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李崇铭 龚晨 整理
【编者按】
2024年南湖HIT论坛聚焦“探究医疗信息化的价值”这一基本问题,从理论方法、最佳实践、经验总结等角度探究医疗信息化价值所在,努力引导行业回归务实之路。在“南湖相对论”环节,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信息化专委会副会长、北京高博医疗集团首席信息专家陈金雄担任主持,与三位行业专家代表、两位企业代表,围绕“导致部分医疗信息化项目价值不高的深层次原因”“实现医疗信息化价值的路径”“现阶段最有价值的医疗信息化建设内容”“医院信息主任如何发挥更大作用”等问题展开讨论。
现将各位专家分享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问题一
陈金雄:请问各位嘉宾,您认为导致部分医疗信息化项目价值不高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薛万国:我认为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我们的认知水平还不到位,缺乏对信息治理的深刻认识和机制建设。比如盖房子的过程中如果要修改方案,必须经过严格的变更流程;而医疗信息化建设方案可能“说改就改”,由此可见管理的规范化程度还不够。二是医疗信息化的价值观有待修正。医疗信息化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方面,而非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在当前的快速发展阶段,有时会出现“将外在的信息化手段看得很重,没有将医疗核心价值摆在首位”的现象。本届南湖HIT论坛的主题很好,我们要回归医疗信息化的“初心”,走得再快也不要忘记为何出发。
陈金雄:薛主任讲得很到位,认知的问题、价值观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如果能想明白,至少不会犯大的错误。
刘海一:医疗信息化发展至今30年,时间并不长,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纠偏、回归需要过程,有些阶段无法直接跨越,有些弯路可能也是必经之路。但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凝聚共识,缩短这一阶段性进程。当下关键是通过行业讨论,把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医疗信息化的决策者,不仅包括“策”的这一方(医院信息部门),更应影响“决”的那一方(医院管理者)。
衡反修:医院信息化价值如何衡量,这是一个难题,也是医院信息部门在项目申报时的必答题。信息系统的价值一定是应用导向的。首先一定要用起来;其次有多少人在用,相同的投入给300万名用户和2000名用户使用,其产出价值一定是有区别的;再就是系统好不好用。对价值的判断是多维度的。
沈克勤:回顾医疗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它的价值在逐渐放大。以前的医疗信息化解放的是人的双手,未来很可能发展为解放人的大脑,进一步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负荷。医疗信息化将愈发重要与不可替代。
钱佩敏:第一,医疗信息化建设需要从战略到战术,先有管理咨询,再是业务咨询,最后是IT咨询与IT落地,目前HIT行业的这个流程是缺失的。第二,需要业务、IT一体化,二者“相互拥抱”才能让项目走得更好。第三,业内存在一些低价竞标的不合理情况,项目质量在实施过程中一降再降,最后的交付与用户初衷相距甚远,对甲乙双方而言都是价值损失。
陈金雄:也就是说,要做好有价值的信息化,首先是认知到位、目标合理、IT和业务要融合;其次是要有好的方法论与实现落地,将合适的产品通过合理的规划咨询、有效的项目管理实施等,落到实处。
问题二
陈金雄:第二个问题,您认为实现医疗信息化价值的路径是什么?
