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HIS创新之路专栏】医院信息系统走向与对策(下)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陈金雄

接上篇:【HIS创新之路专栏】医院信息系统走向与对策(上)

知名医疗信息化专家 陈金雄

问题分析

尽管最近几年医院信息系统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与医院的发展和需求相比,特别是面对智能时代医院信息化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在《迈向智能医疗》一书中描述“我国医院处于HIS+专业化信息系统阶段”的格局仍然没有根本的改变。

产业的发展还远远跟不上需求的变化,目前即使有一些医院信息系统建得比较好,但更像是手工打磨出来的工艺品,而不是能够成为可复制推广的产品,而且所占比例并不高。基础性的工作,像临床数据中心、受控医学术语、知识管理与知识库、临床决策支持系统、闭环医嘱管理、数据的有效利用和产品的用户体验等方面还很不到位,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在“互联网+智能时代”甚至面临更加巨大的挑战。

下面是对某家医院问题的剖析,尽管不是每家医院都存在,但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1.具体问题

一是应用程度待提高目前系统基本围绕收费业务展开,患者服务、临床应用、资源保障、决策支持和质量控制等深层次应用较少。

二是用户体验待提升软件系统基本是菜单驱动而不是事件驱动,缺乏统一的门户管理,操作繁琐,工作效率比较低。集成不到位,有些业务需要频繁关闭、打开窗口,要登录多个系统才能完成。功能不全面,有些工作存在电脑与手工操作并轨情况,不少工作环节仍需使用纸质材料来传递信息。

三是信息支撑待完善系统建设不够全面,系统之间的集成也不够到位,导致临床业务得不到有效的信息支撑。门诊医生工作站、住院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等系统功能不完善,临床科室不能便捷、及时、完整地调阅检查检验结果和图像信息。

四是业务流程待优化缺乏对业务流程有效的规范设计,基本是传统业务流程的电子化,手工与电脑并存,业务流程特别是诊疗流程没有得到很好优化。

五是环节管控待填补医院职能部门无法通过信息系统对医疗活动各环节实现有效的质控管理,导致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得不到有效保证。

六是数据中心待建立临床数据中心、管理数据中心和区域数据中心基本还是空白。

2.原因分析

医院信息化现阶段仍然处于HIS+专业化信息系统阶段,医院先找一家公司建立HIS系统,然后缺什么补什么,再分别建设各个专业化的信息系统。但由于传统HIS产品根基是以收费管理等为基础,复合型的信息化人才欠缺,总体规划、信息集成和流程优化等普遍做得不够到位,如果系统实施又不够全面,信息化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用户体验、数据中心等深层次应用就更难于达到。

导致医院信息化建设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乙方原因

①技术架构相对落后

技术架构相对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缺乏主索引设计。各种主索引在牵引业务流程、实现系统整合和数据融合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必备条件之一。但目前医院核心的HIS信息系统基本没有主索引概念,病人主索引、医嘱、工作人员、资产、科室等对医院服务、临床、运营和管理起着重要作用的主索引基本都没有建立。二是缺乏数据中心设计。目前大部分HIS系统本身缺乏临床数据中心功能,需要引入其他企业产品来构建临床数据中心和管理数据中心。

②系统功能比较薄弱

核心的HIS系统以收费为主,门诊、住院医生工作站和住院护士工作站的系统功能往往比较薄弱,用户体验不佳,数据支撑欠缺。

③建设实施不够到位

未对项目范围进行详细的描述,工程项目管理计划没有按标准进行执行,项目的需求调研、质量控制、变更控制、软件测试、项目培训、项目收尾、项目验收等方面均没有做到位。系统整体功能未得到全部开发利用,未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④后续服务难以为继

这也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通过分析很悲哀地发现,这个问题基本无解。国内最大的HIT企业也就千把人,这类企业的客户应该有大几百乃至上千家,也就是平均一家医院不会超过1人,而新实施的医院通常会有十几人乃至几十人,所以如果不是企业的样板或重点客户,后续服务难以为继几乎是肯定存在的问题。

