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政出台,医院从观望转向拥抱中的思考

来源:HIT专家网    记者:谭啸  实习记者:何晓然

heying

备受健康医疗行业和社会各界瞩目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号)(以下简称《意见》)于5月23日正式颁布。“互联网+医疗健康”被确定为国家的既定战略方针。这也标志着我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进入新时代、新阶段。

“互联网+医疗健康,既能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同时又有很多矛盾和冲突需要化解。如今,国家已经把路子铺开了、把方向指明了,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如何去落地,如何更好地适应行业特点和需求,把‘互联网+’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6月15日,在由HIT专家网主办、联空网络协办的“新时代‘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研讨会”上,原总后卫生部信息中心主任宁义在致辞中如此表示。

“如何稳妥、有效地推进自身的‘互联网+’战略?医院的管理、业务、信息规划等如何为‘互联网+’做好准备?相关方案服务企业是否做好了准备?相关政策法规配套环境是否做好了准备?这些都是业内人士普遍关心的议题。”HIT专家网创始人兼总编辑朱小兵表示。正是针对这些热门话题,HIT专家网组织了部分HIT大咖和意见领袖进行了专题讨论,现场气氛热烈。

互联网从医疗周边逐渐走向医疗核心

“《意见》对整个卫生行业起到升级换代的促进作用,在提高公平性、提高效率、提高老百姓满意度等方面,都让卫生系统有了一个很好的手段,是卫生行业升级换代的契机。”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信息中心主任琚文胜谈道,《意见》是近些年与信息化相关文件中非常好的一个文件,它更是业务型的、工作型的、政策型的,对于推动行业发展帮助很大,并突出体现了以需求为导向。

所谓复诊包括两类病人:一是初诊患者化验和检查结果出来后的复诊;二是慢病长期治疗的复诊。从医疗的角度看,对于慢病、常见病的复诊,网上诊疗开处方本次政策的颁布已经支持,互联网+’正在从医疗周边服务逐渐走向医疗的核心。同时也是一名内科医生的北京协和医院信息管理处常务副处长朱卫国认为,如果从医疗的本质来看,中医诊断强调望闻问切,西医诊断强调视触叩听,其中的网上进行已基本没有问题;目前还没有实现,这是未来网上诊疗的难点和突破点,如果这两点也能通过互联网实现,那么真正的网上诊疗就非常值得期待了。

宁义琚文胜朱卫国左起:原总后卫生部信息中心主任宁义、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信息中心主任琚文胜、北京协和医院信息管理处常务副处长朱卫国

医疗信息化专家陈金雄教授认为,不要把线上和线下对立起来,二者应该是协同关系。面对面问诊(视触叩听、望闻问切)是为了取证,检查检验是为了取证,可穿戴设备、文字或语音、视频互动等互联网问诊也是为了取证。陈金雄强调,“医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是根本;与其管理技术手段,不如管理源头。”

在陈金雄看来,《意见》在政策层面有四大突破:(1)“互联网+”医疗服务,允许依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并作为第二名称,允许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并开具处方。这是政策层面的180度大转弯。

(2)“互联网+”药品供应保障服务。可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配送,线下实现闭环。

(3)“互联网+”医疗保障结算服务。逐步拓展在线支付功能,推进医保“一站式”结算。

(4)“互联网+医疗健康”支撑体系。逐步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诊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互联网+”重构整个医疗的组织和生态

解放军总医院计算机室主任刘敏超归纳了当下业界对“互联网+医疗”的四种认知:“互联网+”是一类技术手段、是一种思维模式、是当前的信息化生态、要践行一些新的理念。

在互联网上,一切都是服务。技术、基础设施、软件、技术架构、运营维护等都要服务化,将来可能都可以通过服务外包方式获得。”刘敏超表示,医院信息化工作将越来越轻,医院将更聚焦于业务发展、数字化转型更灵活,医院的信息系统和医院IT部门将如何改变,值得深思。

刘敏超重点谈到了“解耦”和“聚合”:“当前的医疗环境是封闭的,要把现在封闭的系统解耦、拆分,在互联网环境下重构业务。信息系统和功能需要解耦和重构,人和物也需要解耦和重构,如区域检验中心、影像中心。”

如何“聚合”?刘敏超提及了三个方面:一是院前、院中、院后业务一体化;二是康复养老、护理等功能延伸拓展;三是医联体、集团、分级诊疗等机构聚合。

在“践行一些新的理念”方面,刘敏超认为,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更体现出医疗服务的价值、确保医疗机构在运营中获得更大的成功,比如:人人享有平等的医疗、患者隐私保护权、健康信息知情权、所有权等。

“以挂号为例,挂号的目的是资源匹配,‘互联网+’则能帮助实现医疗资源提供者和需求者的最佳匹配,它架起了个人和机构的桥梁。”刘敏超表示,“要用一些新的理念来指导信息化建设:平等、多元、去中心、去中介、开放共享、隐私保护,不拘泥具体的实现形式。”

刘敏超陈金雄况华朱小兵左起:解放军总医院计算机室主任刘敏超、知名医疗信息化专家陈金雄教授、联空网络CEO况华、HIT专家网创始人兼总编辑朱小兵

尚存诸多疑虑  需要理性对待

《意见》虽然指明了方向,但是在具体落地方面还存在诸多疑虑。总结来看,有如下几方面:

