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陈金雄:给青年HITer职业发展和能力成长“指条路”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李崇铭

“‘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确实,医院是以医疗为核心、以医生为主体的机构,通常情况下HITer的主要任务就是保障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但时代不一样了,医疗行业已经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医疗信息化大有可为,大家并没有入错行,数智时代为医院信息人提供了广阔的成长舞台。”

2024年4月13日,在PHITA2024年会青年论坛上,医疗信息化专家陈金雄教授表示,青年HITer(医疗信息化工程师)要从原来的专攻技术为本,进一步延伸、拓展能力,做引领建设方向的复合型人才、掌握核心技术的专家型人才、解决具体问题的实用性人才。

如何做好职业规划?如何寻求自我提升?医疗信息化到底路在何方?对于青年HITer或多或少存在的疑虑,陈金雄给出的答案很简单:“有为就会有位。”

满足医院信息化建设需求、为医院信息化贡献价值,是HITer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的“大方向”。

医疗信息化专家陈金雄

需求:医疗信息化建设进阶

陈金雄教授在2014年出版的《迈向智能医疗》一书中就已谈到,医疗的未来一定是智能化。“十年前谈智能医疗,很多人会觉得是理想主义,而在今天已经逐步成为现实了,未来医疗的脚步声越来越近。”陈金雄表示,医疗信息化始终紧贴时代发展脉搏不断进阶,其进阶路线图主要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工具支撑”。医疗信息化最基础的是实现信息系统、业务工具的支撑功能,表现为功能要全、数据要准、流程要通、系统要稳、体验要好。这是智能医疗的“万里长征第一步”。

第二,“赋能业务”。“个人认为,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和老一代最大的区别在于数据。”陈金雄表示,在实现基础信息系统、业务工具支撑的基础上,医疗信息化接下来需要健全主索引、主数据、数据要素和数据关联度等,实现业务的数据化和数据的业务化,能够通过数据驱动赋能业务。

比如,医院360视图就是数据和业务相结合的典型案例。“仅仅做到360视图这种程度还不够,好的系统应该充分融合数据和业务场景,实现数据驱动。”陈金雄指出,在数据业务化的基础上,发挥数据的赋能作用,要找准业务场景、业务痛点、业务价值。

第三,“创新引领”。“全球知名医疗机构梅奥诊所50%以上的收入不是来源于医疗,而是创新。移动互联网和医学人工智能作为创新要素,应该贯穿医疗信息化进阶全流程。”陈金雄认为,挖掘医疗数据的价值,重在突破传统医疗模式的思维定式。

“互联网医院为什么叫好不叫座?大部分就是线上开个‘小门诊’或开个‘小药房’,这样的模式对医院,特别是大医院而言,能够带来的收益是有限的。”创新引领,需要跳出传统医疗的思路,挖掘医疗信息化在线上、院外、医学研究、公众健康等领域的价值,让数智驱动引领医疗业务增长的“第二曲线”

对策:HITer应注重职业规划和新型能力培养

数字医疗的发展,为HITer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那么,在传统医疗向数字医疗转型的过程中,HITer应如何确定自己的位置呢?

从医疗信息化进阶路线图来看,要求HITer具备从1.0到3.0的三种不同能力:1.0关注技术与系统,保障系统不出问题、正常使用;2.0关注业务与流程,关注信息系统为临床科室赋能,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3.0则关注变革与创新。从具体实践来看,医院信息化的规划设计、研究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对医疗信息工作者的管理能力、学科能力、服务能力提出了要求。

“我和不少信息科主任聊天,很多人都谈到领导不够重视医院信息化工作。但换位思考一下,如果现在领导给你一个小时的时间聊信息化,你准备和领导谈什么,能否站在领导的层面去思考?”陈金雄认为,和领导交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输出对医院信息化的认识和洞察。医院信息部门从提供“技术支持”到“创造价值”,需要的是思维和认知能力的跃升。

“引领建设方向的复合型人才、掌握核心技术的专家型人才、解决具体问题的实用性人才,我认为对医疗信息化行业来所,这几类人才都是需要的,缺一不可。”对人才类型进行细分,陈金雄认为可分为技术型、专业型、专家型、管理型、复合型、创新型和企业家等,他们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其中,“技术型”需掌握一定技术技能,“专业型”强调“技术+业务”,“专家型”是行业中TOP 5%的人才,“管理型”重在带领团队、整合资源,“复合型”强调“技术+业务+管理+战略”,“创新型”人才需要做成别人看不到的事物,“企业家”强调战略落地、直面竞争、促进增长、组织转型、跨越周期等。

在职业发展方面,陈金雄认为,HITer要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从专业型人才成长为专家型人才。“医院需要符合信息科学、解决实际问题、引领发展战略、满足政策要求、用户体验良好的系统,因此我们要学会用系统论和信息学科来谋划医院信息化建设。”陈金雄认为,建立信息模型、架构进而形成系统,基于软件功能梳理业务关系、打通流程模式,最终汇聚成数据、信息,形成知识、智慧,医疗信息化建设是非常科学的一套体系。“将这一过程理解透彻,掌握科学规律,甚至总结、形成一套体系,就能够成为专家型的人才。”

在能力培养方面,HITer既要懂技术,也需要掌握管理模型和管理能力,从技术思维转化到管理思维。陈金雄介绍,“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建立了一套脑力劳动者的管理体系,认为所有的知识工作者都是管理者。作为典型的知识工作者,HITer自然就是管理者,在工作中面临影响整体绩效和成果的决策。

从这一理念出发,HITer应建立新型能力模型。“医疗信息化项目的推进,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业务方面的知识,还要有沟通能力、领导力、责任感等。” 陈金雄表示,HITer首先应立足自身底层能力,如广博知识、思维模型、方法论、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并加强自己的专业主干能力,如信息技术、医疗知识、管理知识等。在此基础上向上延伸,进而形成包含格局、洞察、趋势的高层视野。

陈金雄认为,思维模型的建立十分重要,比如结构化、系统性、体系性等思维模型,能够帮助归纳碎片化的知识,形成清晰认知。基于对医院信息化情况的全局洞察,信息部门工作的可执行性和主观能动性会更强。“我们很多问题都出现在‘少想了一步’上。再多想一步,能让计划更加缜密,前想原因,后看结果,要根据掌握的信息和认知及时调整工作内容。”

如何为数智时代的医疗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撑,是医疗信息人成长的新命题。陈金雄表示,HITer要做自己的价值投资者,从个人兴趣、能力、价值责任出发,从医院业务和信息化建设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的能力提升之路,规划职业发展。

此图片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HIT%E4%B8%93%E5%AE%B6%E7%BD%91%E8%AE%A2%E9%98%85%E5%8F%B7.png
关注HIT专家网微信订阅号
精彩不容错过!
此图片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9fd96946f80198b.png
寻求“商务合作”请扫码填写需求
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责任编辑:陈曦】

赞(17)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陈金雄:给青年HITer职业发展和能力成长“指条路”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