业行为、患者的就医行为。未来一定是医疗服务的无边界化、技术协同的多样化、数据的云端化。” 据介绍,目前,卓健科技已经具备院后医疗服务系统、院内医疗教学管理平台、掌上医院、移动远程医联体、互联网医院、分级诊疗等六大产品线。今年将重点推行院后医疗服务系统,把院后的患者管理全流程整合起来。

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重庆大坪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何勇从临床医生角度谈了真实世界的大数据研究和精准医疗的关系,这个发言最具启发性的一点在于,大数据时代让临床科研可以不断突破传统研究范式的藩篱。何勇主任举例说,传统RCT(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是临床研究的金标准。但是只适用于样本内部的患者,如果要推广到整体人群,外部真实性是有问题的。因此,一些研究者已经开始批判RCT的真实性,转而推崇实效研究,也就是真实世界的研究,比RCT研究覆盖更广。

何勇主任介绍,实效研究的论文逐年增多,尤其是肿瘤方面的观察性研究、注册研究都在增多,中国在这方面还是比较薄弱。他希望信息界专家和临床专家联合起来做更多的实效研究工作,满足RCT无法覆盖的领域。何勇透露说:“我们大坪医院也做了肺癌专病管理系统,是与黄昊主任一起来做的,有医生、患者端,可以从HIS提取数据,分析,推送诊疗方案。医生端可以管理病人。”

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西南医院)消化科副主任陈文生分享了他对患者管理在在“互联网+”条件下创新新模式。很多轻微病症,通过线上问诊,可以指导患者如何就医;很多疑难杂症,也可以通过网络转诊。这在以前都是很麻烦的,患者没有选择,只能在急诊留观或旅店等待。

此外,多家知名企业分享了最新的医疗行业解决方案。联想集团介绍了“双态IT”策略及超融合架构的解决方案;华为公司则介绍了其大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海纳医信公司带来了一体化医学影像平台方案的分享。

赞(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智慧医疗专委会“花落”重庆大坪医院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