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从患者角度体察医院信息化的价值

          医院信息化建设,已不只是小众的话题,正在日益演化为一个社会话题。

        日前,浙江日报刊登了该报记者采写的报道《走进健康E时代》。这篇报道的可贵之处在于,从普通患者的角度审视医疗IT的价值。

       记者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一个很好、也是很有挑战性的问题:卫生信息化,它对我们普通人意味着什么,它能让我们看病更加省钱省时省力吗?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卫生信息化建设决策者、建设者深思。  

      十分巧合的是,微博网友“@执着HIT”基于长期的一线实践,在微博中如此总结:卫生信息化的宗旨,应该坚持“三个面向”: 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便捷准确的信息,改善就医体验。面向医生护士等业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提高质量。面向管理者,提供准确的数据,辅助决策支持。各个层面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要统筹考虑。

        笔者认为,“三个面向”,总结得非常好,值得卫生信息化规划者、建设者借鉴。

        作为民生领域的工程,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精髓,始终应该是为老百姓服务。不论是什么IT项目,如果从一开始就坚持在设计思路上,把服务意识放在第一位,把服务社会公众放在第一位,那么,其他的相关服务对象(医护人员、管理者)的需求,自然就能够满足,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自然就有了有持续的生命力。医疗IT的价值,必然得以彰显。所谓“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也就没有了藏身的空间。

      浙江日报的这篇报道援引了省卫生厅杨敬厅长的看法:“信息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城乡居民都能受益。”

      无独有偶,去年笔者在湖南采访,湖南省卫生厅张健厅长在接受我们采访时也提出:“信息化的目的就是让百姓看病更方便,让医改政策更有实际成效。”

       事实上,但凡医院信息化做得有特色的典型,都在利用信息化便民方面做足了功夫,不仅赢得了口碑,更为医院发展提升了竞争力,为患者、医院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无疑需要医院信息化规划者、执行者多从病人角度思考。

                                                                                     (来源:HIT专家网   朱小兵)

附:浙江日报《走进健康E时代》(摘录)

浙江日报 记者 肖国强

 原文网址:http://zjrb.zjol.com.cn/html/2012-06/15/content_1569490.htm?div=-1

  电子病历、远程医疗、数字化医院、云计算、物联网……当这样的词汇,出现在省卫生厅不久前公布的《浙江省卫生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中时,很多人的心中,难免会有这样的疑问——卫生信息化,它对我们普通人意味着什么,它能让我们看病更加省钱省时省力吗?

预约诊疗

要说看病难,首先就是挂号找专家难。在省中医院,上午9时30分,当很多人还在排队时,嵊泗人王项君已经走出诊室,带着孩子取药去了。每次看病前,王项君都会通过网络或者电话预约,虽然要反复试验很多次才能“秒杀”到一张号子,但她知道,只要能预约成功,预约平台会在短信里提醒号子排在第几号,什么时候到医院,她只需要在规定时间之前赶到医院取号就行,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一大早赶到杭州来,还常常要扑空。

2010年9月27日,全国首个省级统一的、公益性的预约诊疗服务平台——“浙江省医院预约诊疗服务平台”正式开通,省中医院和省人民医院以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等7家医院率先运行。浙江省卫生信息中心数据显示,到5月底,全省已经有74家三级医院上线,有将近118万人次通过这个平台预约到了专家号。在这些大医院,大约有10%左右的专家号被预约,减少了病人的排队等候时间,也减轻了医院人满为患的压力。

据浙江省卫生厅介绍,今年全省将新增100家二级以上医院加入这个平台,大部分二级以上医院都将推出预约挂号服务,方便病人。不仅如此,接下来几年,浙江省还将对辅助检查、转院和住院诊疗等提供预约服务,让全省的门诊病人等在家里,让住院病人等在病床上,享受标准化的连续式的医疗服务。

数字医院

对于省立同德医院骨科副主任章晓文来说,信息化最直接的一个好处就是自己看片子更方便了。骨科医生经常会用到X光片,过去,这些要等放射科打印出来,再交给医生,再快也要几十分钟大半个小时才能看到片子。现在,那边机器刚拍好片,就能上传到电脑上,医生打开电脑就能随时看片作判断。

在10年前,省立同德医院只有10余台电脑。但现在,同德医院已经有1100多台电脑,几乎人手一台。

这一切,同样也发生在省内其他大大小小的医院。现在,没有一个医院院长的工作离得开电脑。

城乡联网

对于那些偏远海岛、山区的乡村居民来说,远程医疗很有可能就是一根“救命的稻草”。

仙居县安岭乡表门村46岁的村民尹小华,就是因为有了远程诊疗,才逃过了那场生死劫。去年8月10日下午2时30分,尹小华突然感到胸口一阵阵发痛,他赶紧走到离家半里路的安岭乡卫生院。卫生院社区责任医生胡将军立即给他做了心电图检查,并当即将检查结果通过电脑传给了县心电诊断中心平台,县人民医院心电科医生冯琳华打开心电图一看,赶紧打电话通知胡将军:“心电图异常,肯定是突发心梗,马上转到县人民医院。”尹小华被迅速送到了县人民医院手术台,最终化险为夷。

现在,在浙江,已经有10家省级医院、144家县级以上医院、500多家乡镇卫生院建起了远程诊疗平台。

“信息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城乡居民都能受益。”省卫生厅厅长杨敬说,“利用远程医疗等信息化技术,为病人提供更加及时的、快捷的服务,同时把一些先进的医疗技术普及到农村和一些边远的地方,将会让老百姓感受到医改的实惠,感受到信息化的好处。”

一卡通行

杭州市三医院去年7月份在杭州市率先试点推行了标准化电子病历。“看病方便多了。”一位老人说,现在看病,再不用担心自己丢三落四忘掉什么东西了,用电子病历卡一刷就行。这份病历,还和老人家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相连,一出院,社区医生就掌握了他的最新健康状况,可以对他进行随访。

到今年底,杭州所有医院的病人都能用上电子病历。各个医院的电子病历也将实现共享,同时与社区为每一位居民建立的电子健康档案连在一起。

到2015年,浙江省80%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使用电子病历,60%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随着电子病历在省内各医院建成,病人只要带着电子病历就能在各医院之间轻松看病。

一卡在手,不但随时就诊,而且还能随时报销。现在,在全省农村,农民看病在县以内全部实现了即时报销,一半以上的地区实现了以地级市为范围内的即时报销。2010年底,浙江省全面推开了社会保障卡医保一卡通,市级一卡通甚至全省范围内的一卡通也是指日可待,到时候,医保病人,只要持本人社会保障卡就可以就医时即时报销,并只需支付个人应承担的医药费,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自己先垫付后再回居住地报销。

赞(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从患者角度体察医院信息化的价值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