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顾展望 | 过好紧日子,公立医院智慧管理需求井喷
切实提升医院智慧管理能力与水平,实现向管理要效益。
切实提升医院智慧管理能力与水平,实现向管理要效益。
盘点HIT企业“新一代”产品的2021年成绩单。
期待更多经过实战化“锤炼”的方法论能够被总结上升为行业规范。
智慧医院建设要回归基础,踏踏实实地进行数据治理与流程优化。
目前还存在各地核酸检测结果未能实现跨区域、跨平台互通互认等问题。
通过迂回的、走走停停的方式,不断地接近并超越现有的目标。
新技术出现泡沫符合发展规律,可喜的是业内对于新技术的探索已经回归基本面。
数据质控是公立医院必须练就的“基本功”。
经历了前两年的狂热,业界对于医学AI的认知已经趋于理性和务实。
四大评级指挥棒,一个都不能少。
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是实现分级诊疗的技术基础和保障。
2020年,将是全面检验互联网医院运营成效的一年。
医院网络安全能力普遍堪忧。
2019年,全面应对从IT到DT的挑战,医院信息科将不可避免地打响自我革命的“第一枪”。
2019年的DRGs绝不会像2018年那样安静。
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把评级评审作为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以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实际效果。
HIT企业纷纷开展信息化运营服务,大健康产业链运营崭露头角。
互联网医院建设热潮将在2019年全面开启。
2019年医疗行业将在“觉醒”中构建全方位网络安全体系。
2018年已经过去,你怀念它吗?
2019年,北京市卫生信息化要把为大众服务放在第一位,以为民、便民、惠民为核心。
电子健康卡不能只是在形式上变成“电子”的,更要在功能和服务上下功夫。
在技术实现上已不存在任何问题的移动支付,在各方力量的推动下,尤其是在用户需求愈加强烈的背景下,将在2018年成为国内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常规“标配”。
联想到近年来主管部门轰轰烈烈推进大数据、医学人工智能,与其让人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不如脚踏实地做好最接地气的基层卫生信息化工作。
将HIS系统的业务数据转换成为临床智能分析的高质量数据,是构建智慧医疗、大数据分析的重要一环。
不缺“智能”、缺“人工”,成为人工智能行业真实的写照。
这一轮人工智能之所以引起热潮,主要是因为在各个行业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2017年人工智能及智能医疗的发展,可以用“波澜壮阔”来形容。
医疗卫生行业点多、面广、线长,整体网络安全防护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很难抵御大规模、有组织的攻击。
变革简单扩展之路,努力增强系统内涵,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最新评论
售后服务(治疗,诊疗后有疑问需要咨询医护人员)很好啊,医院应该提供这样的渠道并且不需要收费吧,除非你是土豪,个人觉得,咨询可以有,收费较难接受,利益分配好像也很难合理合规。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这位主任是想做事,能做事的好主任,可能是医院领导对信息化建设不重视,不了解,不支持,让主任寒心了,正所谓不想被看见,只想被理解,我也在医院信息科很多年,遇到各种各样的领导,也受委屈,当
东华与华为提供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是怎样的?
作为承建方的项目经理,对于该项目的建设,感慨颇多。项目的成功离不开甲方领导及终端用户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
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