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唤醒沉睡的数据,联影集团布局“数智”医疗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朱小兵

医疗机构所运行的种类繁多的医疗设备,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数据,实际上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医疗数据入口”。与此同时,大数据催生日益丰富的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应用。

在日前于青岛举办的2024年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2024CHINC)期间,联影集团旗下的联影智元重点展示了uMetaImaging元影像解决方案、可视计算技术、uMetaOpen开放云三大“数智板块”布局,凸显其挺进医疗信息化领域的战略雄心。

唤醒“沉睡”的数据

“过往很多医疗数据,都没有被使用起来。”联影智元CTO谭彬博士介绍,影像和医技类数据在医院中占比80%-90%,数据体量大,设备模态比较复杂,且大量的数据都在“沉睡”。

这恰恰是联影智元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面临的新机遇。

以前,放射科的医生主要依赖影像的信息写报告,但并不能做到有效调阅。今天,通过共享多模态数据,放射科医生可以进一步参考检验、病理等不同类别的数据,帮助其做出更多有价值的发现,更为细致地观察病情的进展状况。

以往医生做诊断时,很少考虑到病灶(比如肺结节)随时间演变的情况。如今,在系统中引入时间维度,就能通过比较数据跟踪病灶的变化,从而显著提升诊断的准确性。这意味着,放射科医生工作站系统要能够快速在历史数据中查询到患者的历次检查结果,并且能够快速调阅相关影像,以便与最新的影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只有引进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再加上多模态数据分析比对能力,这样的场景才能成为现实。

国内放射科医生的工作量远远高于国外的医生。国外医生可能每天写 20 份报告,国内的医生可能每天要写150-200份报告。因此,中国的放射科医生更关心:如何以更为便捷的方式获取患者的关键信息,并借助人工智能节省报告书写时间、提升报告精准度、减小漏诊率。

谭彬博士认为,未来影像报告可能是生成式的。“首先,可以通过影像人工智能系统生成大致准确的报告。医生要做的,就是利用自己的经验,发现一些人工智能没有注意到的部分,查漏补缺。这样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会伴随医生一起成长,医生对报告的每一次修改,都是对人工智能的优化。人工智能会变得越来越聪明,成为医生的贴心助手,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

超越放射科

医学影像数据的应用需求,呈现从放射科向临床科室延伸的趋势。

此次联影智元首次重点展示的uMetaImaging,就是基于云原生技术的全院级影像解决方案,适用于医院的各个应用场景,包括医技、临床、管理、科研和教学等,覆盖“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链条。其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实现了100多个智能应用的深度融合,秒级工作流实现极速阅片。

如果影像数据始终停留在放射科,那么临床医生只能依赖纸质影像报告。但是,由于影像报告上的结论,并不会在影像当中被准确地标识出来,临床医生在操作过程中,不得不根据影像报告去回想病灶的具体位置,这很可能导致理解的不一致。“我们希望放射科写影像报告的关键过程,能够完全地共享给临床。放射科医生所标注的病灶,临床医生可以直接看到。”谭彬博士说。

临床医生在做手术的时候,关注的不仅仅是病灶本身的病理学特征或大小,还要知道病灶离主血管的距离;如果病灶被移除,剩下的组织器官是否能够完成该器官的功能,等等。而这些信息(包括手术模拟、穿刺引导)在放射科报告上是见不到的。临床医生应用影像数据越准确,为病人提供的手术规划就越精准,才能向“诊疗一体”迈进。

将来,在人工智能和影像技术的辅助下,放射科、临床医生能够更为精准地制定手术计划和方案;甚至在手术过程中,可以通过影像引导和计算,让手术更精准、过程更可控。比如肝脏手术,临床医生可以计算残肝体积、剩余的肝脏是否能够代偿整个肝脏的功能等。

这样的数据应用场景,在以前是难以实现的。今天,通过人工智能和影像分析,信息系统能够帮医生分析肿瘤体积、残余部分的体积、和主要血管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医生提高手术的准确性,改善患者愈后。所以,医学影像数据走入临床场景,有着巨大的价值。

互联网技术支撑全院级影像服务

由于影像数据激增,传统的PACS架构已无法支撑医院对医学影像数据的管理及应用需求。

全院级影像服务解决方案,将充分释放影像数据的价值,这背后要有一个重要的技术支撑,就是把大容量数据快速传输到医院的各个角落。

传统PACS架构局限于放射科内部,以客户端的形式来完成放射科医生写报告的功能。这一系统架构存在诸多痛点:无法支持数据大量并发、不稳定、不易维护。

传统PACS无法向数千个终端提供并发访问,也不能同时支撑影像调阅、写报告、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计算。此外,还有一些专病科研的需求,特殊数据要进行特殊归档等,传统仅用于写报告、做传输的PACS架构也不能满足这一要求。

“这些痛点,都是互联网技术可以解决的。联影智元所做的,正是将互联网技术针对放射科场景做了深度技术适配和应用。”谭彬博士说。

新技术的投入,能够实现系统的有效升级。传统PACS代码架构相对固化,对其进行升级时要考虑到整体稳定性,还存在测试上的难度,因此升级非常困难。而采用容器化、云原生的架构后,代码升级就会像互联网的App升级一样,非常灵活、简单,局部的升级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现在,是利用云技术对传统医疗行业影像使用场景进行全面技术改造和升级的绝好机会。