衡反修:在衡量医疗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方面,我们对前后数据对比这根“弦”绷得不够紧。通过今天的会议讨论,我有一个设想,今后在新建系统立项时,信息部门要与需求科室共同讨论,设立上线目标,探讨这些目标可以通过哪些数据进行量化;在系统上线前后,双方一起留存新旧业务数据并进行比对,从而转化为可衡量的价值。
陈金雄:我理解衡主任想做的事情是:建设前有价值预估,建设中有价值评价,建设后有价值追踪。
刘海一:满意度=实现值-期望值。有时候院长或用户对信息系统的满意度低,可能不是实现情况不好,而是此前的期望值过高。这也是因为信息部门在建设系统之前,对系统到底能起到什么效果未能进行准确、清晰的表述,导致用户以为自己可以拿到一块“金牌”,最终得到“铜牌”时自然就不够满意。信息部门是信息规划的执笔者,在写规划时要注意:第一,搞清楚业务短板在哪,信息化手段能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能达到什么样的应用效果;第二,信息化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说清楚,不是信息化的问题,也无法用信息化的手段完全解决。
陈金雄:海一主任特别提到了目标的设定问题。目标既要明确、清晰,也要适中,不能好高骛远。
薛万国: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医院内部未能建成成熟、规范的IT治理体系。医疗信息系统的规划、上线、持续改进等,都需要这样一套规范化的流程进行运作。医院信息部门的当务之急是认识到这个问题,并推动医院管理者建立这样的治理体系。
陈金雄:确实是这样。再好的认知,再好的手段,再好的目标,没有一个好的制度体系,也很难落地。
钱佩敏:第一,在顶层设计方面,医院信息部门要主动出击,提前沟通,争取从管理层到业务层的基本认同。第二,数据中台、数据底座以及数据要素的基础是数据,打好数据基础,“磨刀不误砍柴工”。第三,很多新技术、新应用的价值目前只是“小火花”,医院信息部门可以做更多的尝试和探索。
沈克勤:医疗信息部门需要加强自身驾驭信息化产品的能力,依靠厂商还是依靠自己,对于信息化产品的价值释放将是完全不一样的效果。借助各类创新型工具,可以帮助医院信息部门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实现从运维支撑到数据支撑的蜕变。
问题三
陈金雄:第三个问题,您认为现阶段医疗信息化最有价值的建设内容是什么?
刘海一:医院信息体系建设的规划是不断变化的,但“解决问题”这个硬道理是不变的。解决问题也并非就事论事,医疗信息化牵涉方方面面,全部解决需要时间,需要优先解决“卡脖子”的问题。
陈金雄:愿景驱动,痛点切入,解决最核心最紧迫的问题。在取得领导的支持和信任后,再去做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
薛万国:我最希望做的事情,是把医生、护士的“信息负担”降下来。
陈金雄:价值观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为了谁”,医院的核心群体真的就是患者和医护人员,其他都是做辅助的。
衡反修:就我本人而言,第一,希望按节奏、按计划落实医院的信息规划,这是医院信息部门的本职任务;第二,在完成必须做的、有时效性的任务之外,最想做的事情是推动有医院特色的信息化建设,比如互联网诊疗、临床试验信息化等。
陈金雄:一句话,还是得围绕医院的战略和核心的业务需求来开展工作。
沈克勤:希望通过技术手段,减轻医务人员在病历文书书写方面的负担;其次,是希望医院能够看到数据库运维管理这种底层技术的价值,同时也将“向上看”,为更多上层业务系统服务。
钱佩敏:大模型、AI技术赋能医疗行业是大有可为的。当前的关键是要找到各个业务场景的刚性需求,以及算力性价比的平衡点。
问题四
陈金雄:最后一个问题,在医疗信息化释放价值的过程中,医院信息主任如何发挥更大作用?
薛万国:第一,在医院内部推动建立信息治理体系。第二,培养工程师文化,弘扬工匠精神,认真、细致对待每一个问题,就能够改进现在信息系统的很多问题。
刘海一:医院信息主任一方面自己要了解技术前沿发展,另一方面要用好人,对团队成员要给机会、给指导,还有“抽鞭子”。简而言之就是既要自己看好路,也要能带好人。
衡反修:对于医疗信息化的价值,信息中心主任起决定性的作用,胜任力是很重要的,推荐医院信息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参加HIT专家网组织的“医院CIO培训班”,进行系统性学习,把握医院信息化的主动权,把控医疗信息化的价值。
沈克勤:第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第二,培育工具思维、赋能思维,推进“知识平权”,也即在专业化工具、简单培训的赋能下,帮助医院信息部门的初级工程师提升能力,上手此前只有资深工程师才能胜任的工作。
钱佩敏:引入ITBP(IT业务合作伙伴)岗位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医院信息主任应是院长的BP,提升地位,才能争取更多的话语权。此外,就像刘海一主任提到的,对于价值体现,医院信息主任要会做、会算,还要会说。
陈金雄:医疗信息化是难而复杂的工程,要实现医疗信息化的价值,总结今天各位嘉宾的观点,第一我们要科学地干,第二要用系统工程的思维来推动。
【责任编辑:陈曦 版式:明超】
需要讨论明白医院信息系统到底是什么定位,什么内涵,才是讲究价值的最核心问题
找到问题的关键才能解决关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