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望海康信段成卉:20年只为守候医院精益管理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朱小兵、孙婧

“这是一个迷人的行业,门槛很高变化很快,需要沉下心来无尽地学习和钻研。”虽然即将迎来公司成立20周年,望海康信(北京)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段成卉依旧透着对所从事工作领域的热爱,她笑称自己“把工作当成健身”,甚至无暇回忆过往,因为面前还有太多令人兴奋的事情,等着自己和团队去探索。

从2003年望海康信成立并研发出医院全成本核算系统,到2006年望海康信始创性地发布HRP,再到2018年进一步定位为“医疗精益运营信息技术与数据服务商”,不知不觉,在全国医院“百强”中,望海康信服务的用户已占七成(根据2022年评选的“2021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复旦版)全国医院综合排名”)。

望海康信的成长史,可谓中国医院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缩影,折射出中国医院管理在不同时期政策法规、管理需求和IT创新三大力量共同作用下的发展轨迹。

望海康信(北京)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段成卉

走过孤独、路过喧嚣,迎来刚需时代

望海康信的初心是什么?“推动价值医疗,以有限的医疗资源去惠及无限的群众看病就医需求。”段成卉笃定回答。

过往20年历程,并非坦途。无论行业还是望海康信,都经历了从孤独到喧嚣再回归理性的嬗变。

最初是较长的冷清期。自2003年成立之后的好几年,HRP叫好不叫座,当时公立医院对于精细化管理缺乏动力,都在蒸蒸日上地扩规模、搞创收。“同行说我们入场早了,虽然一直坚守高质量客户和高品质服务,但体量起不来,是有些孤独。”段成卉感慨。

2009年启动新医改方案,全民医保制度快速推进,患者就诊人次随之上升,医院收入规模持续增长,公立医院纷纷走上外延式扩张路径,医院信息化建设也全面提速,但主要还是在补齐HIS、电子病历、检查、检验等业务信息系统的短板。HIT市场、互联网医疗、医疗大数据领域开始躁动不安,传统非医疗软件厂商、互联网巨头和金融资本开始参与医疗信息化赛道。

2010年前后,用友医疗、金蝶医疗以及SAP、甲骨文等有着企业管理软件背景的供应商纷纷闯入医疗行业。面对激烈竞争,望海康信主动求变,在2011年1月以当时令业界咋舌的估值被东软集团并购,更名为东软望海,成为东软集团大健康版图的一支力量,继续专注于医院HRP领域,稳步发展,始终牢牢占据HRP市场的领先地位。

新医改方案同时要求医院加强精细化管理和财经基础能力建设。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推出医疗机构财务、会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等五项制度,强化医院的收支管理和成本核算。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三级公立医院设置总会计师岗位。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运营效率成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四大指标之一。

但真正的分水岭出现在2018年。当年,国家医保局成立,大刀阔斧推动药品、医用耗材零加成、试点DRG/DIP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等系列举措。医院依靠外延式发展和粗放管理的时代,由此彻底终结。

医院运营管理信息化的价值终于浮出水面。这一领域很快迎来资本市场的关注。2015-2017年,东软望海再次布局新的资本化,相继引入两家战略投资机构:中国平安和泰康集团,并在2019年12月底更名为望海康信。“但这段时间也恰恰是创业以来最考验望海的时期,我们在创新和守正中反复磨合。”段成卉坦言。

2020-2022年,疫情袭来,外部大环境降温,医疗机构回归价值医疗的主动与被动动力都极大提升。正是这三年,让望海康信做出了更多理性思考和选择,潜心打磨传统软件业务的提升和刚需创新业务的落地。

2020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推进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医院内部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促进实物流、资金流、业务流、信息流四流合一。

2021年3月,《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出台,完善了“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顶层设计的最后一环。

2021年6月,《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提出“三个转向”,为公立医院未来5年的发展方向定下基调: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

2021年11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要求确保在“十四五”期间全面完成支付方式改革目标任务,到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将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

2022年4月,为引导各级各类公立医院的运营管理信息化应用建设,《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信息化功能指引》正式发布。

一系列政策利好,都清晰指向望海康信所布局的业务。“现在医院精益运营管理信息化的春天才刚刚到来。我并没有关注企业在风口上能做多大、多快,而是更看重当机会来了,企业有没有准备好做对的事情。”段成卉说。

回归初心,沉下心来,“做减法”。紧扣医院精益运营管理和资源效率提升这一核心需求,基于正确的业务逻辑去做事,才是段成卉内心坚守的企业行稳致远之道。

DRG/DIP助推价值医疗时代的到来

当前,DRG/DIP已然成为市场追逐的一个热点。但是,段成卉认为,DRG本身一定不是一个“生意”,而是医院运营管理从IT(信息技术)进入DT(数据技术)时代的“助推器”,必将彻底改变医院信息化的原动力。医疗机构必须加强精益运营,积极调整收入结构,特别是病种结构,以应对支付体系改革带来的重大变化。

实施DRG/DIP后,医院运营管理信息系统需要能够支撑对医生资源使用合理性的评估、耗材药品供应的流程优化、医保资金患者结算的全溯源、床位专科医技资源计划的合理配置等。医院成本核算要更为精细,从核算到每个科室进一步细化到每个病种和患者;核算效率要从每月细化至每天。这样数据才能“活”起来,实现业务流程与医疗价值流动的精准匹配。

