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龚晨
如果不亲身体会、亲眼所见,可能很难理解左手医生“打造主动式AI,让优质医疗触手可及”的企业愿景究竟意味着什么。
左手医生对主动式AI的理解是:从技术上来说,主动式AI可以实现海量医疗数据的主动学习;从应用上来说,主动式AI能为医生、患者提供主动式服务。这意味着,诊间装备了“主动式AI”的医生,就像是拥有了一名不知疲倦的“助手”。
那么,主动式AI的技术与应用进展如何?在CHIMA 2021上,左手医生携多款解决方案与产品亮相,也为关注这一问题的行业同仁带来了答案。
在诊间“主动学习”的听译机器人
在3个月前举办的2021 CHINC上,左手医生展出的“诊室听译机器人”曾引起极大关注。这是左手医生推出的第一款智能硬件设备,它采用端到端的声源盲分离算法,配合6麦麦克风圆形阵列拾音增强算法和深度学习声纹识别技术,可以在嘈杂的诊室环境中智能分离出医、患对话,再在针对医疗领域专业术语的语音识别模型支持下,准确理解医患沟通内容,并解析生成结构化的电子病历。
在诊室听译机器人的帮助下,医生无需进行二次口述即可生成标准病历,并支持复制或通过接口导入电子病历系统,节省医生“写”病历的时间,从而提高接诊效率。
让诊室听译机器人在医生诊疗过程中直接学习,这是左手医生倡导的“主动式AI”要义所在。与完全由知识图谱驱动学习的“被动式AI”相比,左手医生希望AI能在真实的诊疗环境中,跟随头部医院的专家,动态学习诊疗逻辑。在“主动式AI”的学习框架下,无需标注太多训练数据,仅需把真实场景中的医患交互内容进行数字化和结构化,即可支持AI的高效学习。
让更多优质的医生资源、数据资源参与进来,也成为左手医生打磨与优化这款产品的重中之重。据介绍,诊室听译机器人已在北京协和医院、武汉同济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济南市儿童医院等多家头部医院投入使用。从反馈情况来看,其更为适合妇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等相对更加注重问诊环节的科室使用。而在“一医一患一诊室”制度普遍推行的背景下,诊室听译机器人有望获得更大的应用空间。
考虑到不同医院的实际需求,左手医生还将推出诊室听译机器人的无设备版本,将收音阵列直接连接到医生工作站的电脑上,同时将WINDOWS客户端与电子病历系统进行对接,帮助医院在不增加额外设备的情况下,实现听译机器人的所有功能。
拟人化、全技能的智能在线问诊
从“被动式AI”转向“主动式AI”,意味着从知识驱动升级为“数据+知识”的双轮驱动。AI需要从海量的自然交互数据(而非标注数据中)进行自动学习,并主动提供医疗服务,具有高逼真拟人交互、人机协同的重要特点。
2021年,左手医生基于主动式AI推出了“智能在线问诊解决方案”。该系统为医生和患者打造了优质高效的线上沟通渠道,打造AI“智能医助”与真人医生协作诊疗的创新模式,能够为在线问诊植入拟人化、全技能的AI能力,从而帮助互联网医院平台提升线上诊疗的效率、质量与用户体验。
在拟人化方面,过去,大多数智能预问诊产品遵从中文中“主谓宾定状补”的语法结构,按照习得的固定语句,模拟医生进行信息采集。但由于这些话语不符合人们日常对话的表达习惯,与真人对话的感觉差异较大,用在在线问诊场景中容易引起患者不适,从而影响依从性。
为此,左手医生基于“主动式AI”,从与患者的对话中进行自动学习,直接理解患者的自然语言,并依照医生的接诊话术与表达习惯,对在线问诊进行了完全拟人化的处理,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突破结构化限制与既定逻辑的人机对话,让患者在无察觉的情况下配合AI“智能医助”完成信息采集。
在全技能方面,该解决方案覆盖互联网诊疗的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
在诊前阶段,由AI“智能医助”代替医生进行询问,收集患者基本信息;结合左手医生智能预问诊等产品的服务能力,支持患者通过图形选型进行输入,从而准确描述病情。
在诊中阶段,通过“病情整理”,将诊前收集的信息整理成结构化电子病历,帮助医生快速了解病情,并基于疾病预测模型为医生推荐“考虑诊断”。在问诊的不同阶段,模型生成的“考虑诊断”标签下的内容也有所不同。比如,若模型判断当前为询问阶段,则生成相关疾病问句,供医生对该疾病进行鉴别确认,包括“问诱因”“问合并症”等;若模型或医生已确诊当前疾病,则生成疾病患教知识,包括“给建议”“治疗方式”等候选内容,供医生选择,替代手工输入,提高回复效率。在得出具体诊断后,“智能开方”功能可根据患者档案、病情、医嘱等智能推荐处方,并自动生成“用药指导”“饮食建议”等内容,减轻医生工作压力。
在这个过程中,AI将实时判断医生或患者的意图转换,动态提供不同的候选内容。比如在病情分析阶段,如果医生认为系统判断的病情存在偏差,“主动式AI”将紧跟医生的问诊思路,实时更换疾病预测标签。对于医生而言,最理想的状态是问诊过程中无需手工输入,只需在系统提供的候选回复内容中选择并发送即可。当然,在医生觉得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对回复内容进行自由修改,实现高效的人机协同。
在问诊结束后,系统可生成“问诊小结”,将医嘱、用药等内容进行结构化抽取发送给患者,方便后续查看本次就诊情况,同时可应用电子病历基本模板,自动对接院内的HIS、电子病历系统。此外,“智能推荐”功能可判断患者的下一步需求,推荐附近药店、洗牙、体检等医疗健康资源。
作为左手医生“人工智能互联网医院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智能在线问诊解决方案”目前已对接多个第三方互联网医疗平台,助力达到节省医生回复成本、提高在线诊疗服务效率、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目的。
创新医院智慧服务和教学场景
除了帮助提升医生的诊疗效率之外,主动式AI也为医院的“智慧服务”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以诊室听译机器人为例,在“患者教育”方面,其支持两类场景:一种情况是在医患交流过程中,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交代关于用药、饮食、康复等方面的注意事项。诊室听译机器人自动识别、整理出其中的患教内容,经医生确认后,患者扫码即可通过微信小程序获取。另一种情况是医生事先编辑好本科室、本病种的常见患教知识,供患者扫码获取。
左手医生还为主动式AI在医院教学领域找到了应用场景。在医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与带教老师共同出诊是重要的临床实习内容。只有在真实的诊疗场景中,医学生得以接触真实病例,全方位了解患者情况,才能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带教老师的诊疗思路——这与主动式AI的成长路径何其相似!这种教学方式是单纯的病历学习无法替代的。因为病历记录的信息一般比较凝练、简单,难以还原复杂的诊疗场景。
带教学习不能脱离临床场景,也因此存在时间成本较高、学习进度较慢等弊端。左手医生基于诊室听译机器人计划开发“教学模式”,将记录的诊间对话内容与电子病历信息“沉淀”到教学系统中,支持医院的培训与科研工作。医学生和医生可以通过指定学习计划,搜索感兴趣的病例,并通过音频还原诊间场景,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实现快速成长。
据介绍,左手医生近日在银川成功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即将开启互联网在线诊疗平台运营工作。该平台将全面落地应用左手医生的人工智能互联网医院解决方案,这标志着左手医生正式从医疗AI引擎提供方延伸到医疗服务提供方,向践行“打造主动式AI,让优质医疗触手可及”的企业愿景更进一步。
【责任编辑:陈曦】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