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龚晨
【编者按】
高质量发展是公立医院发展的基本战略方向。数字经济、数字健康时代的到来,打造稳固而富有前瞻性的数字化底座,是公立医院实现发展战略的基石。为了阐释这一发展规律,HIT专家网陆续推出一批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案例,这些医院将全部来自复旦大学医院管理排行榜百强名单,由此揭示信息化建设对于奠定“百强医院”发展基石的巨大价值。
本期“百强之基”栏目,我们将带您走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以下简称北京友谊医院)是信息化建设支撑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医院持续推进变革的每一个重要节点,信息化的需求都会随之而来。
“医院信息中心的定位越来越清晰,如何更加高质、高效地满足各类信息化需求将是我们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北京友谊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王力华谈到,在支撑医院发展的探索之路上,如何借助信息化的力量圆满完成各项“关键任务”,将持续考验医院信息部门的能力提升。
夯实多院区同质化管理的“数字底座”
2012年,作为全国公立医院改革综合试点单位,北京友谊医院率先启动“医药分开”改革,是全国首家试点取消“以药养医”制度的三级甲等公立医院;2016年,北京友谊医院受委托管理平谷区医院,开创“区办市管”新模式;2018年底,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北京友谊医院通州分院试开诊,成为落户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第一家三甲综合医院,开启多院区发展的新格局。
目前,北京友谊医院共有3个院区,除主院区(西城院区)与通州院区之外,另有一个分院区顺义院区在建设之中,预计2023-2024年开业。分院区同属一个法人,实行同质化管理。
友谊医院西城院区和通州院区信息系统是一体化部署的,由于院区轮转制度,医院多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在院区之间进行流转,这样他们感受到的业务流程与系统体验都是一致的,从而能够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提升工作效率。患者在两个院区接受的流程服务也大体一致,部分只能在特定院区进行的检查项目,医生可在另一个院区为其提前开具检查单,避免患者“多跑一次”。
虽然两院区进行同质化管理,但个性化需求难以避免。比如,通州院区需支持24小时核酸检测的业务,因此其HIS医嘱配置、自助机配置、挂号表等都与西城院区有所不同。不过,这些个性化流程都可以在同一系统里兼容实现。各类财务数据、业务数据等,也都可以按院区进行拆解、统计与分析。
在医院管理方面,基于BI系统架构可以展示主要业务指标,北京友谊医院实现门诊、住院流量的实时监控,实时掌控多院区的运营状况。每天一早,医院管理者能在手机端全面了解前一天各院区的主要业务指标,辅助管理决策。BI系统也是在通州院区开业时建立起来的,新开业时,医院管理者尤其关注业务指标,而这一习惯也保留至今。
以上效果的实现,得益于核心系统多院区一体化部署这一“数字底座”的支持。“从近四年经验来看,对于实行同质化管理的多院区而言,核心业务系统的一体化部署策略完全适用。因此,即便回到当初、拥有其他选择,我也会依然毫不迟疑地选择一体化。”王力华坚定地说。
核心系统一体化部署
2018年,当接到新建院区的信息化建设任务时,王力华刚刚调任北京友谊医院出任信息中心主任不到一年。这无疑是摆在她和信息中心面前一项最为紧要的关键任务。
“对核心业务系统进行一体化部署,我几乎没有犹豫过。”王力华坦言,当时距离新院开业只有半年多时间,除去基建改造等必要环节耗时,留给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周期不到三个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新建院区的信息化建设,一体化部署是最能快速实现的方式。此外,两个院区同属一个法人、直线距离约为40公里,这都为一体化部署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时间紧迫,对HIS系统的考验尤为巨大。”据王力华介绍,北京友谊医院信息中心联合厂商进行了“HIS系统的多院区改造”,首先将HIS相关的分院区配置梳理出来,对相关项目扩展院区标识,解决用户容易登错院区、开错科室、开错项目等问题;同时充分考虑多院区之间人员轮转、业务协同等交叉需求,对相关流程进行IT改造,比如,通州院区的采样标本如何送至西城院区进行处理等。
