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海沧区一所社区卫生中心家庭医生用手机管理慢病人群
来源:HIT专家网 记者:朱小兵
厦门是很多人心目向往的美丽城市,作为厦门的居民是幸福的。理由之一,就是厦门始于2006年的区域卫生信息化。10多年来,厦门市持续深化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内容,总在不断为这座城市的居民带来润物无声般的便民服务。
2018年1月19日,厦门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姚冠华在厦门举行的全国健康医疗大数据高峰论坛暨厦门老年重大慢病防控大数据平台启用大会上表示,2016年10月,厦门市成为国家首批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产业园建设试点城市,以此为契机,全市一年多来不断推进信息惠民的应用,不断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建立智能化PHR,“用活”健康医疗大数据
“坦率说,我们积累了10多年的数据,如何应用?这一任务十分艰巨。”厦门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孙卫表示,经过最近一年多来的实践,厦门市找到了一种新做法——建立智能化的个人健康档案(PHR),使之在居民就医和健康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从而“用活”了健康医疗数据。
孙卫副主任分析说:“原有健康档案是以采集为中心,对于如何应用这些数据,很少考虑。从呈现上,也主要是按时间累积、堆积起来的,临床医生在看病过程中,不大可能有时间逐一去查找浏览。如何挖掘有价值信息,辅助居民和医生,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为此,厦门市最新的做法是,全面推进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升级,促进数据的融合共享,开发了居民360度健康档案。即通过建立个人健康画像,让医生能够一眼就看到患者的主要健康问题。而居民也能登录个人健康云平台,查询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数据。
事物总是一步一步演进。除去技术在进步,群众使用信息的技能也在进步,医生对信息的需求更是在进步。厦门市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不失时机,把握先机。孙卫副主任简要介绍了厦门的“行动和速度”。主要做法是结合互联网、大数据,重塑生态圈,核心是惠民应用,打造基于居民健康卡的“互联网+”公民服务平台。
就在一周前,国家电子健康卡福建省首发仪式在厦门市举行。孙卫说:“新的国家出台电子健康卡非常及时。厦门推行的虚拟电子健康卡,将社保卡、健康卡、工作证、台胞证、港澳通行证等各种居民的证件都可以绑定,另外通过手机终端,领取发放各种卡,支撑全流程的就医应用。”
在夯实数据、多卡合一的基础上,厦门市试点和推行了一系列优化服务流程、便民惠民的举措:精简就医流程,大幅缩短就医时间;区域预约导诊平台更为智能和精准;建立智能妇女儿童平台,孕妇可以在社区早建卡,由社区协助预约床位向上转诊,解决了一床难求的问题。整合儿科资源,让家长实时、动态了解各医院的就诊人次和等待时间;建立全市医疗统一支付平台,实现全市公立医院预缴金通用,并在试点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医保移动支付,在线结算;通过智能手机,患者就能完成医院的全流程体验;居民通过智能化签约平台,在手机上完成签约,对于评价好的家庭医生,能够切实带来医生收入的提高。此外,在家签平台上,可以绑定居民家中的一些智能健康设备,将健康监测数据上传到健康档案;慢病患者通过微信申请,家庭医生确诊审核通过,可以进行长处方续方开药等。
慢病先行,三师共管
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杨叔禹介绍了“三师共管模式”的由来:简言之,就是不忘初心。他认为,中国糖尿病发病率,世界最高,发病人数也是最高,原因是没有“管好”。改革开放后,物质条件改善,糖尿病发病率大幅攀升。同时,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也居高不下。而且还存在患病率高、诊断率低的问题。厦门一方面希望“管好”糖尿病,一方面也存在卫生资源不足的矛盾,所以需要借助大数据,应对预防和治疗脱节、社区和医院脱节等问题。
据了解,厦门市从2012年就开始探索慢病的分级管理,随着厦门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不断完善,逐渐摸索出以“慢病先行、急慢分治、上下一体、三师共管”为主要突破口的慢病分级诊疗模式,通过大型医院、疾控中心、社区医疗机构紧密的“三方协作”,搭建包括市级慢病综合管理平台、医联体(区级)慢病管理子平台、社区慢病管理子平台在内的三级平台,以专科医师、全科医师、健康管理师三个不同的力量组成一个综合体,结合三级医院和社区医院对病人进行共同管理。其中,“健康管理师,是厦门发明的。”杨叔禹说。
专科医生明确诊断,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定期下社区巡诊,带教全科医生(中医师);全科医生负责配合落实专科治疗方案、及时掌握病情、及时处理,并与专科医师互通;预约专家门诊(专家号源)等;健康管理师负责协助其他“两师”联系病友,负责日常随访、筛查,强化个体化健康教育,以及患者行为干预等。
“糖尿病的分级诊疗,在厦门已经初步实现。数据显示,到社区就诊的糖尿病人群逐渐增加,到医院的糖尿病人呈稳步下降趋势。”杨叔禹说,“特别是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了,这是最重要的。”
全国健康医疗大数据高峰论坛暨厦门老年重大慢病防控大数据平台启用大会
布局老年重大慢病防控大数据
正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信息化和慢病防控的土壤,厦门又将目光放到了应对老龄化挑战问题上。1月19日的会议,实际上由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厦门市卫生资讯协会主办,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数字福建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所、智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其中很重要的一项议题,是宣布厦门市启动老年重大慢病防控大数据平台。
