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争鸣 | 如何看待“建设全国统一的电子病历系统”?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陈曦 整理

【编者按】

根据2023年“两会”期间的代表提案“建设全国统一的医院电子病历系统”,HIT专家网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两会观察 | “建设全国统一的电子病历系统”,既不治标也不治本》,主旨观点为:提案中的真实需求,更多是医疗数据的共享、互认、利用问题,但误把“数据共享”等同于“建设统一的系统”。如果不从完善数据标准、提升数据质量等底层逻辑出发,则无论在多大范围内,仅浮于面上的“系统统一建设”都是既不治标、也不治本。

此文的初衷在于商榷探讨,发表后在HIT专家网旗下各大专业读者群中引发热烈讨论。真理越辩越明,认识越辩越清。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争论、融合,这种“业务大讨论”对行业发展将是非常有益的。HIT专家网愿意为此提供畅通的沟通渠道与平等的交流平台,现将本次社群讨论的部分精彩观点整理如下。

如果您对“建设全国统一的电子病历系统”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如何建设等问题有所见解,我们期待您的精彩观点。投稿邮箱:gong_chen@HIT180.com

观点1:“建设全国统一的电子病历系统”的必要性不足,不妥当也不值得。

信息部宋:(问题的)本质是一套系统的事情吗?医疗机构的业务都没统一,就不可能系统统一。每个医院的组织架构、岗位职能都不一样,就连门诊布局都不一样。如果买一套信息系统就能变成同济、协和,那直接花钱买那套系统就行了啊。提案专家真正关心的问题是数据共享,而不是一套系统。

关中路人:电子病历涉及工作流程,特别是CPOE,治病救人耽误不得,统一系统不可能也不必要。统一数据标准是可以的,国家不可能一切包办。

陈朝晖:个人觉得,这篇文章还是符合实际场景的。现在“专科病历”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个医院内的病历系统都要以专科为单位建设,更别说“全国统一”。

朱金虎:一线生产系统面对不同用户,在满足有关医疗信息标准要求的同时,应求同存异,在具体使用流程、具体病历模板、具体使用界面、特定用途数据颗粒度等方面要重视用户体验,这样的系统才有鲜活的生命力,而不是为了论证决策简单、建设省钱、开发布署省力、治理方便、管理省心、傻瓜式维护而“一刀切”,让用户体验一下子倒退若干年。信息化建设要“以人为本”,“用的人”希望在标准规范化的同时保留个性化,“管的人”希望尽量标准化、同质化,这中间需要有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度。

观点2:之所以产生这样的争论在于认知不同、角度不同,换位思考很重要。

李铁(常修):“电子健康档案”与“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电子病历”与“电子病历系统”等概念定义(内涵及外延)的明确和统一,是展开后续学科及行业研究的基础,否则就容易混淆和误解。学科与行业有必要针对我国智慧医疗发展现状,结合国际标准,出台学科行业的专业定义共识,真正夯实医学信息学的学科基础。

循序渐进:其实多年来在各地都出现了以“统一”为特点的系统应用,如:便民服务类应用、云HIS等。个人认为,不涉及临床数据应用类的“统一系统”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涉及临床数据应用类的“统一系统”大多出现了抑制临床业务发展的情况。无论从业务个性化需求来看,还是从服务能力来看,统一应用的最大实力表现在领导力的权威性,而牺牲的是正向作用。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即便没有那么多规范和标准,实现数据共享和利用也不是太大问题,问题在于是否使用了可支持目标实现的技术。如果真的以有利于医疗质量提升和服务便捷性进步的总目标为核心,减少一些非必要限制,或许更有利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体系建设。

Jerry让我想起福特与客户的经典对话。客户说“我想要一匹跑得更快的马”,福特通过追问,挖掘客户的真实需求是“用更短时间更快地到达目的地”,然后福特就发明了汽车,很好地满足了客户需求。提案代表想要“一匹更快的马”,而国家层面“十四五”规划给出的方案是“造一辆汽车”,个人觉得两者都没错。

郭歌:有时无论是企业提供服务还是医院自身提供服务,容易把“需求”和“解决方法”混在一起。用户关注的是当前的问题解决,提出的可能是自己认为的“需求”,但其实是自己认为的一种“解决方法”。好的需求分析人员应该能从用户的“解决方法”里提炼出真正不依赖于具体技术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需要有业务背景的人员参与需求调研的原因,技术人员常常一开口就是“云计算、微服务”。

陈刚:换位思考是正确的。但是对业务本质不熟悉,系统设计还是会有问题,如何满足临床需求与信息化紧密结合,应该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吧。

观点3:“建设全国统一的电子病历系统”的具体路径和条件。

Qiong国家数据局的成立,大概率会促成此事。关键部分的统一还是很有可能的。

田园牧歌:会不会试点统一?比如按照“市级—省级—全国”的路径发展?

张可宁:这种建设方式的好处也是明显的,避免重复建设和低层次创新,极大方便外部集成。

重金属:医疗机构的软件个性化需求真的那么必需吗?个人认为目前这样散乱的局面是一定要改的,希望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国家数据局的成立能让医疗信息化的散乱局面有所改观。医疗信息系统的“千人千面”不见得是好事,虽然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了。

小米绿豆刘:(系统)不要钱的话,可以考虑。

观点4:先不谈系统统一,电子病历的数据共享路径如何设计?

孙工:还是一个古老的话题,电子病历信息传给谁?怎么传?谁可以用?

杨栓宝:国家做互联互通评级,做CDA文档上传,应该就是从大面上定义了电子病历信息的收集标准,各省地市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也是地方对医疗信息归集的具体探索。以上两者结合推动下,达到互联互通5级,全民健康信息归集的成果就基本可见。但采集完的数据质量如何?病历的结构化程度如何?已结构化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如何处理?数据的应用场景需求其实并不少,眼前可见的就有:(1)互联网医院/诊疗的复诊患者判定;(2)检查检验结果互认;(3)区域性或全国性的疾病研究等。数据怎么分配又成了新问题。但是,如果不建设,永远停留在纸上谈兵,还得边收集、边推进应用,实践出真知。

(上述内容来源于“HIT专家网-KOL群”“HIT专家网-CIO群”“HIT专家网-医院信息科交流群”“HIT专家网-医院信息中心交流群”“HIT专家网-医信工程师交流群”“HIT专家网-智慧医院建设论坛”等多个专业读者群讨论,HIT专家网编辑整理。)

此图片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HIT%E4%B8%93%E5%AE%B6%E7%BD%91%E8%AE%A2%E9%98%85%E5%8F%B7.png
关注HIT专家网微信订阅号
精彩不容错过!
寻求“商务合作”请扫码填写需求
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责任编辑:陈曦】

赞(5)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争鸣 | 如何看待“建设全国统一的电子病历系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