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龚晨
“日常事务繁杂、响应及时性要求高、网络安全压力大,医院信息中心的主导能力不强——这是医院信息化建设普遍的现状问题。”在CHIMA2024“信息中心管理与实践”分论坛上,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信息中心主任余浩认为,医院核心业务系统完全依托于系统服务商的产品、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系统服务商往往难以及时响应医院对信息系统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这让医院信息部门非常被动。
“为达到保障业务连续性、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自主可控等方面的目标,有条件的医院需要培养信息开发工程师,并应将其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余浩说。
信息开发工程师的3项职能与6项能力
余浩认为,任职于医院信息部门的开发工程师主要承担三项职能:首先是具备领域业务知识,知晓所负责业务的相关流程与关键细节;其次是掌握信息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库、编程语言、网络安全、硬件技术等;第三是支撑医院在医教研管等方面的具体项目需求,提出解决方案并负责实现。
由此衍生出信息开发工程师需具备的六项核心能力,包括时间管理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执行协作能力、跨界跨域能力、沟通共情能力和持续改进能力。
时间管理能力:能够合理规划时间,平衡工作与生活,适应医院信息部门 “相对固定、绝对调整”的日常工作安排节奏,能对各项任务的优先紧急程度合理排序。
信息技术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写代码的能力,需要熟悉编程工具,掌握数据库技术、系统接口技术等。同时,一名优秀的信息开发工程师还需具备良好的技术习惯,如“先文档、后代码”,注重代码质量,保持统一风格等。
执行和协作能力:能够预判异常情况,及时应对突发事件,确保按时完成任务;善于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与团队成员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具备与服务商技术团队协同工作的能力。
跨界或跨域能力:“医院信息化项目建设,其实质是多学科联合需求的任务。”余浩说。这就要求开发工程师能够理解医疗业务需求,主动学习医疗专业知识、相关的术语(包括话术等)。
沟通和共情能力:需要开发工程师基于与用户的充分沟通与理解,更好地将“用户需要”转变为“真实需求”,“这实质上是要求开发人员具备与用户在需求和设计上的对齐能力”。
持续改进能力:要求开发工程师有业务闭环思路,做到有始有终;关注执行效率,效率下降时应及时优化;保持对新技术、框架和工具的关注与学习。“还有一点,应定期与用户聊天,内容不限,但总会涉及工作,对开发工作产生助益。”
医院应如何培养信息开发工程师?
医院要完成信息开发工程师培养这一“战略任务”并非易事,还需要在“战术层面”下足功夫。余浩认为,医院应首先具备一些基础条件,比如:(1)完善组织机构,医院信息部门内部成立研发组,且组长人选非常关键;(2)保障开发工作环境,提供必要的软硬件资源;(3)配套科室制度,如制定问题会商制度、技术支持制度、规范文档制度、知识分享制度等,打造学习型、研究型科室。
在这些基础条件之上,余浩介绍了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在信息开发工程师培养方面的经验,也即: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学习氛围为基础,以绩效激励为引导。
余浩将医院信息开发工程师的培养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
初级阶段就是“跟项目”,适用于刚入职1-2年的信息开发工程师,主要任务是参与已交付运行的项目,熟悉具体医疗业务,并在高年资同事与主管指导下进行学习。首钢医院的“检验检查PDF报告上传”项目,就是交给一位当时校招入职2个月的信息开发工程师完成的。
在这一阶段,开发工程师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是:由于对医疗业务不够了解、技术工具使用不够熟练,或是尚未养成良好的代码习惯导致代码质量不高等,容易焦虑,缺乏信心。
余浩建议,对于初级阶段的开发工程师,首先需要安排其到业务部门学习或实习,了解真实工作场景;项目难度不能太高、规模不能太大,最好是经过较短时间的努力就能够实现的任务;科室主任应鼓励工程师不钻牛角尖,“先用技术,再理解技术”,但应对代码和文档规范程度提出严格要求;要充分发挥技术支持制度作用,研发组长应予以学习支持,帮助分解问题,逐个解决,确保每天都有进步,让工程师真切感受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中级阶段是“接手项目”,适用于工作3-5年的信息开发工程师,主要任务是在用系统的BUG修复、数据统计分析等,要求能按照给定思路来实现。
首钢医院住院医生站系统的“会诊申请保存成功后,给会诊医生推送短信”这一开发任务,当时交给了一名工作3年的工程师完成。该任务的主要难点包括:协调其他部门辅助收集基础数据(手机号、证件号)、短信内容如何措辞、短信平台的调用方式等。
余浩建议,对于中级阶段的开发工程师,首先应注意提升沟通与共情能力,工程师要主动与业务部门工作人员做朋友,多听少说,让用户充分表达,设身处地从用户角度思考;技术方面,在代码规范的前提下要有自己的风格,形成自己的代码库,注意练习和使用模块化思想、复用思想;科室主任要鼓励工程师申请课题、申请软著、发表文档。
在团队支持方面,遇到复杂的跨部门沟通问题,应由科室主任出面协调;遇到较为复杂的技术实现问题时,可通过问题会商制度等研判、决策。
高级阶段是“独立完成项目”,适用于工作6-10年以上的信息开发工程师,已成为领域专家,可独立进行系统建设方案设计,同时有能力在预期时间内完成系统研发。
在首钢医院互联网医院系统建设中,“医院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医院系统之间的服务接口”的开发任务,交给了一位工作已满8年的开发工程师,要求在4个月时间内完成。这一任务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内外网贯通后,业务直接暴露在互联网端,直面网络安全问题;与互联网医院App厂商、HIS厂商的沟通协调问题等。
余浩建议,对于高级阶段的开发工程师,首先要给工程师派任务、压担子,相信“相信的力量”;其次,科室主任调动资源进行支持,全科室主动参与,配合完成部门间协调工作。比如,在上述项目中,内外网贯通的网络安全方案设计是集全科室智慧完成的,软件维护组组长非常熟悉HIS系统的数据结构,在与HIS厂商的沟通协同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信息开发工程师的培养还需要以绩效激励为引导。据余浩介绍,作为研发岗,首钢医院的信息开发工程师岗位本身就有一定的绩效加分,当完成项目研发工作,或是成功申请课题、软著、发表文章时,都将给予相应的绩效加分。科室还为信息开发工程师打造了清晰的职业发展路线,鼓励并帮助其成长为IT技术专家、业务领域专家。
“医院信息开发工程师的培养方法,也应因人、因环境而异。”余浩总结道,为推动这一战略任务的顺利落地,不但要求医院CIO关注个人成长,搭建平台,帮助每名工程师发挥所长,也需要工程师自身有信心、有决心,与科室、医院、学科共同成长。
【责任编辑:陈曦 版式:明超】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