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国咪专栏】后疫情时代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构建医卫一体、上下联通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体系。
构建医卫一体、上下联通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体系。
目前很多地区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与医院HIS相互独立、互不连接。
要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这是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和保障。
打破地域、机构、部门和单位隔阂,以实际业务和管理需求及问题为导向,以大区域、大健康为目标,做好顶层设计。
“一天之中大概三分之一时间为老百姓看病,三分之二时间用于填报各种电子的、纸质的簿表。”某基层妇保科科长说。
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实际上是数据源的建设,数据源建设好了,数据的交互共享、科学研究和管理的精准科学才有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整合家庭医生常见病、慢性病管理和互联网医院网上常见病、慢性病复诊(以咨询、会诊为主),建立一体化协同机制,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1+1>2、多方共赢的效应。
全民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已是必然趋势,各方应齐心协力、区别不同情况综合整治,既要不断消除老“孤岛”,又要谨防出现新的“孤岛”。
若投标人的投标价格若低于预算价格的70%,若投标价格低于预算价格70%的投标人中标,甲方该怎么办?
县级卫生信息中心应主要围绕“参谋、指导、协调、监管、服务”这十个字做好文章。
服务外包不仅有效缓解了卫生信息化专业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更是提高了卫生信息化项目的质量,而且使信息业务主管部门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
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需要一支用得上、拿得起、站得住的卫生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
不要囿于自筹和财政拨款的的单一渠道,要吃透当前各级政府关于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文件精神,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借力发展。
信息化是有灵魂的东西,它是人的思想、理念的载体,一个好的信息化项目,往往是建设方与承建方双方理念的碰撞、互动、交融的结晶。
打牢大数据根基,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实时数据交互。
医生不仅是信息系统的使用者,他们的应用情况往往决定信息化项目的成败,他们更是提升和深化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手。
卫生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重要的是广大群众有获得感——在就医过程中,能充分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安全感、便捷性、公平性和合理的价格,缓解“看病难、看病贵”,融洽医患关系。
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一步一个脚印,依据本地本单位的实际,认准目标,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外地到鄞州区参观考察卫生信息化的专家领导都为这里的信息化均衡发展所折服。在强化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筹建设的原则下,鄞州区在具体的实施组织过程中始终坚持了“九字真经”:实基础、抓重点、促平衡,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
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如果还是按常规办法、习惯思维,等、靠、要,肯定是不行的;没有先行先试的勇气,没有敢吃第一口螃蟹的傻气,没有不怕失败的底气,就不可能有突破。
找到一条县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正确路径和方法,实为一个探索中的难题、一个创新性的工程,更是十几年前作为“IT门外汉”刚分管卫生信息化时的我,一个十分头疼而又必须考虑的问题。
各地在推进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加强顶层设计,各个部门、各业务条线的信息系统要统一部署,决不能以部门特殊为由,政出多门,再造“烟囱”。信息化的过程应该不断消灭“孤岛”和“烟囱”,深化在区域间和部门间的平台数据大协同,实现互联互通、...
宁波市鄞州区在逾10年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又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中上线实施了分级诊疗模块,从而彻底打通了全区所辖的从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到二、三级医院的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医疗数据通道,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全面开放、透...
5月13日,浙江省嵊州市,马云故里。2016浙江省基层卫生与公共卫生信息化发展论坛在此举行。浙江省卫生信息学会两个专业委员会——基层卫生信息化与公共卫生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第一次联手举办这一全省范围的学术讲坛。而这头一遭的“碰撞”,便碰出了热...
为加强浙江省基层卫生和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促进智慧健康服务业发展,浙江省卫生信息学会决定于5月12-13日在绍兴市下辖的嵊州市举办“2016浙江省基层卫生与公共卫生信息化发展论坛”。
说话带着浓重宁波口音的宁波市鄞州区卫计局陆国咪调研员,对于基层卫生信息化情有独钟。也正是这股子执著,让曾经在党校工作过的他转型扎根区域医疗信息化十年,使鄞州区卫生信息化成为业内知名的“鄞州模式”。
最新评论
东华与华为提供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是怎样的?
作为承建方的项目经理,对于该项目的建设,感慨颇多。项目的成功离不开甲方领导及终端用户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
666666
25年的什么时候办呢
会的!感谢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