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团风县紧密型医共体突围:信息化走活县乡村一盘棋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龚晨、朱小兵

“没有信息化的支撑,紧密型医共体将寸步难行。”团风县总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万志红不假思索地说

在团风县总路咀镇余家庵中心卫生室,村医郑开义登录的信息系统界面,与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医生所使用的界面一致。团风县、乡、村各级医疗机构的所有日常业务,都通过集中部署在县总医院机房的同一套系统承载和运行。

从2017年开始,团风县抓住湖北省省级医改试点机遇,走出了一条具有团风特色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之路,通过成立“团风县总医院”,一盘棋整合县乡村医疗资源,以集约化方式开展信息化建设,组织架构、业务协同与信息架构深度融合,持续深入推进全域、纵向、紧密型医共体建设。

从“一家独大”到“一盘棋”

从武汉市区向东80公里,便可抵达曾有“小汉口”之称的团风县。团风离武汉车程不到1小时,到黄冈仅需20分钟,独特的区位优势导致本地患者外流情况严重,医保基金使用一半以上在县外,面临穿底风险。

团风是一个年轻的县,至今仅有27年的建县历史,常住人口不到30万人,医疗资源基础较为薄弱:县域内有4家县级医疗机构,实力最强的团风县人民医院是在一所乡镇卫生院基础上发展而来,吸纳了留在县域内的大部分患者;其他3家县级医疗机构(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精神病院)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有的甚至日常运营都难以为继;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等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更是令人担忧。

“基层卫生服务体系非常薄弱,相当于‘网底’已经破了。我们建设医共体,就是要把网底补好。”万志红介绍,通过走访调研国内多个县域医共体建设情况,发现大部分都是由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分别牵头,组建两家医共体的模式。县委县领导经过研判,认为这种模式不适合团风现状,会使得本就不足的医疗资源更加分散。团风需要一盘棋、一家人式的抱团取暖。

团风县总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万志红

2017年,团风县以县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在其基础上设立“团风县总医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两年后,选择条件相对较好的总路咀中心卫生院作为试点,探索紧密型医共体建设;2021年,正式由松散型医共体向紧密型医共体提质转型,实现整县推进,构建1个总医院管理、4个县级院区协作、13个乡镇卫生院联动、N个村卫生室的“1+4+13+N”医疗体系。

之所以要转入紧密型医共体的建设轨道,团风县总医院信息化分管院长周再稳谈到,这主要是为解决县域内所有医疗机构不仅看上去是“一家人”,实际上也要“一条心”。而为了达成“一条心”的效果,核心就是通过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实现“县级强、乡镇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的整体发展目标。

周再稳进一步解释:“县级强”就是通过资源重组整合,集中优势力量,帮助县级医疗机构做强医疗服务能力,将患者留在县域,减轻患者负担和医保基金压力;“乡镇活”和“村级稳”是通过扶助乡镇卫生院、织密村级网点,将医疗资源下沉覆盖乡村两级。“我们希望,基层医生在把公卫做实的同时,抓好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当患者需要住院时,乡镇能解决的就留在乡镇,乡镇做不了的就转到县级医院。这其中就需要‘上下联’和‘信息通’协同发挥作用。”

团风县总医院信息化分管院长周再稳

信息化集中建设部署,支撑一体化管理

医共体成立之初,团风县内各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各异,大多数机构信息化建设水平偏低,有的甚至还没有电子病历的概念,普遍存在标准不统一、数据共享难、系统协同难等问题。

“实践证明,紧密型医共体特别适合团风,但也有不少硬骨头要啃。”紧密型医共体的本质是责任共同体、管理共同体、服务共同体,更是利益共同体。万志红认为,紧密型医共体主抓的三件事:医卫融合、业务协同、人财物统一管理,都离不开信息化建设的支撑和引领。

团风县总医院信息部负责人程晓东介绍,2018年,团风县总医院在县人民医院建立统一机房,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健康团风”平台,并在武汉三佳医疗的紧密协助下,统一部署医院核心业务信息系统,覆盖县域内所有医疗机构,同时打通基本公卫、家医服务和区域资源管理等信息系统,实现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业务系统的一体化管理。

首先是数据一体化。团风县医共体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管理数据,为后续数据的深度应用、业务协同与创新打下坚实基础。据介绍,团风县之所以能成为湖北省“323”攻坚行动(着力解决心脑血管病等3类重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2种基础疾病,出生缺陷等3类突出公共卫生问题)的试点县,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区域公卫的数据质量高,特别是完整性和一致性的表现优异。

