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朱晨
最近,我的工作岗位由原来的医院信息部门转到门诊部。这一变化让我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情况。虽然还只是经历了一段很短的时间,但是已经给了自己一些完全不同的体会。
面对以前自己带领团队亲手一点一滴打造起来的信息系统,不再以建设者或者模拟使用者的视角,而是以真正的使用者身份重新体会医院信息化工作,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感受。
对门诊数据简单分析就有“意外”发现
门诊全流程管理,一直是医院信息化的重点之一。从流程优化到自助服务、从预约诊疗到无线输液,医院信息部门做了很多具体的工作。这次因为新工作岗位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由数据入手,利用医院这些年系统保留的数据,首先对数据进行初步筛选,只提取了与门诊工作相关的所有精细数据。按常规进行门诊工作量、工作时间、门诊费用等统计分析,同时与临床科室、人事部门、财务部门沟通协调,取得了人员安排、晋升情况、考勤数据、考核方法、费用发放等多种数据,将各方面汇总来的数据进行交叉分析、分层比对、汇总统计、分类展示等,并创新建立了门诊管理的几个直观可靠的指标。
从最终呈现的统计结果来看,确实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有一些是管理部门之前已经有所察觉,但未经数据证实的;而另一些是之前并没有发现却客观存在的。通过这样简单数据分析,管理部门可以利用一些考核指标和管理抓手。
首先,从临床角度注重医疗安全,为患者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其次,合理考核临床人员的效率效益,统筹全院工作,优化人员安排,在医院效率和效益之间寻找平衡点,并提供领导决策支持;第三,可以重新促进信息化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查漏补缺,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全覆盖的智慧门诊。
医院的日常数据用得还很不够
在医疗信息化(HIT)部门看来,这实在是一个非常初级的数据分析案例而已,似乎并不值得大书特书。然而,正是这样简单的分析,却让医院医护人员有机会能看到门诊工作的全貌,明白了自己给医院带来的贡献和与医院总体水平的对比,也发现了在服务患者方面还需要努力的方向。正是这样的数据公开,可以让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论烟消云散,让一些合理的方案有机会实施。这还说明了,在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一些医院里,以往这样的数据分析与展示做得还是很不够。
近两年来,关于医疗大数据的讨论甚嚣尘上。有人认为医院数据就应该被归入大数据范畴,也有的认为医院数据虽然复杂程度高但数据积累量还没远达到大数据的级别。其实,无论讨论的最终结果如何,医院日常数据的有效利用才是当务之急。
医院现有的数据量应该得到管理者的重视,更应该得到这些数据生产者的重视,只有当这些数据被充分利用起来了,才能有真正的医院业务流程优化,也才能促进信息化的深度应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医院数据的利用也是这个道理。
10月下旬,我们医院发布了2016年上半年的医疗工作大数据报告,这是第一次尝试用数据分析和图表展示的方式向公众向患者解读医院工作。虽然做得还非常简陋,甚至因为种种原因,一些原本计划中的数据没有完全公开。可以说是有“大数据”之名,而非完全意义上的“大数据”,但这份报告依然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无论在HIT圈内还是在医院内部,绝大多数人都认可和力挺这样的数据利用方式,并给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和意见。
医院信息部门:勿以善小而不为
也许业务数据的长年积累对于医疗临床或者科研会有学术价值,但数据对于运营管理者的价值,应该是随着时间越长而价值越低的,可能最后只剩下回顾性价值。所以,要注重数据利用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医院信息部门的人员对于数据利用,常常会囿于自己的专业范围和思维定式。而医院数据的利用,其实并不需要太“高大上”的理由或项目,完全可以从许多“微小”利用做起,从生产者、使用者的需求做起,启发和配合他们的思路。“勿以善小而不为”,逐步深入,逐渐扩大,促使全院任何人都有数据利用的概念、任何人都习惯于必须用数据说话。
美国麻省理工的Andrew McAfee教授认为,“大数据本质上是一场管理革命,利用数据分析的结果来改变人们决策的方式。”医院已有的和不断产生的数据同样具有这样的意义。无论是作为HIT人,还是作为医院其他部门的管理者,可以不清楚医院信息系统的架构和代码,可以不了解医院网络系统的配置和设定,但绝不能忽视医院数据的价值。甚至可以认为,无论哪一种或哪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包括软硬件、有线无线网络设备以及数字化医疗设备,其存在的终极意义就是为医院产生有价值可利用的数据。
多用数据、用活数据、用好数据,应该是每个HIT人的基本功。与业务结合前提下的“唯数据论”应该是未来HIT转变为HDT的必然要求。
【作者简介】
朱晨,网名:心在自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高级工程师,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虽从事医疗信息工作和医疗设备管理十余年,依然写不好代码修不了设备;关注医院管理、了解业务流程,常常异想天开、偶尔胡言乱语……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