(2)甲方原因

①顶层设计不到位

医院未充分调研患者服务、临床诊疗、业务流程、资源保障、质量管理和决策支持等相关需求,很难进行整体规划设计。需求分析不仔细,规划设计不到位,导致后续建设难以为继。

②职责分工不明确

医院信息化是全院信息化,不是信息中心的信息化。医院应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进行组织指挥,各科室各负其责,共同完成。如:职能科室应该负责医务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对于其所提出的需求、意见、建议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医疗制度、法律、法规,应进行专业的把控,但实际实施、应用过程中,相关科室并未起到应有作用。信息科作为技术服务部门,无法对临床提出的需求进行把关、确认,导致临床不合理需求一路绿灯,合理需求不能及时响应、解决。

③制度流程不合理

各部门执行的工作流程基本沿用一直以来的工作习惯,并没有遵照管理制度执行,许多制度形同虚设;从业务流程来看,很多为手工或半手工流程,流程繁琐且不尽合理,病患信息流通的关键环节没有实现电子化、无纸化。

④技术力量比较弱。

医院技术人员基本上只能进行软硬件的维护,缺乏根据医院需求进行客户化开发的能力。

对策措施

与10多年前还要花大力气劝说领导进行信息化建设不同,现在大部分医院决策者都充分认识到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医院信息系统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节,不少大型公立医院都跃跃欲试,大干一场。不少医院院长都表示,医院资金一点都不缺,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干。下面就告诉一些方法吧。

1.技术层面

(1)补充完善系统

补充欠缺的系统,完善已经使用的系统。主要是构建或完善如下系统:

一是患者智能服务系统提供涵盖诊前、诊中和诊后全流程服务体系,实现就诊全预约(包括挂号预约、检查预约和床位预约)、服务全自助(包括自助终端和移动客户端)、过程全提醒(就诊导航、提醒提示)。

二是智能临床信息系统。以电子病历系统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是智能型医院的核心系统,完整的临床数据集成、展现及智能化应用成为电子病历发展的方向,其核心价值是满足临床诊疗现场的信息需求及能够有效地改善医生的临床决策,主要表现为具有医疗过程管理能力、电子化临床路径、闭环医嘱、临床知识库和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实施应用等。

三是医院资源保障系统。资源保障系统融合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流程,充分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整合医院已有信息资源,创建一套支持医院整体运行管理的统一高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系统化医院资源管理平台,主要由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系统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管理数据中心,为医院运营、综合绩效考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四是收费管理系统医院收费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为:与医嘱执行紧密关联,融入医疗业务系统,支持诊疗流程优化,支持多种支付方式等。随着移动支付的广泛应用,统一支付平台会成为收费系统的建设重点。

五是管理与服务系统包括办公自动化、医教研护技管理、知识管理、内部沟通等。

六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为医院决策者提供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模拟决策过程和方案的环境,调用各种信息资源和分析工具,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水平和质量。

(2)打通数据联系

一是建立主索引。主索引管理包括:病人主索引、科室主索引、工作人员主索引、医嘱主索引和资产主索引等,总之就是要管什么就要给管理对象建主索引。

二是建立系统关联。以医嘱为主线,实现闭环医嘱管理,实现医嘱与业务、医嘱与收费、医嘱与设备、设备与收费、医嘱与执行环节、执行环节与执行人、医嘱与物资等建立全方位、全环节的数据管理。

(3)建立数据中心

数据是实现医疗业务协同和管理决策的基础,建立数据中心(在线)、数据仓库(离线),包括临床数据中心、管理数据中心和影像数据中心,还可以建立集团数据中心。

(4)调整业务模式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模式改革是相辅相成的,离开对医院管理模式的改革,医院信息化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离开医院信息系统的支持,管理模式的改革也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数字化医院必须实现包括医疗行为、行政组织、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全方位管理模式的规范化。信息化建设过程也是医院管理模式改造、重建的过程。要采用最新的管理理论对系统的管理机制进行革新,使机构得到精简,流通环节简捷、科学、合理,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等。