其次是业务一体化。县域医疗机构使用同一套信息系统,有助于医疗流程、医疗质量等的统一管理,有助于各类共享服务的建立,有助于更加流畅的业务协同。目前,团风县总医院以县人民医院院区为核心,建立检验、影像、心电、远程会诊和消毒供应五个共享中心,实现检查检验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两个院区实现了收费窗口和药房的共享与统一管理;所有院区都可以申请县人民医院院区的手术室,确保手术室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在余家庵中心卫生室,村医郑开义使用的家医工作站,可完成患者上转、远程会诊等工作

第三是运营一体化。团风县医共体构建了统一的人财物运营管理机制,药品、耗材采用“集中带量采购、各机构按需申领”模式,有效降低采购运营成本。在财务管理方面,总医院财务部可通过系统一键提取各类财务数据,各机构的运营情况清晰可见。

团风县总医院信息部负责人程晓东

回顾团风县医共体的信息化建设,程晓东认为,三佳医疗在“县、乡、村三级健康管理一体化”以及“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一体化”的顶层设计,以及新一代HIS采用微服务与多业务中心的架构设计,能有力支撑团风县紧密型医共体的运行模式,满足医共体内多层次、多级别、多管理类型的机构应用要求。

程晓东介绍,虽然相比单体医院,系统承载的医共体业务规模扩展了许多,但是运维人员并未增加。三佳医疗常年也仅有一名工程师驻场服务,同时还有一位项目经理负责用户需求沟通对接。

县域医疗服务焕发新活力

从2021年至今,团风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已经走入第三个年头。在集中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强有力支持下,“村级问诊、乡镇检查取药、县级服务”的县域医疗服务新格局正在形成,特别是在上下联动、医卫融合方面颇有亮点。

双向转诊:团风县总医院成立“县连续健康服务中心”,负责与基层医疗机构和村医之间,将患者上转、出院下转的对接。在上转过程中,基层医生可在系统内一键完成转诊信息创建、电子病历共享、健康档案建立;在下转过程中,系统可第一时间将患者信息推送到辖区家庭医生手机端。为鼓励上转,患者通过家庭医生上转时,可优先获得上级医院号源、入院“绿色通道”等权限,并享受县内住院报销补偿5%的“政策红利”。

团风县总医院成立“连续医疗服务中心”,负责患者双向转诊的信息对接

远程会诊:不同于传统的集中会诊,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可在工位上发起会诊视频,直接联系县级医院医生;会诊医生在本院工位上接受会诊邀请,无需跳转系统,在医生工作站中即可调阅患者病历、检验检查结果等信息。

乡采县检:患者可就近在乡镇卫生院检查、检验,检验样本通过冷链物流送到检验共享中心,由共享中心统一处理、读片、出具报告,一般上午在乡镇完成的检查、检验,下午即可通过信息系统获取报告。

团风县总医院检验共享中心接受县域内各级医疗机构的检验样本

医卫融合:团风县打通基本公卫系统与基本医疗系统,实现无障碍切换与数据互通互用,推出“诊间建档”“诊间随访”等创新服务:基层医生在门诊即可完成基本公卫相关任务;公卫团队进行家医签约、随访、体检时,数据可通过家庭医生巡回车的无线网络实时传回公卫平台并补充到健康档案中,无需人工输入,减轻了基层工作量。

“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在推进改革之初,难免存在有些制度、流程不合时宜的问题。”万志红坦言,由于大力推动机构重组调整,部分员工面临工作环境、工作内容、收入待遇改变等情况,在心理认知上难免不平衡。“这需要一个过程,为此我们制定了三年的磨合期。”经过三年的摸索与改进,特别是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业务量与业务收入逐渐好转,许多矛盾迎刃而解,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总体有了明显提升。

数据显示,团风县的乡镇基层首诊率已由2019年的43.52%提高到2022年的58.36%。2023年上半年完成“乡采县检”7.5万份、影像会诊1.8万人次,切实减轻了基层群众就医负担。而在医保基金总控方面,团风县在2021年基本实现收支平衡,2022年实现结余,初步扭转被动局面,使用效率明显提高,有效保障了医保基金安全。

万志红介绍,下一步,团风县紧密型医共体将一方面以湖北省“323”攻坚行动为抓手,做好、做实基层公卫的基本动作;另一方面将进一步提升县域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完成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县中医院二级甲等医院复评等工作,支持乡镇卫生院建设特色门诊,继续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守护乡村振兴的“健康线”。

此图片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HIT%E4%B8%93%E5%AE%B6%E7%BD%91%E8%AE%A2%E9%98%85%E5%8F%B7.png
关注HIT专家网微信订阅号
精彩不容错过!
寻求“商务合作”请扫码填写需求
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责任编辑:陈曦】

赞(1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团风县紧密型医共体突围:信息化走活县乡村一盘棋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