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朱小兵
2023年12月26日,江西省基层人工智能辅助智慧医疗系统项目(简称:江西基层项目)历时60天上线。现已覆盖115个县市区的1734家乡镇卫生院、卫生中心,以及18112个卫生室。
这是目前全国最大的HIT系统,日门诊量、服务的人群规模,均为全国之最。创业慧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创业慧康)高级副总裁余小益认为,江西基层项目验证了慧康云2.0战略是正确的,验证了云系统的部署模式、服务模式、运维模式,还有信创该如何做。
尤为重要的是,在国产化基础软硬件性能明显不足的环境下,慧康云新一代系统依然稳定承载20万人次日门诊量,创业慧康有信心将慧康云演进到3.0时代。
慧康云2.0:云化架构应对集团化需求
2021年确立的慧康云2.0战略明确,创业慧康包括HI-HIS在内的新一代产品要向云化架构转型,应对医疗机构集团化发展趋势。
恩泽医疗集团是慧康云2.0的第一个项目,验证了新系统架构能够覆盖这样一家有着4院5区的集团医院。
4年来,创业慧康已经成功实施上线一批新一代系统,对云化转型、基层医疗、区域的一体化做了更深入的实践探索。慧康云2.0的HI-HIS产品目前有50多家在建项目,20多家已经进场,12家已经上线和验收。其中,三级医院占70%以上。
“回顾2.0时代,我们主要实现了企业内外部的云化。”余小益坦言。
内部,做到企业工作流程云化,实现更好的交付和响应能力;外部,帮助实现医疗机构、社区、患者、家庭的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医疗服务更高效优质的供给。
实际上,创业慧康已经把全国各地项目驻场人员,与企业总部研发中心联结在一起。所有项目的交付,研发人员需要下到现场贴近业务,并且在同一个开发平台上实现产品研发和工程实施的互联,创造了更好的客户体验。
曾经,创业慧康一直引以为傲的是产品线全,涵盖公共卫生、医院、健康城市、医保等。但是,在慧康云2.0战略之下,创业慧康坚持“没有最全、只有更全”的发展思路。
余小益表示,只有联合更多的生态,才能为客户打造更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大量的物联网终端厂商、AI等新技术厂商,比如浙大、百度、讯飞星火大模型等。
2.0时代,创业慧康实现了云化架构的新一代智慧医院系统。在医院多院区、集团化发展需求下,保证信息与业务的一体化。这套云化架构,可以支撑不同业务组织架构的集团化医院的发展。而且,新一代系统由于采取的是一体化架构,已经不再区分基层医疗信息系统还是医院信息系统。
接下来,慧康云3.0时代该如何走?
数字底座:创新开发与交付模式
集团化医院和江西基层项目的特点就是一张网、一朵云、一套系统,实现了数据治理的一体化。
江西基层项目还实现了全国产化。由于CPU、数据库性能达不到原来的50%,要支撑20万人次的日门诊量,对系统架构、技术开发都是巨大的挑战。
毕竟,HIS公司不是互联网公司,医院也不具备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规模和运维能力,怎么提供云原生架构的运维工具,帮助医院实现私有云建设,这是对新一代系统的重要考验。
好在,云原生架构和传统架构相比有很多便捷性。至少在新建院区、分支机构时可以大幅减轻IT部门的压力。同时能更好地评估系统的性能瓶颈,帮助医院节省IT投入资源,增强水平扩展能力、资源调度能力。
江西基层项目采用了几百台虚拟器,其管理和容器化部署、编排模式都不一样,对运维模式提出了挑战。
因此,新一代系统架构也要做相应的变化。
创业慧康专门设计了数字底座,作为云基础设施和应用之间的“隔离层”。处于它下面这一层的云基础设施具有不确定性,面临来自信创、云服务部署模式等方面的挑战。为了确保更稳固、持续的应用部署,创业慧康将中间这层抽象出来打造数字底座。
