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关注卫生信息人才职业发展专题连载之一】一个医院信息化从业者的自白:不被理解的工作

【编者按】

2012年,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联合HIT专家网开展的中国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现况研究问卷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卫生信息化人才数量无法满足卫生信息化事业发展需要,卫生信息化尤其是医院信息化领域领军人才匮乏,人员专业配备不够合理,待遇和地位偏低,缺乏岗位人员能力规范和职称序列规范……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中国卫生人才》杂志聚焦医院信息化从业人员生存现状与职业发展问题,于2013年1月发表了《激活 医院信息化人才》封面报道,真实反映他们在当前医院工作中遇到的人员编配、职责定位、职称晋升、业务合作等问题,并邀请多位领域内专家建言献策,共同探讨如何“激活”医院信息化人才这支队伍,避免让“人”的问题掣肘卫生信息化建设。

经《中国卫生人才》杂志授权,HIT专家网对该报道以系列连载方式进行转载,旨在引起更多人对此问题的关注,为促进我国医疗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关注卫生信息人才职业发展专题连载之一】

开篇:一个医院信息化从业者的自白

 作者:高阳     来源:中国卫生人才杂志

2011年,在发送给员工的一封电子邮件中,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表示,该公司要为部分员工加薪,其中包括研发部门的中、高级员工以及某些地区的所有中级员工。鲍尔默称,“这是我们有史以来幅度最大的一次加薪。”

在微软员工享受着令人羡慕加薪的同时,他们众多的国内同行也已成为“香饽饽”。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IT人才作为紧俏人才,也在行业中获得了优厚的待遇和职业发展的良机。然而,对于既懂IT、又懂医学的医院信息化人才,他们并没有享受到其他IT人才的同等待遇,在医院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他们遭遇着别样的成长烦恼。

不被理解的工作

周炜(化名)毕业于某知名院校的信息管理专业。据周炜介绍,该专业主要是培训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主要课程包括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经济、信息检索、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管理等。因为专业对口,2004年周炜来到某三甲医院的信息中心工作。

周炜刚到医院的时候,信息中心大概有30多人。这30个人,“专业背景包括统计学、计算机技术、医学工程等,其中医学工程专业人数较多,大概占到40%”。此外,还有一些人员是医学背景出身,虽然他们的专业水平可能比不上信息技术专业的人员,但是他们熟悉医院和医疗,在了解医院需求、提出方案、与医务人员沟通方面会做得很好。

周炜介绍,新员工来到医院信息中心,一般要有1~2年的时间在信息中心四个岗位轮岗,即桌面支持、应用推广、系统管理和网络管理岗位。每个岗位对新进人员都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在桌面支持岗位,员工需要了解医院流程、医院部门建置,学习IT软件处理模式;在应用推广岗位,则要求他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与医务人员的交流,了解他们对IT的需求,并且学习如何培训医务人员使用医院信息系统。

“医院对于信息中心的定位是,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来支持医院的医疗服务和运营。这是信息中心的目标,虽然阐述起来只是很简单的一句话,但要达到这个目标却很难。”周炜坦言。

他以医院的药品管理系统为例,向我们介绍了这其中的难度:“众所周知,药品在医院创收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很多医院都存在‘以药养医’的现象。而平时药品进销存的情况只有药剂科主任才能掌握,信息的不透明容易诱发一些问题。当时医院信息中心拟开发药品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统筹管理药品进销存的整个流程。这个信息系统开发太专业,而且药品相关流程十分复杂,因此对信息人才的要求也就较高。然而,信息中心的复合型人才十分匮乏,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很难满足系统开发的需要。比如,由于一些技术人员对药品的进销存缺乏了解,在系统建设中,碰到各类问题不得不去问相关科室的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的缺乏使得信息中心人员连基本的交流沟通都会存在障碍。这反倒让相关科室成了主导,药品管理系统也设计变了样,而且还影响到后期系统的推广及接受程度。”

除此之外,周炜表示另一大难题是与业务科室的协调,其人员在接受和应用新技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抵触的问题。“电子病历是医院病历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它自动对药物配伍、剂量、不当治疗方法等具有智能化提示与预警功能,同时具备与各类医疗信息资料库无缝对接,适时接收各类最新资讯的功能。在日常工作中,医生们的工作量非常大,而推行电子病历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效率,减轻工作负担,但我们在推行电子病历的时候,却遇到了很多的不理解。”