据了解,早在2017年4月,经中国卫生信息学会批复同意了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联合成立老年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基地的建议。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会长高松柏表示,我国老龄化呈“三超”特点:超大规模、超快速度、超重负担。到本世纪中叶,老龄化问题面临的形势将十分严峻。长寿不健康、有病乱投医、治病滥用药的现象比较普遍。所以学会致力于慢病调理养生研究,在慢病调理专业人才短缺的条件下,就要借助大数据、信息化技术,解决老年人的求医问药、养生咨询等需求,减少医疗卫生资源的消耗,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这是厦门老年重大慢病防控大数据平台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会长金小桃表示,在福建、江苏两省试点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的基础上,2017年又增加了第二批安徽、山东、贵州三个省,目前总共有五个试点省份。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按专业设立各类老年大数据研究基地,是一项创新。要抓住标准、人才、生态氛围建设,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发展。
据了解,厦门老年重大慢病防控大数据平台整合了慢病一体化防治平台、慢病全程关照网、糖友网等服务,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家庭-社区-医院一体化慢病防治模式,以建设专病精细化管理和服务为核心,打通诊前、诊中、诊后服务,提供针对不同患者的个性化管理、随访管理、疾病监测、疾病宣教等功能,适应不同患者个性化的疾病管理需求,是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在老年慢病防控方面的一项探索和实践。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副会长陈运奇宣读了两个学会给老年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基地授牌的通报(文件附后)。
金小桃会长和高松柏会长为“老年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基地”授牌。据悉,该研究基地由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共同管理。其中,由智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组建“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关键技术与数据分析综合研究基地”,智业软件董事长梅国赠担任这一综合研究基地的主任。
金小桃会长(中)和高松柏会长(右)为智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组建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关键技术与数据分析综合研究基地”授牌
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恭伟认为,推进大数据发展,有利于提升群众获得感,对于破解医改难题,具有支撑作用。增加经济发展新动能,培养新业态,但也存在三个方面挑战:数据开放共享程度低、应用数据水平不高、支撑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等。
福建省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杨闽红到会致辞。他介绍,福建是国家首批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和产业园建设试点省份,依托政务外网建成了卫生信息专网,积累了相当规模的健康数据和居民健康档案,制定了国家东南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实施方案和福建省健康大数据开放目录。
附录:
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
关于给老年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基地授牌的通报
各研究基地和相关单位:
由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共同管理的“老年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基地”,自2017年4月29日成立以来,在学会专家的指导下,各依托单位加大投入、狠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经考察了解,研究决定,给以下符合要求的10个“研究基地”授牌,现通报如下:
1.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关键技术与数据分析综合研究基地,主任:梅国赠。依托单位:智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糖尿病大数据研究基地,主任:杨叔禹。依托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3.养老服务业信息化模式研究基地,主任:郭强。依托单位:北京天健源达科技有限公司。
4家庭医生平台与智能穿戴设备成系统研究基地,主任:吴国华。依托单位:上海鑫方迅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5.医保与社保大数据研究基地,主任:火立龙。依托单位:武汉金豆医疗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6.医学影像大数据研究基地,主任:黄家祥。依托单位:万里云医疗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7.肿瘤大数据研究基地,主任:尤江云。依托单位:西部天使(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8.老年慢病大数据研究基地,主任:肖联农。依托单位:河北咱家健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省老年病医院
9.老年医学检验大数据研究基地,主任:从玉隆。依托单位:解放军总医院。
10.健康管理大数据研究基地,主任:唐明全。依托单位:易康云(北京)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望各研究基地和依托单位,要珍惜荣誉,努力工作。坚持一流标准、一流水平,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感,不断开拓创新凝练成果,扎实推进老年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建设和研究应用,为提高我国老年医疗保健水平,增强老年慢病防控和健康维护能力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 中国老保健医学研究会
二〇一八年一月十九日
【责任编辑:封诚】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