让王力华感到欣喜的是:HIS系统的高可配置性、集成平台的灵活性为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很多便利,支持信息部门圆满完成了任务。
“我们在多院区一体化部署过程中也曾遇到一些问题,不过都顺利解决了。”王力华总结了两条重要经验。
其一,院区之间的光纤链路应重视冗余设计。医院采用两家运营商的光纤线路,利用位于通州的“副中心门诊部”,在两院区之间形成三点环状冗余网络链路方案。“作为‘信息命脉’,这条光纤是最为重要的关键基础设施。事实证明,冗余链路的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据王力华回忆,过去4年里通州院区曾遭遇过两次光纤被挖断的意外事件,得益于前期设计以及应急演练,网络连接迅速进入冗余链路,没有对医院业务的稳定性与连续性产生影响。
其二,关注多院区业务量对HIS系统的性能影响。一般而言,单个院区的业务量对HIS系统的性能压力不大,但当新院区的业务量迅速上升后,特别是近两年自助机和线上应用大幅增加,对HIS系统的压力将会逐步呈现。为此,北京友谊医院多次进行HIS系统的性能调优,以确保核心业务系统的“马力”足以支持医院业务的快速发展。
打造团队硬实力,专注“需求的高效实现”
医院高质量发展持续向纵深迈进。对于医院信息中心而言,最直接的感受是“需求多得干不完”。如何做好“需求管理”、提升“需求的实现效率”,就显得至关重要。
王力华认为,这需要强有力的团队支持。“科室建设与能力提升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在科室建设方面,她用心“抓”了两件事:
一是“态度”,也即明确信息中心的定位是技术服务型科室,服务临床。“如果没有服务意识,没有站在用户角度替他们着想,做的事情就会有偏差。”王力华介绍,通过一两年时间的不断沟通,部门的工作风格逐步扭转,团队成员的工作干劲、与临床的沟通效果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二是“能力”,一方面是医院信息部门要有做好规划与推动规划落地的能力,逐步加强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主导权,另一方面是提高技术能力,做好技术把控。在王力华的鼓励下,团队成员主动学习技术、项目管理的氛围蔚然成风。
“态度决定了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能力决定了你能不能做得成这件事。”双管齐下,北京友谊医院信息部门的成长与变化得到了全院的肯定。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医院信息部门的应变能力得到了全面考验和锻炼。
2020年2月25日,北京友谊医院信息中心收到门诊办提出的“门诊预检筛查系统”紧急开发需求。信息中心第一时间响应,经需求分析后,决定基于微信小程序进行系统开发。3月1日,“门诊预检筛查登记小程序”正式上线;之后,经过十余次快速迭代,又将预检筛查功能扩展至住院、患者陪护、发热门诊等多个场景,打造了“1+N”模式的预检筛查登记管理系统,有效保障了医院预检筛查流程的顺利执行。同时,这一由信息中心自主设计开发的系统也取得了软件著作权。
王力华认为:对于类似的紧急任务,首先要考虑快速实现、快速部署,如何结合现有技术储备、选择合适的开发框架至关重要。在手机端应用日益普遍的背景下,小程序的开发技术难度相对较小,开发时间短、见效快,这也是医院信息中心锻炼开发能力的绝佳时机。
“信息中心不一定要掌握所有技术,但尽量掌握一些,或者自主做一些小研发,对整体工作一定是有帮助的。”在系统开发之外,王力华还建议医院信息部门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保障,以及搭建、控制好OA、BI等平台化产品的整体框架,从全院角度出发对需求进行评估与支撑。“平台化产品搭建好了,在层出不穷的需求之间,医院信息部门就有了高效实现的抓手与方向。”
【往期回顾】
【责任编辑:秦勉】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