谈及个中缘由,周炜表示:“这些不理解来源于对于医务人员多年沿袭下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改变。”面对不熟悉的新生事物,医务人员难免会不适应,而这种不适应有时会被放大成负面因素,直接投射到推广的信息人员身上。“这就要求信息中心人员要引导医务人员屏蔽掉原来工作中的弊端,慢慢接受新技术的应用。但在推广电子病历的过程中,有的同事采用过于强硬的口气去要求医务人员采用新技术,引来了他们的反感和直接抵触。而有的同事在培训医务人员的时候,过于强调专业方面的用语和内容,一些医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偏低,有人不会使用时就反而会埋怨系统不好使用或者系统有问题,最终影响了电子病历的应用,以及医院信息化潜力最大程度的发挥。”周炜说。

 

缺乏晋升的阶梯

在周炜看来,医院信息化人才结构应该是有层次的,既要有管理型人才,又要有技术型人才,还要有操作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应该具备医学、信息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能力,具备整合信息资源,推进流程的能力,担任的是一种“高级顾问”的角色,为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提出建议和方向。技术型人才相当于信息中心的中层人员,是提出方案、实施方案的人员。他们需要有辨别技术和了解业界动态的能力,同时要对业务流程能进行改造。操作型人才就是一些基层人员,如硬件、软件的维护人员。“人才要分层的话,前提就是要有他们各自的晋升空间,管理人员往行政方面走,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往技术方面走。然而,现实差距尚远,这也是困扰当前医院信息人才的问题。” 

“在信息中心工作几年之后,人员都会普遍面临晋升的问题。医院信息中心一般‘走’两条职称系统——工程师系统和医师系统。当年我晋中级职称的时候,都不知道向哪个方向走。工程师系统,实际上跟我们不太挂钩;医师系统,因为不是学医的,离得更远。走行政职务序列也不合适,因为信息中心就只有一个主任和副主任,这条路太窄了。”后来,周炜又去考了一个工信部的技术职称,难度很大,但他还是努力通过了,此后又通过了副高职称的考评。然而让他更为迷茫的是,医院评定职称的时候并不认可这些资格。“医院信息化人才好像处于一个灰色地带。”周炜说。

周炜的一个同事,、是医生转做医院信息化的,、职称是副主任医师。按照规定,要评定主任医师职称,就必须有相应的医学方面的课题、论文、发表的文章,而他完成的有关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课题却没办法用于评定医学方面的职称。“这就意味着在信息中心的工作之外,他还得分散精力去完成另一份工作。因为职称与专业没办法两全,他最终不得不放弃,又转回临床。”周炜惋惜地说。

“医院知道这个情况,但由于没有适合复合型人才的职称评定体系,医院也无可奈何。很多人因此看不到前途,自然也  就离开了这个专业。”周炜说。

2008年,希望能有更好发展的周炜离开了医院信息中心。他说,“希望今后国家可以通过技术职称来认可医院信息人员的能力,让他们能看到今后职业发展的清晰路径,许给他们一个未来。

(摘编:HIT专家网)

【下期话题】总后卫生部信息中心原主任 宁义:《医院信息化人才问题,多种因素、多法解决》

《中国卫生人才》杂志 简介

《中国卫生人才》杂志是卫生部主管,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以卫生人才为特色的社科类期刊,创刊于1999年。近年来,作为一本致力于关注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杂志,《中国卫生人才》一直秉持“发现、传播卫生人才价值”理念,竭力为卫生人力资源管理者搭建一个“整合、分享、促进、创新”的交流平台和精神家园,通过不断挖掘、归纳、总结、提升,传播先进的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实战思维,为提升中国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推进全国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发展提供系列化的、有价值的服务。

《中国卫生人才》杂志主要栏目包括:案例、人物、护理、论文等。2012年杂志全新改版,并由原来的80页扩至96页,以更独到的角度、更深度的报道,关注卫生行业人力资源发展。

《中国卫生人才》杂志为月刊,每月5日出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8-7370,国内统一刊号CN11-4063/D。大16开,96页,彩色印刷,每期20元,全年定价240元。

编辑部电话:010-52468271  52468273

读者服务部电话:010-52468272

运营部电话:010-52468275

传真:010-88872134

投稿邮箱:wsh-rencai@sohu.com   weishengrencai@yahoo.com.cn

地址(邮编):北京市海淀区火器营路3号(100097)

赞(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关注卫生信息人才职业发展专题连载之一】一个医院信息化从业者的自白:不被理解的工作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