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刘海一:新技术条件下,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应如何建设?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龚晨

“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之所以称为“新”,首要原因之一在于它诞生于全新的技术环境中。在3月28日举办的“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研讨会”上,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信息管理部主任刘海一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回顾医院信息系统的进化历程,总结经验与教训,对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见解。“要充分适应、充分利用新的技术环境与工具,让未来20年、30年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少走弯路、做得更好。”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信息管理部主任刘海一

医院信息系统的进化:从“纸与笔”到“数与网”

在投身医疗信息化事业的30多年时间里,刘海一先后历经了医院信息系统的多次技术迭代。他用“冷兵器时代”与“信息化战争时代”的比喻,来形容这一进化与跃迁的历程。

“冷兵器时代”:手工信息处理(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这一阶段,医疗信息依靠“手+腿+脑+纸笔”的手工记录与传输模式,虽然效率低、成本高,但在近百年的实践中,也形成了一套人力所及条件下相对完备的医疗记录规范和病案管理体系、纸张信息交换流程、信息共享及差错防控机制。

“火器时代”:单机信息处理(1985-1995年)。 PC(个人计算机)的问世为医疗信息处理提供了“单兵武器”,当时主要应用于库存管理与统计报表处理,也涉及部分医嘱录入与收费结账业务。利用计算机辅助数据处理,效率与准确性有所提升,但适用的业务范围还比较小;设备之间没有网络连接、独立运行,信息共享依然依靠纸张与人工。

“机械化战争时代”:局域网环境下的信息系统(1995-2000年)。局域网的发展使得院内科室之间、设备之间的联通变为可能,“系统”的作用开始显现。在这一阶段,业务系统基本覆盖医院所有领域,功能较为完善,但系统间的连接还比较弱;信息标准化开始得到重视,医疗与管理信息通过局域网络实现共享,从而使医院管理与医疗流程得到优化,医疗服务效率大幅提升。但患者就医体验的感受改变不大。

“信息化战争时代”: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系统(2010年至今)。随着新应用、新场景的不断涌现,医院信息系统对功能性和体系化要求日渐提高。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为辅助医疗决策,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应用被引入。互联网能够打破时空限制,医院内外服务信息可以连通,这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同时,多机构的医疗信息共享、健康信息与医疗信息融合等,也对系统建设提出了新需求。

医疗信息化受到市场需求与技术发展的“双重驱动”

回顾这一段从“纸与笔”到“数与网”的发展史,医院信息系统的进化与各个时期的技术条件息息相关,同时也受到非常明显的需求驱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医疗服务资源的增长速度远跟不上医院诊疗人次的增长速度。特别是从2000年开始,医院诊疗需求呈现指数级的上升趋势,医疗资源的缺口日益明显。刘海一认为,这一供需矛盾的现状为医疗信息化的大显身手提供了机遇与空间。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用紧缺的资源支撑急剧增长的需求,这是医疗信息化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也是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为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提6点建议

在新的技术环境下,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应遵循哪些原则?对此,刘海一提出了6点建议。

首先是注重系统功能整合与信息整合。近年来,刘海一先后参与多个行业标准的研讨与制定工作,其中,《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针对医疗全过程各个环节医疗信息的记录与处理;《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聚焦于患者服务过程中的信息处理与系统支持;正在制定中的“智慧医院管理分级评价标准”涉及医疗质量管理、人财物管理、后勤保障管理的信息处理与支持。刘海一认为:这些标准实际上是从功能和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医院信息系统提出的建设要求与参考。在进行系统建设时,应遵循标准要求,对不同的业务系统进行功能整合与信息整合,从而实现医疗业务、患者服务、医院运营管理等多方面的功能连接、信息共享。

其次是注重物联网与信息采集。随着医疗设备数字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医疗数据将从人工采集转为设备采集已成趋势。但在刘海一来看,目前许多医院的医疗设备已经数字化了,但未接入信息系统,许多数据仍需人工输入,及时性与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未来,从物联网应用中获取的信息将越来越多,应注重这些应用的系统连接与数据采集工作。

第三,选择适合新环境的系统架构。医疗服务正在打破时空界限,这对此前局域网下的医院信息系统提出了挑战。为适应互联网、大规模云计算与云存储、移动设备的技术新环境,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的架构需要做出调整,应用流程应满足不同类别的人员需要。刘海一还强调,在将医院信息系统开放到互联网环境之前,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是需要被认真考虑和解决的课题。

第四,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在未来的医疗服务中,业务系统将多场景、跨平台地运作,这就要求系统开发工具能支持多类架构体系、满足跨平台开发需要。同时,刘海一还建议采用“众筹”的方式对信息系统进行持续的功能完善,参与系统建设的各方角色需要有侧重和分工,对开发工具进行选择时,应当更加关注开放的体系架构、开源软件、公共处理功能共享等问题。目前,业内已有一些医学信息标准与基础功能的支持工具库,如DICOM、HL7、FHIR支持工具,PACS开发库、病历编辑器工具等都是很好的案例。

第五,重视信息标准的应用。信息交互,标准先行。目前,行业中的信息标准并不少,但应用情况不尽如人意。“信息标准的应用对系统建设来说是有成本的,但标准的广泛推行又会反过来降低建设成本。我们仍处于爬坡阶段,成本在增加,收益还不明显。”为尽快翻越“山顶”,刘海一认为应加快构建标准应用的生态环境,在持续完善、遵循各类医学信息标准的同时,还需要提供支持标准落地的体制与工具,包括维护、完善标准的组织,支持二次开发的标准应用底层公共工具等。

第六,增加数据整合与利用工具的比重。在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医院已积累了大量的医疗数据,如何使这些数据发挥更大的价值,是新时期的重要课题。刘海一建议,应建立大数据中心,提供高效的数据处理工具进行清洗、转换、整合,从应用系统向数据中心持续抽取数据;同时要注重数据分析与展现系统,促进“智能化”处理与知识库的发展,将AI工具嵌入应用系统推动其实用化,发挥信息系统对医疗、管理的作用。

在这6条建议的基础上,刘海一还指出,不管在何种技术条件下建设医院信息系统,大量艰苦的基础工作,如信息标准的建立、模型分析、需求筛选、工具匹配等都必不可少。基础工作越细致,系统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就越强。同时,他也提出呼吁,进一步细化基础工具与应用系统建设的行业分工,加强理工医结合与技工贸结合,建设与优化行业生态,举全行业之力,投入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的研发与建设工作,为未来20—30年的医院信息化发展夯实技术基础。

关注HIT专家网微信订阅号
精彩不容错过!

【责任编辑:陈曦】

赞(10)

评论 1

评论前必须登录!

 

  1. #1

    总结历史,然后结束。对推进有何意义?

    52his4年前 (2020-04-08)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刘海一:新技术条件下,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应如何建设?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