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陆国咪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进而波及全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决策和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军民特别是医卫工作者的齐心协力和共同努力下,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遏制,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世所罕见的决定性胜利,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极大优越性。
在肯定成绩、总结辉煌成就的同时,深刻反思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尤其是疫情初期仓促应对的教训,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疫情下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医疗卫生信息化反应迅速、应对及时,为抗击疫情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不足,其中既有由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到位导致的问题,也有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和执行层面存在的问题。
在武汉疫情爆发初期,笔者注意到两个现象:一是社会对疫情报告有所质疑,认为存在迟报、瞒报、漏报现象,延误了疫情防控,甚至对“非典”后国家投入巨资打造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系统(网络直报系统)提出质疑。二是当时武汉各大医院人满为患,一床难求,疑似患者因无法获得及时检测和治疗而四处奔波,成为移动的传染源,据称当时武汉某大医院有40%的病人为院内感染。与患者挤兑大医院的医疗资源相对应的是,我们没有看到或感受到社区医院的身影及其应起到的基础性作用。
对于第一个问题,笔者认为:作为一种新发现的传染病病种,人们对新冠肺炎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至今全世界也没有一个人能够说已对新冠肺炎的发病机理、传播途径有了清晰完整的认识。因此,在疫情爆发初期,由于新冠肺炎尚未被纳入法定传染病范畴,没有规范的报卡标准和要求,出现迟报、漏报问题是有其客观原因的。但另一方面,由于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在大多数地方与医院信息系统(HIS)相互独立、互不连接,造成了数据来源多渠道、数据录入多人次、报告环节多等问题,不仅大大增加了医院和工作人员的额外工作负担,且数据准确性难以保障,为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出于某些考虑、人为改变数据报送时间或数据内容提供了可能。
对于第二个问题,大医院人满为患、几近崩溃的状况,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分级诊疗制度迟迟没有落到实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薄弱,医疗卫生信息化互联互通水平低,未能形成整合型的医疗体系,进行有效协作。新医改倡导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但十年医改下来,大医院进一步膨胀,占据国家医疗资源总量的57%,三级医院住院量占比由医改前的34%上升到50%,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则由56%下降到52%。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既浪费资源、破坏协调性,也会进一步加剧医疗服务与就医行为的无序与低效。
抓“牵牛鼻子的改革”: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
笔者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要抓住源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可以说是解决这些问题“牵牛鼻子”的工作。
1. 要充分认识加快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是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生态链中最薄弱的一环。虽然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先进发达地区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我国幅员辽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广、量大、点散,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严重。总体来说,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进度与城市二三级医院严重不相匹配。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缺资金、缺技术、缺人员,内生动力不足,信息化建设主要依赖于政府部署和资金拨付。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同时承担着繁重的基本医疗和健康管理职责。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80%的卫生消费是慢性疾病,80%的慢性疾病可以通过基层医生处置予以控制和缓解,还有80%的慢性疾病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优化,实现医学逆转或者预防。这些都离不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基层医务人员。
因此,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能缺位。它是整个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夯实,就能筑起万丈高楼。从这次疫情防控工作来看,医疗卫生行业要“强基层”,更要强基层卫生信息化,要花大力气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上信息化这个“短板”,通过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使基层接得住、老百姓乐意去,为大医院就医分流,避免大医院人满为患、一床难求的状况。
2. 转变理念,从注重满足管理者需求,向首先满足一线医卫工作者和基层服务体系需求、同时兼顾管理部门需求进行转变,构建医卫一体、上下联通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体系。
我国最早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部署信息系统的,是本世纪初国家公共卫生部门各业务条线、医保/农保条线,为了满足各自条线业务与管理需求而进行的。这些工作对于促进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但因历史局限性,欠缺顶层设计,多个部门根据自身需求自行开发、部署的信息系统互不兼容,有很多交叉重复,且相互独立,与尔后各地陆续部署的医院信息系统(HlS)互不连接,各自为政,信息不能共享交换,形成了不少“烟囱”。