(5)注重用户体验

软件界面统一门户,主要功能能够统一到一个界面。主要功能事件驱动,把握业务人员的核心需求。事件驱动而不是菜单驱动;关键信息突出展示,能够按照使用人员的思维习惯,从宏观到微观有序展示数据和信息。

2.组织层面

从建设和实施层面,成立强有力的组织和建设机构并真正发挥作用,要让各个职能部门和使用科室充分参与进来。

从应用层面,要进行必要的组织架构调整,如建立患者服务中心,让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信息系统能够真正落地。原有统计室可以改变为数据资源中心,专注于数据的分析与利用,让业务系统产生的数据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对数据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反馈给计算机中心,有利于更好建设信息系统。

3.规划层面

数字化医院建设将改变传统的就医流程,转变传统的服务模式,要用全局的眼光、全新的思维、创新的手段,认真搞好“顶层设计”。因此不管未来如何建设和发展,一定要把需求和规划做好,主要从需求的角度、人的角度去规划,明确目标。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不认真做好需求分析和规划设计,还是按现在修修补补的方式去做,是很难达到预期目标的。

4.系统层面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产品的选型和系统的建设上,

(1)第一种方式:更换系统

把现有核心系统包括门诊及住院医生站、护士工作站、收费管理和药品管理等系统全部换成新系统,但鉴于目前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的状况以及医院应用与管理的现状,这种方式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特别是在目前产业发展还比较滞后的情况下更换系统也未必能够完全满足医院发展的要求。

当然,如果原有系统建设还比较少,原有厂商维护升级能力完全跟不上,产品架构和功能已不能满足医院建设发展的需要,能够找到一套各方面都能符合医院需求、架构开放并有发展潜力的信息系统,更换系统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2)第二种方式:完善升级

对于大部分医院,完善升级可能是一种更为切实可行的办法。下面是一家医院完善升级的案例。

升级门诊医生工作站

a.申请单的电子化和无纸化;

b.便捷调阅检查检验结果,并从检查报告中可以直接调阅PACS影像;

c.门诊病历的录入功能,可以直接插入检查检验结果;

d.打印电子导引单来取代纸质的申请单;

e.嵌入电子病历编辑器系统。

改造住院医生工作站

a.按电子编辑器系统技术要求,把住院医生工作站医嘱和申请单改造成一个程序模块,无缝嵌入到电子编辑器系统中,形成统一的住院医生工作站;

b.支持闭环医嘱管理系统,把申请单和医嘱进行关联,形成统一的医嘱系统;

c.调阅临床集成视图。

③改造收费系统

a.按PACS、LIS和病理等系统技术要求,把医技信息管理系统改造一个处理后台收费的程序模块,无缝嵌入到PACS、LIS和病理等系统中,形成统一的医技登记处理与收费管理系统;

b.建立统一的移动支付平台,全面转向移动和自助支付,统一对账管理,逐步减少收费窗口,提升用户体验;

c.实现医保移动无卡结算;

d.实现住院与门诊收费的统一管理,解决门急诊病人住院后收费难的问题;

e.实现住院病人床旁结算。

实施集成平台、临床数据中心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以电子病历6级和互联互通4级甲等为目标,该技术平台为总的标准,对其他信息系统提出总体技术要求。