“医院成本核算由部门级进化到病种级、病人级,是千倍数据量的变化,DT时代已经到来。围绕DRG/DIP的精益运营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建设,将是医院刚需。”

段成卉认为,从IT时代跨越到DT时代面临思想革命和商业模式的转变,会更加工具化、开源化、平台化、知识化,望海康信未来将拥有更多的开放式合作伙伴。

全力破解医院业财融合的两道“难关”

同样在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办法》。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的精髓,成为医院迈向精细化管理的必由之路,这意味着将财务全面融入业务,打通医院运营“数据链”成为必由之路。

医院业财融合面临的第一道关是“数据难采、成本难算,控制更难”,这是因为医疗服务场景数域大、数集多、数量大、数类杂。

例如设备、后勤、医辅域,过去大部分成本只能分摊,但这部分总成本又较大。为此,望海康信潜心打磨基于物联网技术下的能源、后勤、设备、医辅一站式解决方案,消除运营管理数据的“盲区”和“死角”。

以某大型三甲医院为例,望海康信为医院打造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后勤BIM(建筑信息模型)可视化平台,构建了集机电设备设施监控、能耗与资源管理、后勤综合保障服务于一体的运维大数据平台。平台覆盖了全院的11大类后勤机电系统,如供水、供电、空调、电梯等,并基于风控告警平台算法模型,动态识别设备运行隐患,实现“7×24小时无死角全监控”,同时设备维保的成本消耗也将直接计入。通过该系统,医院管理部门可以及时清楚地看到整个医院后勤保障设备的运营保障状态。

2022年疫情高峰期间,借助物联网+BIM可视化平台基础,这家医院实现了对医院呼吸机、除颤仪等临床急救设备的实时追踪定位,设备在什么地方、运行是否正常、当前是否在用,均能直观呈现和便捷查询,实现医疗资源的中央调控。这在当时所起到的作用是立竿见影的。

智慧后勤节能减排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基于对医院空间、环境、设备的可感知、可管控,通过构建空调主机节能模型、智慧照明节能管控、地下管网可视化监控等一系列技术节能举措,解决了用能设备自动开关、智能调控的问题,一年仅一栋楼即可节省上百万元的能耗费用。这一双碳背景下绿色医院建设的实践也已经申请国家级课题,期待带给行业更多借鉴。

医院业财融合面临的第二道关,是“数据难融”,也即系统间、数据和业务两张皮。

以某大型集团化三甲医院为例,望海康信协助医院对6大管理领域18个业务板块开展摸底调研,同步兼顾内部控制和效率提升的要求,共梳理优化20个二级领域、197条三级流程,完成了集团化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项目的顶层蓝图方案,将财务信息化全面融入基础管理各领域、各环节。最终实现了全口径、全过程、全员性、全方位的预算管理,实现“7个院区共享1个财务中心”。这一成果入选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智能财务最佳实践案例集”。

“这些解决方案的落地,都是通过深入医院一线和优秀的医院深度融合形成的。前提是必须具有数字化思维,能够将纷繁交错的业务抽象为数据化流程和模型。数据治理和数据链接就是精益管理的难点所在,当然也是魅力所在,我们在行业率先推出的ODR产品就是在践行这样的服务理念。”段成卉说。

拥抱精益管理时代:创新孵化12支“创业团队”

2023年初,面对走出疫情后的市场,望海康信在各地业务团队本地化建设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12个全资子公司,其中有9个区域子公司、3个创新业务公司。

从内部孵化出12个子公司,段成卉认为挑战还是很大的,不过基础还是源于长期的积累和持续大量投入,所有干部全都来自内部培养,且平均司龄在10年以上。子公司独立法人、独立经营,这进一步激励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了12支创业团队。”段成卉将这一全新的组织架构设计比作“从望海康信这棵大树上长出的新苗”。

对于迅速爆红的通用人工智能模型ChatGPT,段成卉持积极态度,认为生成式AI将为疾病模型研发带来速度上的极大提升。对于医学AI的未来,段成卉认为,其“必将属于医院、属于医生。就像多年前,我断言互联网医疗的未来属于医院一样”。

虽然无暇细细回味20年风雨兼程,但段成卉这样表达自己的心境:“既慢又快,既喧嚣又冷静。”

快,指时间流逝快,技术发展快。慢,指HIT行业需要稳扎稳打,一点点解决问题;一个市场等待20年才迎来春天,不可谓不漫长。“热闹中又需要冷静”,则是指自己期望“不追热点、坚守业务本质逻辑,坚持服务内涵一致性”。

医院精益运营管理,是医疗信息化重点投入的新领域,也是新赛道。“属于望海康信的时代才刚刚开始。”段成卉话语中透出20年积累后的淡定和对未来20年的信心。

此图片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HIT%E4%B8%93%E5%AE%B6%E7%BD%91%E8%AE%A2%E9%98%85%E5%8F%B7.png
关注HIT专家网微信订阅号
精彩不容错过!
此图片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9fd96946f80198b.png
寻求“商务合作”请扫码填写需求
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责任编辑:晓青】

赞(4)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望海康信段成卉:20年只为守候医院精益管理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