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龚晨
“现在每个医院都在找亮点,我的看法是,不要在信息化上找亮点,要用信息手段燃掉医疗业务痛点和难点,让医疗、科研和管理‘亮化’起来,提高核心竞争力,这样的点才是亮点。”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青大附院”)信息管理部主任辛海燕认为,所谓亮点,还应回归到医院的业务本身去寻找。医院的医疗服务、科研、管理有了新突破、新进展,如何借助信息化的手段,让这些“亮点”从微光变成火焰,释放出更大的光芒,这才是医院信息化价值的最好体现。
“甘当幕后英雄”,辛海燕认为这是医院IT人应当持有的心态。比起在工作中亮点频现,能否守住本职,在实战中经受考验,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与安全,显然是信息部门更为重要的任务。
“数据淘金”:让临床科研更加闪亮
经过多年稳扎稳打的信息化建设,青大附院已顺利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6级评审、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同时也累积了大量的医疗数据。盘点“家底”,辛海燕认为信息管理部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些数据“盘活”,变为“数据资产”,为医院创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辛海燕首先将目光投向了临床科研。由于需要较大的患者样本量作为支撑,数据的采集与利用问题,一直是临床科研绕不过去的“坎”。然而,患者信息分散在各业务系统中,整合难度大;病理、超声等检查检验系统中存在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解析难度大。因此,几乎每个临床科室都在摸索适合自己的数据筛选与存储方法,有的是导出到第三方软件,有的是复制到自制的EXCEL表格,但这显然都不是信息化时代的最优方案。
“我们家的医生”——辛海燕总是这么称呼临床一线的同事们。“我希望为我们家的医生找到合适趁手的科研工具。”2016年,青大附院开始建设临床科研大数据平台,与电子病历、HIS、LIS、PACS等系统进行对接,并通过患者主索引(EMPI)、映射、结构化和归一等技术,对数据进行治理。
在此基础上,青大附院再进一步,依据临床科室的科研需求,打造专病数据库。
帮助临床进行数据淘金,辛海燕说:“我们也是有条件的”。这是因为专病库的建立需要人力与资金投入,非常有必要进行可行性论证,“我们要确认数据库中有多少资源可供挖掘利用,同时也要确保临床科室有足够的团队力量来进行专病库维护,这项工作是临床科室与信息管理部共同完成的。”完成论证后,信息管理部会提交报告,便于医院做出决策:支持哪个学科建设专病库,以及投入的力度是多少。
2020年,青大附院先后建设了肺癌、慢性肾病、前列腺癌三大专病库。大数据平台,特别是专病库的建设,为临床科研提供了“数据生产力”。疫情期间,青大附院申报的课题数量、科研成果均有明显提升。
热衷于为临床找资源、递工具,青大附院信息管理部被临床医生誉为“宝藏科室”。近几年,外科医生在手术导航、三维重建方面的需求与日俱增,特别是对于一些位置不佳、难度较高的肿瘤手术而言,临床医生希望能以他们的视角来重现肿瘤、血管、骨骼之间的关系,以便为患者讲述病情或是进行术前讨论,或是用于术中指引。而放射科室提供的三维重建,通常难以满足这种个性化的需求。
让临床医生掌握三维重建技术,自己动手做三维重建,是信息部给医生们送上的另一道“大餐”。信息部引进了临床版三维影像后处理系统,开始组织对临床医生进行一对一培训。“一个小时的培训结束后,我们家的医生心满意足地回去了,不但自己用起来了,还带动了科室其他人一起学习这个功能。”这件事也让辛海燕感受很深:“信息化建设没有终点,只要临床有需求,我们就会一直在路上。”
引入超融合架构,在实战中经受考验
与许多医院一样,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大踏步向前,青大附院“三多两少”问题(系统多、服务器多、数据多,维护人员少、机房面积少)日益突显。辛海燕意识到: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IT基础架构,将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发展任务。为机房减负,迫在眉睫。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于IT基础架构的转型问题,辛海燕很慎重。超融合具有易于管理、便于扩展、高效节能等特点,正契合了青大附院现阶段面临的现实问题。经过考察评估,辛海燕得出结论:超融合已发展到成熟阶段,可以运用于医疗业务中。
2019年,青大附院超融合建设项目启动。由于是首次尝试超融合,因此青大附院对产品稳定性与可靠性的要求十分严格,经过公开招标采用了戴尔科技超融合解决方案。辛海燕介绍,戴尔科技的超融合平台通过了VMware认证,是VMware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青大附院此前应用过部分VMware产品,比较熟悉相关操作,“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转型,会更加平稳。”
目前,在青大附院的整体IT架构中,除核心业务应用(电子病历、HIS、PACS)依然沿用小型机+高端存储的系统架构,其他如病理、超声等业务系统,以及“互联网+医疗健康”等新型应用,则全部运行在超融合平台上。
这种兼顾“稳定运行”与“敏捷创新”的双模IT模式,一方面确保医院核心业务对稳定性的极高要求,一方面又可以借助超融合带来的敏捷性,为快速响应业务需求与环境变化打下基础。
2020年1月21日,山东省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青大附院确诊,没有硝烟的战斗迅速打响。疫情期间,在信息管理部的全力以赴下,青大附院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无论是搭建远程会诊网络,还是借助互联网医院平台开通免费咨询、送药到家等服务,推出“发热就诊行程管理”“战疫云平台”等新应用,以及完成各类数据上报工作,青大附院的表现有目共睹,也因此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通报表扬的50家“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典型案例名单。
回顾这段经历,辛海燕认为,超融合的出色性能表现,增强了信息管理部在抗疫战斗中的自信心与主动权。比如,面对各类应急任务,不需要像以前一样打报告先申请购买设备、联系厂商,由于超融合平台采取预配置、预优化、全集成方式,可自动化脚本部署,因此可实现应急系统的快速上线。同时,疫情的特殊环境要求系统运维要尽可能的简单,超融合平台提供缓存加速、重复数据删除、在线数据压缩、备份软件等多个管理维护模块,使系统维护工作变得更加方便、高效。
“每次接到抗疫指挥部下发的新开发任务,需要立即提供服务资源时,我都能很轻松地应对。因为我的IT基础架构经得起应急考验,可以支撑业务扩展,特别是计划外的业务。”辛海燕说。
青大附院的超融合应用,迄今已有一年。谈及感受,辛海燕建议行业同仁:首先,超融合服务存储架构适合日益发展的医疗行业需求,高可扩展性及上线敏捷,都是行业同仁的首选;其次,在选型时,要在能力范围内选择技术性能最好的产品;第三,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引入超融合后,依然要保持风险意识,认真做好日常的备份管理、防病毒管理、流量监控等工作。“那么接下来,就可以安心享受超融合带来的各种益处了。”
【责任编辑:秦勉】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