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回顾展望】信息化铺就医联体高质量增长之路

【编者按】

2019年行将过去,对于医疗信息化行业而言,一年来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等部门政策频出,医疗卫生机构用户、医疗IT产业,处于深刻的变化之中。

为此,HIT专家网特别甄选业内热点话题,推出“回顾2019,展望2020”系列文章,敬请读者朋友们关注,欢迎大家来稿共同参与讨论。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谭啸

李克强总理视察华山医院远程医疗

自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2019年是医联体、医共体大刀阔斧推进的一年。4种医联体模式: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跨区域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一路高歌猛进。

量:118城市医联体+567县域医共体

2019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先后发布了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的工作指导方案。

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到2019年底,100个试点城市全面启动城市医联体网格化布局与管理,每个试点城市至少建成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初步形成以城市三级医院牵头、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康复、护理等其他医疗机构参加的医联体管理模式。

《关于开展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的指导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在500个县初步建成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的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服务、责任、利益、管理的共同体。并将“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医保基金有效利用、居民医药费用负担合理控制、有序就医格局基本形成”作为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工作目标。

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在推动落实的重点工作中,第29项内容指出:“以学科建设为重点,提升500家县医院和500家县中医院综合能力。指导各地以病种为抓手,明确不同级别和类别医疗机构的职责和功能定位,建立分工协作机制,促进分级诊疗。推动三级医院主动调整门诊病种结构,逐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重点在100个城市建设城市医疗集团,在500个县建设县域医疗共同体。引导医疗联合体特别是医疗共同体有序发展,鼓励包括社会办医疗机构在内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平等参与和适度竞争,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避免大医院‘跑马圈地’、‘虹吸’患者等问题。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情况评估。”

2019年8月,两大名单——城市医联体试点城市名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省和试点县名单——相继出炉,城市医联体涵盖118个城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涵盖两个省级试点和567个县级试点。

质:区域资源统筹与整合是关键

如何评价医联体的建设成效?这一问题的答案可从国家卫生健康委领导的发言中窥见一斑。

2019年6月,在国新办举行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重点工作任务吹风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王贺胜从三方面总结医联体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效:一是双向转诊有序推进,98.4%的城市医疗集团、91%的县域医共体建立起医联体内双向转诊“绿色通道”,2018年首次出现“上转减少、下转增加”的变化;二是医疗资源进一步上下贯通,2018年牵头医院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941项,同比增长24.9%;三是医联体内人员流动活跃,2018年上级医疗机构向基层派出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15万人次,基层医务人员赴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18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1%和64%。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能通过远程医疗享受到大医院的专家会诊

2019年8-9月,“全国城市医联体建设工作推进会”分别在四川省成都市、湖南省长沙市、浙江省杭州市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表示,当前的重点工作是建设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行政部门要对区域资源进行统筹规划,推进城市医联体网格化布局,避免“跑马圈地”。

国家层面对医联体推进工作抱有坚定的决心和务实的态度,对区域医疗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整合是医联体建设的关键,要探索出可持续的运营模式,才能取得实际效果。

作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省,浙江省的经验是“两步走”推进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资源全面整合,实现“三统一”(统一机构设置、人员招聘使用、资源配置)、“三统筹”(统筹财务管理、医保支付、信息共享)、“三强化”(分别针对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和公共卫生服务),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巡视员马伟杭CHIMA2019大会上如此表示。

医联体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并需要医保政策的正确引导、支撑和保障。宁波市鄞州区卫生局原副局长陆国咪曾撰文谈道:“分级诊疗体系不是简单的下转上或上转下,而是涉及多个方面的系统性过程,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流程控制系统,要设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将分级诊疗绩效考核指标纳入对各单位的绩效考核。尤其要纳入综合性大医院的等级医院评审标准,让绩效考核发挥杠杆作用。”

“联”和“共”的基础是共享,牵引信息化增量空间

CHIMA主任委员王才有曾表示,医联体的建设关键在于“联”,联结资源、人才、机制等;目的在于形成“体”,这就要求以信息的联结作为基础。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是实现分级诊疗的技术基础和保障。

首先要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和《关于开展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的指导方案》都明确要求,要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统一医联体内药品、医用耗材编码,逐步实现医联体内信息共享。

区域内所有医疗机构(含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全部做到在线整合与应用,资源透明、可视、开放,包括:床位池、检查项目池、专家号源池等资源。基于区域健康信息平台,还可建立区域影像中心、区域临床检验中心、区域病理中心和区域心电中心等,由此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

2019年6月,多部门印发《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社会办医可以选择加入综合力量或者专科服务能力较强的社会办医可牵头组建医联体。支持公办和社会办医按照平等自愿原则组建专科联盟。支持社会办医参加远程医疗协作网,提高诊疗服务能力。支持社会办医优先承接三级公立医院下转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业务。支持三级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共享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病理诊断等服务。支持社会办医与公立医院开展医疗业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合作,倡导开展各类医疗机构广泛协作、联动、支持模式试点等。支持社会办医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

其次是互联网诊疗、远程医疗。要形成医联体网格内远程医疗服务网络,为基层提供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远程会诊等服务。县域医共体则以县级医疗机构为纽带,向下辐射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向上与城市三级医院远程医疗系统对接。

创业慧康曾发布“疑难病症诊治赋能平台”,围绕患者的疾病过程进行一系列有效的跨平台管理,通过该平台可实现多学科远程会诊、远程医疗教育、危重症救治一体化以及跨机构的疾病全程管理。

5G远程手术示教

第三,为5G、物联网的创新应用提供了发展机遇。2019年可谓是5G应用元年,在医疗行业开展了丰富的5G创新应用。东软汉枫联合中国联通在辽宁省人民医院落地了“5G+智慧医联体”,把音频、视频、生命体征数据集成起来同步采集、传输和存储,可实现三大应用场景:5G远程手术示教、5G远程手术指导、5G急救转运。北京积水潭医院联合中国电信,帮助医联体成员完成机器人多中心联合远程骨科手术。

第四,为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新技术提供了更广阔的战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提升基层的诊疗能力,众阳健康此前曾发布全科医生诊疗机器人;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脏肿瘤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陆荫英曾介绍“肝胆肿瘤多维度MDT大数据平台在医院分级诊疗中的实践”,通过肝胆肿瘤MDT大数据平台,不仅大幅提高了临床科研产出,还提升了专科联盟下基层医院的临床诊治能力和效率。

展望2020年,作为分级诊疗政策落地的重要抓手,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还有更多的任务需要完成。其建设步伐不会放缓,既需增量,更要保质,对信息化建设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将提出更高要求。

【回顾展望系列文章】

(下期预告:把握好医疗信息化评级“方向盘”)

小助手二维码

想加入HIT专家网专业交流群吗?请添加“HIT专家网小助手微信好友

(请务必注明姓名、单位名称、职务、主管技术或产品领域等实名信息)

【责任编辑:孙鹏】

赞(6)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回顾展望】信息化铺就医联体高质量增长之路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