我国绝大多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尤其是作为“网底”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既要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转诊、康复等工作,又要对辖区内慢性病患者和老百姓的健康进行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他们既是医疗人员,又是公卫人员,从事的工作有很多都是有关联性的。本来一件事或多件事可以一次性解决,但由于不同条线、不同机构之间的信息系统互不兼容,往往就要做两次甚至多次,导致人力资源浪费,工作效率下降。由此一来,信息化建设不仅没有给一线人员带来方便,反而增加了劳动量,且很多工作都是为了应付检查、考核,填报没有多大意义的报表。更大的问题是由于数据来源多渠道、数据录入多人次,使得数据准确性大大降低,影响了行政决策和医疗卫生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使用主体是处于一线的广大医卫工作人员,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成果享受者和受益者首先也应该是他们。因此,搞好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首先要从基层的服务内容和服务需求出发,以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为导向,谋划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使一线人员从不自觉使用,甚至讨厌信息化工具的使用,到自觉、主动使用信息化工具,且产生依从性。这样信息化建设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实现提质增效的初衷。
因此,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必须要从基层实际工作需求出发,建立一套适合基层医卫工作者实际工作内容的、基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上下联动的、医疗和公共卫生协同的服务体系,为临床医生、社区责任医生、防保科、公卫工作者、医院和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工作软件,使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各尽其职,协同开展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工作。
卫生行政部门和公共卫生管理部门所需要的数据,均在医生诊疗过程和医卫工作者日常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工作中实时产生、主动推送,做到“一方采集、多方共享”,实现日常医疗卫生服务记录与公共卫生管理之间的动态数据交换和共享利用,大大减轻基层人员的负担和工作压力。
3. 不断提升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开放性和互联互通水平,从大健康、大卫生高度,建设跨机构数据共享、汇聚、融合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
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是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机构之间、医疗和公共卫生机构与政府管理部门之间、医卫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交换共享的纽带与桥梁,是实现医医(医院与医院)协同、医卫协同、医管协同、医患协同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实现跨机构大数据共享、汇聚、融合的大平台。
从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叠加的“催化剂”。通过平台,可以实时对接相关综合性医疗机构,借助大医院的医疗资源,解决基层过去无法解决的问题,扩大服务外延,提升服务内涵,满足辖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慢性疾病预防管理等需求,更是实现分级诊疗制度的必备条件,可以帮助基层机构对重大疾病和突发性疾病进行快速转诊。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因部门分隔、信息标准体系不一等因素,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基础性数据获取难度可以说是“难于上青天”。在这次疫情防控过程中,一些地方在积极落实传统“早发现”综合措施的同时,通过联防联控制度,实现了过去难以想象的、跨卫生部门的多机构数据共享,除居民健康档案、临床诊疗数据、送检样本检测数据、隔离人员监测数据、传染病报告、流行病学调查等数据之外,还包括来自公安、交通、教育等多个行业与部门的数据,比如公安部门根据出行记录核查发现的有高风险地区驻留史的本地人员及高风险地区流动人员名单,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的从高风险地区经公共交通抵达本地的乘客名单,教育部门提供的辖区内学生流动情况和统计数据等,都可以通过信息系统的对接,将其导入区域健康大数据平台,为疫情防控提供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决策支持,使疫情防控工作从无序走向有序,更从有序走向精准,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事实证明,借助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跨机构的数据汇聚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可行的。只要我们从大健康、大卫生的高度出发,从防止突发重大传染性疾病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必要性出发,多源异构数据的整合在技术上绝对不是问题和阻碍。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借助这次疫情防控的有利时机,花大力气,建设功能齐全的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使其既能满足医疗卫生日常工作所需,又能应对各类突发传染病防控及公共卫生事件,真正起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服务的作用。
【作者简介】
陆国咪,中国卫生信息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理事、浙江省卫生信息学会基层卫生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原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区域卫生信息化和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管理和研究工作,曾在《中国卫生信息管理》、《中国数字医学》、《中国公共卫生管理》、《中医药管理》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著有《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一书。
【责任编辑:陈曦】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