为此,联影智元引入可视计算等技术,对医学影像使用场景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以前不敢想的场景,现在可以在新架构下得到快速应用。比如,联影智元此次展示了多个可视计算应用场景:

可视计算精准定位病灶胸部扫描可能会产生上千张影像,不仅阅片量巨大,而且要从上千张影像中挑选一二十张跟病灶截面相关的信息来定位病灶,非常不容易。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如果没有经过完整的放射科训练,精确定位病灶很有难度。而引入可视计算能力,借助三维后处理、半自动分割和人工智能技术,就能为医生构建三维模型、标注病灶、计算病灶大小,并评估病灶的影响。医生的诊断效率得到提高。

可视计算助力科研、教学通常,医生希望将典型病例的影像保存下来,做成模型,甚至做成视频、教案,用于同行交流、教学培训等,但这类工作很繁琐。使用可视计算技术,让医生通过非常简单的交互,就可以生成非常接近真实的专病模型。

可视计算促进医患沟通。可视计算让医患沟通更方便、效率更高。借助三维模型,患者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病灶的位置,更好地理解选择手术方案的原因、背后的风险、注意事项,等等。

可视计算用于健康管理。传统眼部疾病筛查方式的适用人群有限、场地要求高、设备价格高。联影智元依托可视计算和虚拟现实技术,通过VR眼镜,打破眼科筛查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简化筛查流程,扩大适用人群,降低成本。

可视计算技术贯穿预防、诊疗、康养全链条,让医生看不见的“看得见”,让患者看不懂的“看得懂”,为健康和疾病带来全新的服务体验。

观众现场感受“视算交融”新体验

生态平台赋能合作伙伴

未来,在持续巩固自身能力优势的基础上,联影集团将营造日益丰富的合作伙伴生态环境。

联影智元正着力打造uMetaOpen开放云这一生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合作伙伴依托自身的专科能力,开发特定的应用。

让数据可视、可算、可交互、可演化以后,越来越多的专病应用将涌现。这不可能由一家公司单独完成,而是需要非常多的专病应用企业通力合作。

以往,如果一个企业想打造专病应用,需要同时具备数据的汇集能力、算力能力、数据的空间计算能力、数据的分发和存储能力等。只有具备这些基础能力,才能建立专业的应用,这无疑是横亘在专病应用面前的一座大山。

如今,联影智元将自身的图像管理能力、存储能力、大模型能力、人工智能、算力、管理能力全部开放出来,让开发者可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病种。

uMetaOpen开放云平台能力将重构共赢的生态,吸引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应用,提升医患体验,助力医疗健康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弄潮“数智”时代,联影智元来了。

【关于联影集团】

联影集团打造了“整机系统-核心部件-关键元器件”垂直创新体系。截至目前,联影集团累计提交专利申请数超过11,900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超过9,500项,其中国内发明申请数超7,100项,国外发明申请及PCT专利申请数超2,400项,数量居国产行业首位。

迄今,联影集团已向市场推出180余款性能、质量比肩国际的硬软件产品,集团子公司联影医疗实现X光、CT、磁共振、PET-CT、PET/MR等全线高性能医学影像、放疗产品核心部件及整机的自主研发与制造。实现了PET数字光导探测器、MR超导磁体、谱仪、梯度功率放大器、射频功率放大器、CT时空探测器、球管、X光高压发生器、RT多叶光栅、加速管等全线高端医学影像及放疗产品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核心部件自研比例全球领先。

在关键元器件和原材料领域,集团子公司联影微电子正全面开展定制化医疗芯片的自主研发设计,已推出定制化PET芯片,实现了革命性的关键性能突破,性能全球领先。

在先进治疗装备和可穿戴设备领域,联影智融自主研发的行业顶尖一体化“魔方”复合手术室、智慧一体化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全球首创双导航手术视觉系统、全国首创一体化柔性动态心电系统等系列产品也已陆续推向市场,为诊疗一体化开辟了全新范式。

依托集团人工智能子公司联影智能,联影集团将AI从源头赋能全线产品,从患者摆位和设备操作,从数据采集到图像分析处理再到分析评估,实现全面的智能化、自动化。

作为国产龙头企业,联影集团的创新产品率先撬开国内三甲医院大门,目前已入驻全国超1000家三甲医院,全国排名前10的医疗机构均为联影集团用户。2022年,集团子公司联影医疗CT、MI、XR产品新增市场占有率再次蝉联第1,MR进入前3,整体的大型影像诊断设备市占率达24%,位列行业第1。(数据来源:IPSOS)

【医疗信息化企业资源对接意向调查】

微信扫码或长按二维码,参与“医疗信息化企业资源对接意向调查”

HIT专家网坚持通过分享前瞻、实用的信息,努力搭建起医疗信息化用户和企业之间的专业交流桥梁。

如您希望对HIT专家网报道的企业产品技术方案做进一步了解,或有重要的需求反馈,请花1分钟填写问卷,我们将尽可能转达相关企业与您取得联系。

此图片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HIT%E4%B8%93%E5%AE%B6%E7%BD%91%E8%AE%A2%E9%98%85%E5%8F%B7.png
关注HIT专家网微信订阅号
精彩不容错过!
此图片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9fd96946f80198b.png
寻求“商务合作”请扫码填写需求
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责任编辑:陈曦 版式:金家潘】

赞(31)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唤醒沉睡的数据,联影集团布局“数智”医疗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