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全国两会:折射卫生信息化建设新机遇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龚晨

不负众望,在世人瞩目的2020年全国两会上,“全面提升公共卫生应急防控能力”成为重要议题之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坚持生命至上,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坚持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疫情监测预警贵在及时、准确。要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提高评估监测敏感性和准确性,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及时研判风险。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提供“解题思路”,彰显补齐短板的紧迫性,同时也折射出背后的卫生信息化建设新机遇。

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来源:中国政府网)

医防协同,关口前移

此次疫情带来的重要启示之一是: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首先打的是“信息战”。快速、及时、准确的传染病信息报送网络,需要建立在医疗机构与疾病预防这两大传统条线紧密协同的基础上。

现阶段,大部分地区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与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之间尚未实现互联互通。门诊医生在诊疗过程发现异常时,需要从医院系统导出信息,手工录入报告卡后,再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进行报告。“数据烟囱”增加了一线人员的工作负担,难以保证报送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与准确性。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球公共卫生中心主任董小平建议,在机制和体制上打通疾控系统与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联通。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郭玉芬建议,通过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将传染病报告数据自动交换至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保障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医防协同的传染病信息报送网络,使得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院有条件、有能力快速上报,从而将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关口前移至临床一线,为公共卫生体系制定决策、采取行动提供信息支持,赢得宝贵时间。

释放互联网医疗的价值

公立医院在疫情期间迅速行动,加快了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的建设步伐,将一批优质、核心的医疗资源面向互联网开放,有效缓解了患者迫切需要复诊、开药又不敢前往医院的尴尬问题,同时帮助医院控制到院人数、减少院内感染风险。这彰显了互联网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作用。

多位代表委员的提案聚焦“互联网+医疗健康”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与资源配套等方面,希望能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优势,特别是促进其在基层的落地。

加强互联网医院建设,需要打通线上线下,使服务形成闭环,也即实现医疗资源调配体系、医疗质量监督体系、信息网络基础架构体系等方面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打造贯穿互联网诊疗、处方在线流转、医保在线支付、药品配送到家等环节的完整服务链条。在药品配送方面,全国政协委员、翔宇集团董事长林凡儒建议,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实现患者、医院、药店、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的互联互通,以用药需求数据指导药企生产,实现药品从工厂直达患者,提高互联网医疗体验;在监管方面,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牛朝诗建议,互联网诊疗活动必须全程留痕、可追溯,并向区域统一监管平台开放数据接口,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严格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安全。

另一方面,为避免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形成“虹吸效应”,从而造成新的资源分配不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秘书长敖虎山建议: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社区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应形成差异化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院长张国刚建议:完善互联网医院分级建设标准体系,可参照实体医院建设标准,分类分级建设互联网医院,明确不同级别的互联网医院功能定位,如一级互联网医院以家庭医生、慢病管理、分级诊疗、远程会诊为主;二级互联网医院以预约挂号、取报告单、双向转诊、远程教育为主;三级互联网医院以在线复诊、电子处方、远程监测、MDT会诊等核心医疗服务为主。

“互联网+”基层,守住第一道防线

基层医疗机构是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网底”,更是全社会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第一道防线。目前,“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服务格局尚未形成,这一点在疫情初期的武汉表现得非常明显。在恐慌情绪的裹挟下,即使是普通的感冒患者也扎堆涌向大医院,造成武汉各大医院人满为患,增添了院内交叉感染的几率,对疫情防控不利。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全球健康中心主任毛宗福在调研中发现,这与患者就医习惯、医保支撑、远程医疗服务未形成规模等因素有关。其中,患者就医习惯又与其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与信心程度息息相关。

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地的关键,在于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为此,全国政协委员、搜狗公司CEO王小川建议,构建新型医联体,通过数字技术将优质资源广泛贯通至患者末端,打造“核心医院+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数字家庭医生”三级供给模式,提升医疗效率和准确率。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主任马秀珍建议,借助“互联网+”全面建设“专科-全科结合”的网上家庭医生签约团队,让专科医生作为后援,提升基层的医疗专业能力。

医共体、医联体的进一步建设,远程医疗、互联网诊疗的进一步发展,医疗数据与健康档案的互联互通等,这些手段都将构建更加完善的分级诊疗体系,打通医疗惠民的“最后一公里”,让优质医疗资源成为基层医疗机构的有力支撑,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安心看病、放心看病。

而对于公共卫生体系而言,在日常运转中,强基层可以更好地承担起“守门人”的重任,在重大疫情面前也能为大医院分流分压,避免出现严重的医疗资源挤兑,起到一子落而满盘活的关键作用。

推进“互联网+”医保

疫情期间,针对互联网医疗的医保政策已做出实质性突破,要求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作为政策“指挥棒”,医保的线上开闸,助推了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等诊疗服务新业态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发挥。

疫情期间,北京、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在医保在线支付方面进行了落地探索,但全国大部分地区尚未实现脱卡结算,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发展造成了阻力。全国政协委员、叮当快药创始人兼董事长杨文龙建议,在医疗、医药互联互通的情况下,推进医保在线支付。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但只限于门诊。未来,如果进一步放开线上诊疗服务的医保异地结算,无疑将比线下诊疗更加考验医保结算能力,对医保基金的监管、控费,异地就医备案等程序的优化,以及异地结算信息系统的建设等,提出了更紧迫的要求。

自国家医疗保障局自2018年5月底正式挂牌成立两年来,医保电子凭证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医保信息化平台等信息化、标准化举措频繁。作为“三医联动”最为关键的一环,医保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全面提速,必将促进未来医保与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诊疗业务的对接,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诊疗服务新业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强动力。

2020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更是“十四五”规划的蓝图擘划之年。从全国两会传递出的重大信号,必将为未来一个时期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带来新机遇。

关注HIT专家网微信订阅号
精彩不容错过!

【责任编辑:陈曦】

赞(8)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全国两会:折射卫生信息化建设新机遇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