首先,配套政策尚未出台。这是多位专家都提到的一个重要方面,配套政策出台之前,医院该怎么做?目前,广东省的配套政策已经率先出台。

北京医院信息科主任曾巍表示,目前北京医院已经专门成立了互联网医院办公室,可以做到让病人随时随地看诊、大夫随时随地出诊,但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政策监管和配套问题,相应的监管政策还未出台。

其次,筹资渠道和补偿机制有待完善。《意见》并未提及财政方面的支持政策,“很多非医疗服务,比如智能导诊、预约挂号、定位导航、检查检验结果推送、便捷支付方式等,都需要医院财力去支持才能提供这种服务,资金从哪里来?”琚文胜建议说,《意见》如果有财政、评价等方面的政策就更好了,财政投入机制应该多样化,比如以奖代投,可改善过去项目资金投入大、周期长、效果未必好的问题。

第三,对医院管理的挑战很大。海军总医院信息科主任罗晶表示,如何推荐医生使用远程会诊平台、如何计算诊断费用,都还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制度和监管手段,要在需求和管理中找到平衡点。

第四,业务模式还在探索、商业模式依旧模糊。陈金雄教授说:“现在业务模式还没走出来,何谈商业模式?如果业务不能形成闭环就是伪互联网医院。”

第五,技术和安全问题。曾巍说:“技术和安全都是要考虑的,比如个人信息问题,如何让医生能够详细了解患者的病症,又不涉及患者隐私的泄露问题,还需要慎重考虑。”

最后,对分级诊疗的冲击较大。“单纯互联网医院实现不了分级诊疗,但分级诊疗离不开互联网医院的支持。”朱卫国如是说。

琚文胜简要介绍了英国分级诊疗的情况,英国绝大部分疾病能在基层解决,英国全科医生解决了90%的医疗需求,财政只用了10%来支持这90%,各方面的经济效益非常好。英国的家庭医生确实有“守门人”的作用,大家都要到家庭医生那里注册、看病,病人的医疗需求可以在家庭医生那里得到满足;而英国二级、三级医院是没有门诊的,只有急诊才能去。

“目前很多“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导向是能在网上看名医,这绝对是误导。在北京,2017年在基层看病的数量占30%。我们的分级诊疗是基于自愿原则,没有规定、没有形成机制。”琚文胜认为,“我们应该提高家庭医生的质量,提高家庭医生的收入,同时也提升对家庭医生的能力和水平的要求。英国家庭医生经过近10年的时间才能当上医生,与专科医院的收入是差不多的。我们不能忽略机制的作用,机制的作用永远大于信息技术的力量。

医院必然加强做自己的互联网

“互联网是需要运营的,类似于IT需要运维。”朱小兵认为,目前在非医疗服务的互联网能力建设方面,上海联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空网络)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可以帮助医院少走一些弯路。一年之前,联空医加(联空网络旗下品牌)就提出了“做医院自己的互联网”,从医、患两端同时切入,帮助医院提升互联网服务能力。

据联空网络CEO况华介绍,联空医加的服务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是互联网+便民服务,建立覆盖全就医场景的移动支付体系,并结合生物识别技术,实现快速通行和支付。“在移动支付方面,整个行业的习惯已经形成了。”况华表示,“凡是与医疗服务无关的部分,都尽可能地搬到手机上来,减少患者跑腿。让患者就医更加方便、流程更优化,提升医院非医疗服务的能力。”

二是互联网+医疗服务,包括:在线问诊服务和特色专栏服务。前者是建立医院在线问诊平台,实现复诊电子处方和药品配送;后者是把医院好的资源整合起来,建立医院特色专科专栏服务,精准对接患者需求。

在上述产品线的基础上,针对行业及用户的最新需求,联空医加又推出了五大最新实践,况华对此做了进一步介绍。

一是电子就诊卡院内通行,这是流程优化的核心内容,包括:二维码通行、快速预约、快速缴费、快速得到就医过程的所有信息,把整个就医流程全部贯穿起来。

二是聚合收银,一码支付。不需要区分支付宝、微信,扫码后自动识别,聚合二维码一码通行。

三是微问诊。包括整个微问诊的门户建设和对应的医生工具,医生之间可以相互转诊;对于复诊病人,医生可以发起在线处方、处方配送。

四是微官网,综合门户。医院可以自由搭建出所需要的功能和样式,并与医院的个性化内容相匹配。“更重要的是内容运营,以往的内容发出去后不能沉淀下来为以后使用,现在可以实现内容聚合沉淀,并支持内容收费。”况华说。

五是联空医加工作台。快速构建医院移动在线应用,进行统一的内容发布和信息管理,分析互联网运营指标、指导运营决策,用户画像和用户特征的分析。

据了解,目前联空网络已经在北京实施上线了多家医院,并将持续发力深耕,帮助北京地区医院全面拥抱互联网,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政的切实落地。

【责任编辑:谭啸】

赞(2)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政出台,医院从观望转向拥抱中的思考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