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王杉:医院信息化在“后HIMSS 7级时代”的思考

来源:HIT专家网    记者:石晨露

一直以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北大人民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都处于行业前列。“当年,王杉院长所领导的北大人民医院过HIMSS 6级和7级开国内医院之先河,在医界产生了巨大的震动。”HIMSS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刘继兰在2015 HIMSS大中华区年会上如此评价道。

北大人民医院原院长 王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原院长 王杉

HIMSS 7级不是终点

北大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有几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北大人民医院原院长王杉介绍:“最早做医院信息化是在1994年到1996年,是当时卫生部的一个项目。从2006年开始,我们规划下一步信息化该如何做。2009年做了很多努力,但是一直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当时都在讨论数字化医院、智慧化医院的概念,咨询了很多专家,给我的回答都是干,但是作为院长需要明白具体要做什么,我们是在2010年接触到HIMSS评级,它让北大人民医院搞清楚了什么是数字化医院。”

在经过非常重要的三年信息化建设之后,北大人民医院在2013年10月初通过HIMSS6级,2014年5月年过了HIMSS 7级,成为亚洲第二家、国内第一家通过HIMSS7级评审的医院。在现代医院的后台管理上花了很多工夫,包括以临床数据中心(CDR)为核心的集成平台的上线运转,最终实现了5大业务系统、73个核心系统、211个子系统的集成。

王杉认为:“信息系统是工具,最核心的是使全面质量管理(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能够做到全员追踪、全程追溯、可切实操作,最终做到个体化的纠正、可科学统计以及可全面分析。”

自从去年5月过了HIMSS 7级以后,北大人民医院做了很多“后HIMSS 7级”的思考,王杉认为:HIMSS 7级不是终点,医疗质量需要持续追踪,也不局限于医院本身。中国医院的未来发展,一定是覆盖全流程的全生命周期的系统。

新技术重构传统医疗服务模式

王杉说:“我在一年多前就提到,HIMSS目前的评价体系基本上都在与医院前台的业务密切相关,对于以ERP为基础的医院后台信息化系统评估体系,我们仍然期待着更好的、有指导意义的标准出现。”

其实在HIMSS评级里已经提到了打破医院围墙,但是要与不同医疗机构实现互联互通还需要进一步努力。中国面对的问题也是全世界面对的问题,比如医疗费用增加、老龄化,现在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医疗大数据。

“对于中国来说,老龄化问题逐渐明显,将来老人会面临以社区为核心、家庭为基础、专业养老机构为依托的养老服务和预防、医疗、康复、护理的服务体系。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真的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王杉感慨道。

好在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互联网时代,在新一轮医学发展的过程中,吸引了更多、更广泛的非医务人员在关注和投资这一领域。移动、大数据、云计算、认知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会促进新的医疗服务模式的产生。

王杉认为:将来医疗服务模式一定会促进医学的发展,医生更全面、准确、实时获得患者及人群的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全人群的数据资料,进一步发现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实现精准医疗、个体化医疗,最终提高治疗效果;从线下封闭的服务模式发展成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模式,医疗保健生态一定会重构,患者无论居家、工作、生活、学习,还是在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都能享受到更加人性、便捷、适宜和合理的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并将形成崭新的医患关系,提升现有医疗资源和服务能力。

冷静看待“互联网+医疗”热潮

王杉作为国内积极推进医院信息化的先行者,对“互联网+医疗”始终保持理性冷静的态度:新的技术确实对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产生了影响,但是线上的医疗服务只是医疗内核之外的服务,并没有触及到医疗的核心问题,移动医疗行业需要思考是否对医疗本质规律有真正的、足够的了解。

“在我有生之年都不会看到任何技术可以颠覆医生看病人这个医疗模式,改变不了西医的‘视触叩听’,改变不了中医的‘望闻问切’。无论在任何机构和环境下,一定存在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相关的问题。”王杉说,“30年之后医生找不到工作这种说法,我是真的不同意。挂号、缴费、取体检报告等就医流程可以搬到线上进行改善,但是问诊、检查、诊断、治疗等医疗的核心环节仍然需要医务工作者来完成,需要医生和患者在线下面对面地完成。”

现在有一种互联网医疗的运营模式是让每一位普通患者都能通过互联网预约到最优质、最权威医疗机构的专家,王杉认为这与现在的医改方向——分级诊疗是相悖的。“如果不考虑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让14亿中国人都能在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找到最优质的医疗资源的话,谁还会选择去二级医院?谁还会选择去社区医院?这肯定是不可能的。”他说。

“实景医学”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王杉介绍了北大人民医院历时10年研发的实景医学,实景医学(Real-Life Medicine)就是让所有人在自然生活状态下进行数据的采集、分析、诊断和治疗,医疗机构可以对疾病进行实时诊断、监测和治疗的创新模式。会重构和整合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优质医疗资源得到极大的辐射和覆盖,整个体系关注到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全人群的健康。“将来实景医学的O2O模式一定可以在现代技术下实现实时、安全、全流程的医疗服务,无论任何技术,都是为这个模式所利用的一些技能和方法。”王杉说道。

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为例,目前国内的治疗方式是让OSA患者在预约后等待1到3个月的时间,到睡眠实验室去睡一夜采集患者的数据。“在陌生的环境中,面对陌生的医护人员,采集到的数据不可能真实,也就起不到为诊疗提供决策依据的作用。”王杉说。实景医学的模式可以让患者在自己家中在自然的状态下完成睡眠监测,通过可穿戴设备和无线技术采集所有数据让医生进行诊断,同时还能校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

王杉进一步举例:“再比如说很多癌症病人是在痛苦的状态下了此一生,其中最重要的是不能实时监控由镇痛药所引起的呼吸、循环系统所造成的副作用,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实现实时监测,提供新的治疗模式。”

新的模式会提出新的挑战,王杉提到:“运营模式有一个必须要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隐私,病人的资料信息去身份化这件事情做了,那么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如果这一点做不到,无论做多少条措施,都不可能彻底消除这个安全隐患。”

此外,还需要关注移动设备数据采集的客观性标准和规范的制定,确保数据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对于医疗大数据的医学价值还有待挖掘,“大家不要认为数据多了,堆在一起就是大数据。北大人民医院从1994年开始到现在,包括影像资料在内的数据也就100TB,大数据技术有自己的硬件环境、系统软件和专用的应用软件,每个环节都必须考虑到背后的价值。我最担心的是我们又陷入新一轮的浪费,要关注结构化数据,还要关注非结构化数据。下一步研究和应用的方向应该是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生物医学数据的挖掘和利用。”王杉说。

医疗大数据需要与移动技术、云计算等技术相结合。“先进技术的应用一定会促进医学的发展,但是不能人云亦云,比如中国现在投入大量资金搞精准医疗,严格来讲,我们需要冷静下来。医疗大数据的应用一定会促进医疗保健生态的重构、医学模式的转化。”王杉强调。

王杉最后总结道:“互联网时代以人为核心,HIMSS Stage 7绝不是一个终点,应该有一个HIMSS Stage 7 Plus,就和‘互联网+’一样。核心在于信息本身,IT是一个工具,必须在医疗保健体系中得到很好的运用,才能真正实现促进医学发展、促进医疗保健体系重构的目的。”(本文根据王杉在“2015 HIMSS大中华区年会”上的演讲录音整理,未经本人确认)

【责任编辑:石晨露】

赞(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王杉:医院信息化在“后HIMSS 7级时代”的思考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