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集成热议之二】也谈集成促进数字化医院转型升级

集成的需求与现状

集成不失为一张好药方,但集成平台却不一定是剂“灵丹妙药”。

如今医院信息化有两个典型的特征:一是面向医疗业务过程的信息化应用难以由一家厂商全部通吃,呈现出多系统并存甚至相互交叉的局面。二是面向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强调信息的整合,需要从各个业务系统获取口径统一的数据,便于加强管控。这两个特征归结于医院信息化卡在“集成”、呼唤“集成”上面。

其实集成的需求非常简单,无外乎数据层面的集成和业务层面的集成。

1)数据集成

如今很多厂商推出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归结起来可以分为两种:信息交换平台和数据集成平台。前者为解决多系统间的多维接口问题,采用信息交换技术,统一信息交换。后者为实现对多个信息系统关联数据的分析和利用,抽取加工数据,形成分析评价数据。

信息交换平台貌似满足了集成的需求,但这仅仅是数据层面的集成和后台信息流层面的交换。至于实现方式尽管我们可以罗列出一打先进的标准、规范,但真正实施起来还是各个系统间的接口,唯一不同的是过去大家相互握手,现在变成了都与平台握手。

数据集成平台从理论上可以实现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可真实的情况是医院往往先有各类业务系统后有数据集成平台,尽管各系统生产的关联数据价值极大,但苦于没有标准和统一的口径,清洗、转换和再利用的代价非常之高。

笔者这么讲,并不是想唱衰这类平台,而是感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不否认近年来平台厂商在促使平台落地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因为各业务系统缺乏标准规范,平台的推广之路还很艰难。

2)业务集成

当然这类平台难以真正落地的另一个原因是不能很好的解决业务层面的集成需求。

业务层面的集成可以简单理解为界面的集成。道理很简单,作为医院的各类人员用信息系统进行业务处理的时候谁都不想登录多个系统、打开多个界面。但现实的情况是越是信息系统上得全的医院,在医生、护士的PC桌面越是有N个不同系统的图标,甚至同一业务还要打开两个系统才能完成。

典型的例子有不少,如:

AEMRSHIS医生工作站的集成

BHIS费用确认终端与RIS登记工作站的集成

CPACS影像报告、LIS检验结果与HIS医生站的集成

非典型的例子也有很多,如:

A、医院感染上报、干预信息与医生站的集成

B、传染病上报、危急值提醒

C、多重耐药干预信息的联动

在这些集成应用中,不光要实现后台数据的交换,还要实现前台界面的集成,两者合一才能称之为业务集成。

现实的情况就很复杂了,不少医院医生和护士的终端上有医护工作站图标、有电子病历图标、还有移动护理图标和其他图标。即使实现了整合也多是采用调用对方的EXEWeb链接来实现。

1 2 3
赞(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集成热议之二】也谈集成促进数字化医院转型升级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