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闫勇:医院建大楼不如建信息系统

来源:HIT专家网    记者:谭啸

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闫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世纪坛医院暨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医学院副院长 闫勇

“很多医院喜欢建大楼,但是建一栋新大楼其实不如建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我们医院门诊空间比较小,必须要在相对小一点的空间里,确保不出现病人特别拥挤的状况,让病人感受到医院比较好的智能化服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世纪坛医院暨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医学院(以下简称:世纪坛医院)副院长闫勇如此谈及信息化,“信息化对医院管理、质量控制、学科建设、患者服务等各方面都非常重要。”

闫勇副院长是泌尿外科的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朝阳医院医务处长,分管过门诊部、医务处,这些都是与信息化密切相关的部门。2013年起担任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分管门诊、医技、信息等工作。10月下旬,在InterSystems主办的“2018中国医疗信息化峰会”上,闫勇副院长发表了题为《医院信息化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主题演讲,他深谙质量管理、绩效考核、成本控制等医院管理之道。近日,北京市政府组织卫生计生委等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北京市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并于2018年10月25日正式印发。

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实现互联互通

2017年,世纪坛医院顺利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这得益于该院近年来推行的电子病历集成平台

世纪坛医院早在2004年就上线了韩国杜恩的HIS系统,是在北京市比较早上线HIS的医院,这套系统到现在还在使用中。“此前,我们也跟有关专家探讨过,医院信息化到底朝哪个方向走,因为把应用系统补齐是很容易的事情,关键是医院信息系统未来朝哪个方向发展,这是重点。最后,我们确定了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方向。”闫勇说。

“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就涉及到整个病人诊疗过程中的管理措施的落地,还有一些拓展服务,如区域转诊、远程会诊等,此外还有基于互联网的服务。新需求和新问题层出不穷。”闫勇谈道,“我们的总体思路是,先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同时要设法打通医院和区域、互联网之间的互联互通关系。”

2016年,世纪坛医院启动了“医院电子病历集成平台一期项目”,这也是该院“十三五”信息化发展的龙头工程。据了解,项目分三期完成,目标是打造医院信息化升级版,实现业务系统集成化、信息共享标准化、数据利用管理统一化。一期项目既包括4个全院级的临床业务系统:手术麻醉管理系统、移动医护管理系统、ICU管理系统、心电电生理管理系统,又包括:集成平台、数据中心、无线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

此外,世纪坛医院还建成了影像集成平台。闫勇介绍说:“跨医疗机构的影像数据共享是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过程中的临床需求,平台建成后,可以在远程会诊时互相调阅和诊断影像片子,让我们得以在医联体范围内做远程诊断。”

打牢数据根基,实现过程和质量管控

在世纪坛医院“电子病历集成平台项目”中,InterSystemsHealthShare平台产品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项目帮助世纪坛医院解决了几大问题。

首先是解决了标准化问题,平台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的互联互通标准。数据标准化后,更加方便查找和分析。“比如:查前列腺增生病人的资料,以前需要派一个学生用两三个月的时间,才能把将近十年的病历调出来,一份一份地看,有些可以电子拷贝,有些还得手抄。”闫勇举例对比分析道,“现在,数据标准化以后,只需要两个小时就可以把所有病历全部采集,形成临床专家需要的样本数据库,并利用这个数据做很多分析。”

二是解决了系统互联互通的问题,比如跟北京市医管局的耗材管理系统做对接,交互起来就比较容易。

三是解决了数据不完整的问题,之前游离在外的数据也被集成进来了,数据来源比较完整。

四是通过数据分析,实现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

“CDR(临床数据中心)沉淀了大量的过程数据,我们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开发应用,比如:医院的运营管理状况、运营管理的成本控制等。”闫勇进一步介绍说,“我们的思路是在过程当中对成本实施过程管理,通过数据分析能够实时发送分析结果,让科室的中层管理层和院长决策层看到不同的数据,然后对过程进行干预,这实际上就实现了过程管理。”

对质量控制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我们通过整体的质量控制体系,发现医院的质量问题,有关部门再根据问题去分析原因,然后加以控制;我们再观察改进之后的数据,了解改进之后效果怎么样。”闫勇谈道,这就是质量控制方面的数据应用。

“我们还试图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来管理临床路径,临床路径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闫勇进一步解释说,“临床路径管理是依托电子病历或医嘱的,从医嘱中可以分析出来它是否符合标准的临床路径,如果不符合,不见得都是因为不遵守临床路径,而是因为病人的特殊性不允许使用以往静态的临床路径,需要对临床路径做动态调整和改进。”

“此外,还有绩效考核、合理用药、数据共享等,数据应用的范围非常之大。”闫勇说,“集成平台只是打了一个基础,在此之上可以建立很多应用;如果基础打不好的话,就不可能做其他应用了。”

优化流程,更好地服务病人

挂号、预约、缴费等流程是与老百姓看病过程密切相关的,直接影响病人的感受,世纪坛医院在这方面也下了一番功夫。

据闫勇介绍,2015年,世纪坛医院在北京市属医院中率先实现京医通卡和医保卡的关联,推出网络预约挂号服务,形成世纪坛医院的预约挂号服务模式,并向其他市属医院推广,推动了北京市属19家医院取消挂号窗口。2016年,社保卡纳入京医通系统以及微信支付这两大新增功能继续在世纪坛医院率先试点,不仅是挂号费,所有的检查费和药费都可以微信第三方支付。

紧接着,世纪坛医院又解决了门诊服务过程当中的第二个难点——二次分诊。“实际上就是候诊过程中的病人管理,通过上线二次分诊系统,改善了这个过程中的无序状态。”闫勇谈道,并且通过二次分诊系统开放了检查预约系统,实现了大型检查的实时预约和自动预约,要实现这个功能需要在系统内部制定很多规则,形成一个知识库,比如:同位素检查和CT检查是冲突的,二者不能预约在同一天。

世纪坛医院还对导诊服务进行了系统化设计。以前如果有病人问三楼的咨询员:某某专家哪天出诊?专家有什么特长?咨询员一般回答不了此类问题,因为记不住。“现在,我们在一楼的咨询台放了一个可以查询所有信息的系统,咨询员只要通过微信发送一个请求,就可以很快得到答案,回答病人。”闫勇表示,“咨询服务看似是个小问题,实际上却是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大问题。”此外,还有院内导航系统,它不仅仅是导航地理位置,还可以利用热图原理,设计看病的先后顺序。

前不久,世纪坛医院还推出了“世纪云服务”手机APP,患者可通过APP查询门诊就诊处方,住院信息中的出院小结、诊断证明书等病历资料,以及各种检查检验结果和报告。此外,APP还有院内导航、医院介绍、专家团队介绍和就医指南等功能,方便患者就医。据悉,院内医生端APP也将在近期上线,届时医生将可以使用移动设备查看患者的检验、检查、病历文书和医嘱等信息,实现远程移动管理功能。

小助手二维码想加入HIT专家网专业交流群吗?请添加“HIT专家网”小助手微信好友后提交你的申请哦

(请注明姓名、单位名称、职务、主管技术或产品领域,以便有针对性加群)

【责任编辑:谭啸】

赞(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闫勇:医院建大楼不如建信息系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