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杨伟康
医院业务的复杂性促成医院信息系统的多样性,在大部分医院里,各业务系统均有不同厂商构建组成,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患者信息孤岛、数据交换壁垒、信息系统臃肿等问题。正如多条河流必会在江海汇集,面对各业务系统,如果要汇集数据进行分析并以患者为主线在其中流转,就需要建立集成平台来实现此类需求。但是不是大家都适用?或许A医院上线集成平台使业务更加清晰,但B医院却更加繁杂无章。
正所谓:彼之蜜糖、吾之砒霜。笔者认为,还是要针对院方自身信息系统的发展情况去做最终决定。
目前阶段,针对一个医院的多业务系统实现患者信息的交互及流转,多是依靠服务或视图的方式,然而这只是将数据保持到了各系统一致,若想汇总多方系统的各业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却需另辟蹊径。实现集成并不是患者信息在各业务系统一致,而是在各个系统中的业务操作,以及相对应的各方都可实时看到状态。正如一辆汽车的座驾前台显示屏,可以看到发动机、刹车、转速、码数、里程数等信息一样,实现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是集成平台的主要工作,即在实现业务集成、数据集成后,还需要一个“总表盘”汇集医院想得到的信息。
医院信息集成平台的概念已经出来了好几年,那么,各家医院的实际实施情况究竟怎样?是否真正简化了现有的业务操作?是否被集成平台的美丽外衣所迷惑,不考虑现有的信息系统现状就去上线集成平台?还有,汇总到平台的数据是否能真正经得起验证、是否真对医院业务发展有益呢?种种问题都应该是决定上线集成平台所要考虑的。
其实,无论医院级别大小,都不应有赶新潮的想法去上线集成平台,要根据自身情况的定位去抉择,如果院内各系统本身已经十分混乱,甚至厂商负责维保都成了问题,那么再往上积累新的系统,无疑会导致“信息灾难”。
笔者根据实践有感而发,简单总结了医院上线信息集成平台前的几点思考:
- 当前院内系统是否已经实现互联互通?以患者为主线一直是我们倡导的院内流向标准,确保当前患者信息贯穿各业务系统且数据交互流程清晰,以此基础再去对比集成平台可为医院信息发展带来哪些新的价值。
- 各厂商支持工作是否可以及时响应?集成平台相当于服务总线,业务子系统的流转要采集子系统数据,必然需要厂商支持,如果已经存在无对接方支持的情况,一定要先理清此系统的信息数据,再行上线集成工作。
- 集成平台可以为医院带来什么好处?解决什么问题?以HIS为基础所外衍的信息系统多种多样,有人说集成平台相当于HIS的补丁包,那么,如若HIS足够“强壮”,是否可以把集成平台实现的工作先移植过来,而先不去做上线平台的大动作。
- 是否有上线集成平台的失败预案?要根据集成平台对现有业务系统的耦合度来充分准备上线失败预案,一定要避免集成平台失败和业务系统无法运行等情况出现。
- 集成平台的实现方式是否影响现有系统?集成平台就数据交互的模块实现,也有很多是通过中间件的方式,频繁的数据读写,是否会影响到现有系统运行速率,要试着探寻集成外衣下面的实现逻辑。
笔者认为,对于集成平台,归根结底要考虑的是,院内是否已有数据汇聚的基础作支撑。如果自身数据汇总都不是很清晰,显然不应再去压上一层“包袱”。此外,有的集成平台需要将原有的子系统进行改造,这种情况对于整个医院的信息系统稳定性无非是个大的考验。
我们要使用一样东西,首当其冲要考虑它可以带来哪些好处。尽管现在基于HL7标准的数据交换、临床数据中心(CDR)等都有了一些相关标准,但医院还是要脚踏实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上线集成平台。当完成院内信息集成工作,下个阶段就是区域信息数据集成。
总之,集成平台的思想是好的,在后期我们还可以根据汇总出的数据得出很多有益的决策分析,但还是那句话,集成平台最终上线与否的决定,还是要在自身冷静思考后才能做出。
【作者简介】
杨伟康:1987年生,2010年开始进入医疗软件行业,在江苏华招网期间进行医药招投标软件的开发。2011年至2017年在南京一丹软件有限公司担任项目经理、产品经理职位,期间负责EMR、CSSD,现接着负责体检软件的开发,开发期间多次与院方前线工作者进行需求对接,开发目标就是把自身作为终端用户。立志将自己负责的项目做到用户满意度最高。
想加入HIT专家网专业交流群?请添加“HIT专家网”小助手微信好友后提交你的申请哦
(请注明姓名、单位名称、职务、主管技术或产品领域,以便有针对性加群交流)
【责任编辑:孙鹏】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