一是实现信息系统集成。确定院内信息互联互通统一标准,开发服务总线整合不同厂商有特色的专业业务系统,如医嘱、收费、LIS、PACS、手术麻醉等,打破信息烟囱,实现院内医疗业务信息的标准化共享、互联互通,可以很好支持不同系统之间的医疗数据整合,快速实现应用程序节点部署以及各医疗子系统之间的协同通信。通过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建设,一方面可以规避“点对点”式的信息共享与交换,并使得医院可以基于信息平台整体上进行业务流程优化与管理;另一方面,提高了院内管理水平,对外以统一的方式接入区域卫生信息网络,提升区域医疗信息化水平,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二是病人主索引统一管理。患者主索引是用以标识每个患者实例并保持其唯一性的编码。通过患者主索引,对全院患者进行统一管理,有利于患者就诊记录的连贯性。

三是建立临床数据中心。以医疗信息集成平台作为支撑,建设全院级统一的病人主索引,以梳理、优化、整合临床业务流程为目标,通过抽取、转化、整合、存储等构建临床数据中心,结合涵盖典型病例库、典型诊疗方案库、药学知识库、临床诊疗经验规则自定义等临床决策知识库,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具有高级医疗决策支持的数据平台支撑,有效支撑流程化、信息化、结构化、智能化等临床信息系统建设。

四是开发集成展现视图。以病人为中心,基于临床数据中心开发集成展现视图,以时间轴为纵轴、以诊疗事件为横轴,实现病人诊疗信息的完整展现,涵盖长期临时医嘱、检验检查报告、病人体征变化、手术记录等信息的闭环展示,支持报告的趋势分析、历史报告对比分析等。集成展现视图为临床医生快速掌握病人入院以来的病情变化、诊疗进展等提供良好的支撑,可以提高诊疗效率和医疗质量,同时有助于抢救、会诊等临床医疗活动的开展。基于数据中心,所有的数据来源于数据中心,不直接与业务系统交互,保证视图展现效率,也避免影响临床业务系统性能。

五是实现闭环医嘱管理。以保障医疗安全为目标促进医嘱闭环管理建设,通过病人主索引串联病人在临床的各个就诊环节,实现医嘱与业务、医嘱与收费、医嘱与设备、设备与收费、医嘱与执行环节、执行环节与执行人、医嘱与物资等建立全方位、全环节的数据联系。

(3)第三种方式:合作开发

有些医院信息化有比较好的基础,技术团队实力也不错,走合作开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下面也是一个医院系统优化改造的案例。曾经建议其走合作开发的原因是:

①从系统应用角度看,收费、药品管理比较成熟,只需拓展和完善即可。

②医技系统除了PACS以外,其他系统科室总体上也比较满意,未来注重集成即可。

③HRP系统已经比较成型,只需深化应用并与医嘱等核心系统整合集成即可。

④急诊急救系统在国内都处于领先地位,未来集成好了就非常好。

⑤病程记录编辑器在国内也算是一个靠前的公司产品,进一步完善并集成即可。

⑥前台业务系统只是缺比较好的医护工作站和PACS系统。PACS系统非常成熟,找一套好的系统肯定不难,这样真正要做的就是开发一套集成度高、用户体验好、信息支撑强的医护工作站系统。

⑦面向集团化和全生命周期的应用还要好好地规划和设计。

⑧系统集成、数据中心建设是基础性工程,是必须要建设的,可以选择一家有实力、有经验的企业进行合作。(完)

【作者简介】

陈金雄:医疗信息化长期耕耘者、探索者与布道者,《迈向智能医疗》、《互联网+医疗健康》与《互联网+基因空间》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互联网+医疗健康》丛书主编。

兼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疗信息化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数字医疗技术分会副会长、中国医药信息学会电子病历与电子健康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等职。

先后被《计算机世界》评为推动中国信息化突出贡献奖,被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评为中国信息化年度优秀人物和《IT经理世界》评为中国优秀CIO ,被中国IT价值联盟评为全国最有价值CIO。2009年被美国《信息周刊》评为全球50个优秀CIO。

【责任编辑:谭啸】

赞(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HIS创新之路专栏】医院信息系统走向与对策(下)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