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吴恒专栏】HIS系统更换的“危急值”与非换不可的底线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吴恒

上篇专栏文章《那些年我们更换的HIS》,分析了在HIS系统使用过程中,医院与HIS厂商在服务费、需求响应等方面的矛盾,以及系统越用越慢的原因。接下来,我们谈谈HIS系统更换的“危急值”与非换不可的底线。

HIS更换的“危急值”

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医院更换HIS也符合这样的规律,这里就借用临床危急值的概念,谈一谈HIS更换的几个危险信号。

1.管理的改变

一是管理者的改变,诸如医院领导层更迭、信息部门主管更换等;二是管理思路的改变,诸如从相对粗犷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精细化的现代医院管理;三是管理边界的改变,诸如医院等级提升、医院规模扩大等。

管理的改变将会导致管理工具的重新选择。作为医院基础信息系统的HIS,能不能承接管理思路的过渡,能不能承担管理职责的转变,能不能承载管理边界的拓展,这些都是考验。

医院管理出现改变时,HIS公司要特别注意,这是最无厘头也是最充分的更换理由,因为你跟不上我的节奏!

2.沟通渠道不畅

在HIS使用过程中,厂商少不了要听取客户意见。医院与HIS厂商之间应该有良好的沟通渠道,这样才便于双方在多个层面进行沟通与解决问题。沟通的重要性这里不再赘述,如果双方沟通次数逐渐减少、沟通层次的逐渐降低、沟通渠道逐渐狭窄直至关闭,那就意味着“冷战”的开始,医院将处于更换系统的边缘。

3.技术单边主义

著名医疗信息化“80后”专家任连仲在《也谈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为什么有可能支持20年》一文中指出,“要让系统成为使用者的系统,不能大小事情都靠‘保姆’,提供足够的维护手段,在不需改动程序的情况下,让用户自己可以维护调控系统。我仍然坚持,系统供应商不仅要提供《系统维护手册》,还应该提供系统的《数据结构及其说明》。我赞成‘开放系统’的思想。”

现在还有一些HIS厂商对于医院持不开放的“技术单边主义”,以“保护核心代码”为借口,处处设置技术障碍,利用技术霸权和接口绑架,以图形成垄断。

其实医院信息部门最不愿更换HIS。但如果HIS厂商一味实行技术霸权主义,信息部门将会成为更换HIS的主要推动力,因为我们失去的只是技术的枷锁。

一定要重视HIS更换的“危急值”,不然就会像至尊宝在《大话西游》里的经典台词那样:“曾经有一份真诚的提醒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非换不可的底线

更换HIS将耗费大量资金、精力、时间、人力,对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伤害不是一般的大,所以我历来主张要慎之再慎,除非到了非换不可的地步。什么是非换不可的情况?我想大概有三。

1.企业出现动荡

一家企业的发展,良好的组织架构、稳定的人员储备、和谐的内部关系都不可或缺。如果HIS厂商的经营出现波动,话语膨胀、自大自满,内部争斗时有发生,人员离职频繁,导致版本更新停滞,进而影响后续服务,此为非换不可之一。

2.诈尸型服务、垄断式收费

“诈尸式育儿”,大家都很熟悉,指的是父亲或者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经常缺位,却又偶尔在某些看不惯的事情上指责孩子和配偶。我这里“搬运一下”,借用为“诈尸型服务”,也即维护服务经常缺位,对于用户需求不分青红皂白地否定,对于服务质量避而不谈,但采取垄断方式收取服务费。此为非换不可之二。

此类情况的典型例子就是以数据统一共享为由,借助行政手段,将整个区域内医院的HIS系统统一为一家,结果是医院怨声载道、强烈抵制。

用行政手段强制统一HIS,还不如统一数据标准,百花齐放才是春。

3.观念陈旧、路径依赖

医疗信息化发展迅猛,新技术、新观念迭代迅速,我们不提倡一味地求新,但更不能躺在陈旧观念上固步自封。有些HIS系统在设计之初,由于基础架构造的原因造成产品稳定性差、性能出现问题,对于新业务、新需求无法及时响应,后期无法优化完善或者优化成本过高,而且可以预见终将跟不上现代医院管理的步伐。此为非换不可之三。

总体来说,更换HIS要慎之又慎,突破底线则当断则断!

(未完待续,下篇预告:《避免更换HIS的共赢之道》

【作者简介】

吴恒,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党委委员、党办主任,1997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兼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疗信息化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院协会人工智能与临床大数据管理分会副秘书长、常务委员。

关注HIT专家网微信订阅号
精彩不容错过!

【责任编辑:陈曦】

赞(10)

评论 2

评论前必须登录!

 

  1. #1

    由于我没有医院信息部门工作经验, 但长期和医院信息部门打交道,所以从第三方角度对吴主任的两个观点,谈些个人看法:
    (1) 所谓的数据结构开放是一个伪命题: 数据库就在医院的服务器里,只不过厂商有没有给你一份DOC 文档而已,很多做数据集成的企业,对于历史遗留项目,不一样也完成了逆向工程?厂家不给文档,自己也完全逆向生成,最重要的是对业务的熟悉。
    军字一号系统当年的成功,不是那份200多页的dbshcm.doc,相当一部分的原因是数据结构设计得简洁,核心业务上,门诊收费三张表,住院医生站两张表,不要数据结构文档,一样能理解。
    只有数据,才是医院最后的财富。好的数据架构设计,医院才不易被厂商绑架。因此医院使用HIS ,不只是业务部门在使用, 信息部门也是其隐形用户,在更换HIS 时,不要被哪些花里胡哨的名词所迷惑,至少信息部门要弄清自己在里面的需求。

    (2) 关于采用统一HIS 还是数据标准的讨论。其实二者都没问题,只是对医院和卫生管理部门从不同的角度来说,这根绳子绑在谁身上?中国的标准制定和欧美比较起来落后,不像欧美有专门的组织进行标准化维护。
    我们有的管理部门喜欢把标准制定当做任务、课题发给院校,专家。他们要么参考国外,要么参考自己的系统,缺乏通用性或者不适应中国国情。所以在没有奖惩机制下的标准,医院很少会遵守。同时标准的制定需要不断维护,这也是一项长期劳而无功的事情。而管理部门为达到管理目的,通过统一软件,形成事实标准,完成所需数据采集,这是最简单的方法。
    对医院来讲,当然不乐意,尤其大医院。因为通用版都只是“够用”,而不是”好用”。
    这个问题的解决更多的是管理问题,也会是个长期存在的问题。需要医院和卫生管理部门共同坐下来研究,哪些属于卫生管理,哪些属于临床业务,划分好边界,可以统的就统,不适合统的就分,而不是绝对的统或绝对的分。

    guo_ge4年前 (2020-07-09)
  2. #2

    从你这三个角度看 不愧为资深乙方

    悟空1174年前 (2020-07-2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吴恒专栏】HIS系统更换的“危急值”与非换不可的底线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