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解放军总医院计算机室原主任 任连仲
在《追求医疗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把数据放在首位》一文中,我曾围绕医院数据问题提出过一些改革建议。鉴于目前医院数据运用需求旺盛与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我觉得有必要对提出过的有关改革建议做进一步阐述。
现状和问题
可以看到,医院所有职能部门都开始用数据说话,医务统计、病案统计、绩效考核、成本核算等工作对医院的“大数据”都在“查”、都在“用”,但在实践中纷纷暴露出一些共性问题,比如:
(1)同一指标,结果不一。
(2)数据“找不着”、“挖不出”乃至“不会找”的情况常有,业务部门走投无路时便求助信息中心,而信息中心也没把此事列入“主业”,多是被动应对。
(3)信息展现形式都很老旧,远未达到一目了然的程度。
(4)不少医院购买了数据运用“专用软件”,这类软件多了,自然给应用管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5)业务部门如果对“数据”、对“软件”有意见,反映给谁?很多医院也没有统一归口。
可以看到,当前医院数据统计与运用的基本情况是:分散、低效、低质、无头、不专业。
这种局面,必须改革。
新任务与新挑战
公立医院“数智化转型”以及“现代化管理”等新任务的提出,使得新的数据运用需求开始剧增。例如:
绩效考核、成本核算的地位大大提升,指标在延伸,粒度在细化,统计分析压力加大;
人才选用任务加重,加之人力构成越发复杂,HR部门从数据里 “找情况”、从数据里“找差别”的需求与日俱增;
“运营管理”更是要“数据驱动”;
医学研究、AI发展等任务,对数据的要求更不需多说了。
总之,“数据运用”的新任务繁重、新挑战严峻。一些医院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建立“大数据中心”“数据应用平台”等,但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尚未见到根本性举措。
医院数据统计、分析、运用的现状与任务要求不相适应,已是不争事实,改革迫在眉睫。
改革途径
我认为,改革需从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加强技术管理。重点有三:
一是,实现四个统一,即:指标定义统一、计算方法统一,直至“查询语句”统一,以及信息发布推送也统一。
二是,进行专业分工。建议按任务类别分工:(1)常规统计类,如:医务统计(含数据上报)、医疗质量统计等;(2)业务扩展类,如:运营管理支持、人事管理支持等;(3)教学科研类,如:随机的科研研究、专项课题研究等。
三是,明确归口管理。需求和反馈收集统一归口、统一分析,统一协调各方(包括信息系统主管)。
其次是组织改革。最主要的是两点:
一是,集中力量,统筹分工,走“规模化生产”之路。稍稍了解医院业务的都会看出,这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由之路。这一改革在整个医院改革发展中是一个小动作,但其难度不小,涉及多个“小组”的整合,涉及多人的岗位调整,只靠信息部门的力量已经远远不足,推不动、改不成,必须由院级主管亲自负责,亲自靠前指挥。否则,杂乱无章的局面难以改变,新的机制难以建成。
二是,建立“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学科。数据统计运用本来就是一道专门学问,现在需要医院正经八百地建成一个学科,使医院数据运用走向专业化,也能像其他行业那样成为改革发展的一根支柱。有了这样一个专门学科,需求的跟踪、政策的消化、指标的完善、算法的优化、信息的展现,乃至AI的运用和研究,都会一一得到加强。
我相信,这类改革方案,即便交给AI完成,也将会大体如此。
三是,要开展效果分析。改革到底能不能见到效果?如果真改,相信这些效果即可显现:
(1)效率提高:分工定岗,技术复用,效率必然大幅提高。
(2)质量提升:四个统一、责任到人、需求反馈及时响应,统计质量必然大大提升。
(3)人才使用:因材施用结合激励机制,优秀人才将随之涌现,特长人才作用将得以充分发挥。如此,一个既熟悉医院业务又具技术专长的数据利用团队自然形成,而部分不适应者也将会自动流往其他岗位。一个精干的信息统计团队随之建立起来。
难点分析
要推动上述改革,难在两点:
一是,“数据运用”组织的建立。改革项目虽然不大,但必须有院级领导者的决心,必须由院级领导者亲自指挥协调。
二是,学科带头人的选用。这个学科带头人,必须熟悉医院业务和运营管理,必须熟悉医院信息系统,更必须具有践行改革决策的勇气和担当。
【责任编辑:陈曦】
非常赞同任老的观点,建立数据管理和分析的长效机制。我们的验收标准是:
基础字典国标化,
业务数据准确化,
上报数据无空项,
统计数据不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