数字底座汇聚了医疗信息系统的必备基础,涵盖人、财、物,以及接入层、标准管理等。同时,数字底座可以连接生态、第三方系统、运维架构等,并通过低代码平台、医院信息平台,实现对应用层的支撑。
余小益表示,慧康云3.0架构的改进,是在领域化的基础上,将技术中台、微服务、前端都进行了重新切分——着重在垂直方向来考虑医疗系统的构建,而不是只是在横向上考虑。“在新架构下,系统的分层更为合理,基础硬件层、数据底座、应用层,彼此都有隔离,意味着可以更方便地接入更多第三方系统。”
传统的医疗信息系统开发模式是封闭的,无法让用户方、第三方参与其中。创业慧康打造了“慧易低代码开发平台”,积极探索下一代医疗软件系统的开发模式。
慧易低代码开发平台,能够将传统对立方式变成圆桌方式,各方都能加入其中。通过生产系统和AI的融合、开发模式的改进,构建在信创环境下的运维体系,打造新的开发平台。
余小益强调,慧易低代码开发平台不是通用的开发工具,不仅具备低代码开发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基于医疗领域模型,沉淀了丰富的医疗资产和行业属性。
创业慧康正在将AI融入低代码开发平台,尝试开展需求分析、编程、软件质量控制、软件质量测试等工作,最终形成集开发、部署、运维为一体的平台,可以实现报表定义、新界面编排、业务流程分发和管理等功能。
慧康云3.0 : 迎战信创、AI
下一个阶段的任务主要来自信创和AI。这是慧康云3.0的核心任务。
余小益介绍,数字底座就是为了解决国产化信创问题,解决了跟硬件基础设施层的连接问题,同时也解决硬件运维的问题。数字底座能够整合第三方运维工具、各厂商超融合方案。目前,数字底座已经适配业内主流超融合平台,所有监控数据和运维体系都纳入到数字底座,提供给医疗机构和企业工程交付团队使用。现已获得信创证书累计超过600张。
而要实现医疗智能体,现阶段最大短板是业务场景的主动感知和认知。这需要在医疗物联网环境下实现各种设备的智能互联,即在认知端积累大量数据,为应用提供更全面的智能化支撑,进而实现感知层的智能,最终赋能业务流程的智能化。同时,信创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是基于信创+物联网的生态技术架构。
下一个十年,做会理解、会思考的下一代系统,是创业慧康的梦想。让每个医务人员都有AI助手,让患者在家里也能享受到个人健康助手,让每个医院管理者都拥有AI决策助手。
余小益认为,目前AI缺乏与临床之间的结合点,也缺乏理解临床思维的能力。“把AI做成医疗的一部分,让大家感知不到,医疗AI才可能成功。”
创业慧康AI+医疗发展思路是:产业合作、资源整合。目前,创业慧康联合浙大网新、浙江大学一起打造医疗领域大模型。
慧康云3.0下的新一代系统在融合AI方面已经做了很多探索。比如:智能医生Copilot能够辅助临床决策支持、快速汇总患者信息并提取摘要、推送快捷支付等,安排患者就医日程,形成就医计划,做好患者的就医指导;将语音、文本等多模态数据借助AI推理能力,与结构化电子病历相结合;将AI整合到业务流程;帮助医生书写出院小结;协助社区医生开展区域慢病管理;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病历质控。
余小益坚信,基于领域模型和医疗低代码平台结合的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可以很快让AI等新技术登台表演,为行业创造更多价值。
【医疗信息化企业资源对接意向调查】
HIT专家网坚持通过分享前瞻、实用的信息,努力搭建起医疗信息化用户和企业之间的专业交流桥梁。
如您希望对HIT专家网报道的企业产品技术方案做进一步了解,或有重要的需求反馈,请花1分钟填写问卷,我们将尽可能转达相关企业与您取得联系。
【责任编辑:陈曦 版式:明超】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