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国家前置软件,事关传染病监测预警模式的“自我革新”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龚晨

从“被动报告”到“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相结合,实现智能疫情感知,我国传染病监测预警模式迎来重大变革。

HIT专家网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获悉,进入2024年,国家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正在悄然铺开:在全国各省统筹区域,近1.6万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将全面部署“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以下简称“国家前置软件”)。

各省市纷纷行动,通过召开宣贯会议,解读这项任务的主要内容与推进重点、难点,确保国家前置软件在辖区相关医疗机构的顺利落地。

“在医疗机构部署应用国家前置软件,其核心意义是长期以来的传染病监测方式将从‘被动报告’转向‘主动感知’,在疾控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设计中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和地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卫生信息首席专家马家奇在接受HIT专家网专访时表示。

传统传染病监测与预警方式之弊

近年来,传染病的爆发和传播给社会和人民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2003年“非典”之后,我国迅速建设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当前已覆盖约8.4万家医疗机构和2.8万个发热门诊,在新冠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很多地区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相互独立、互不连接。

以往,在传染病上报流程中,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报告终端放置在医院负责传染病上报的部门,如防保科或公共卫生科等。临床医生在接诊过程发现传染病病例时,需要先从HIS、电子病历系统中找到患者相关信息,转录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纸质或电子版)后,再传递给防保科医生,然后由防保科医生通过报告终端,再次手工转录并上报。

马家奇认为,传统传染病监测与预警方式的主要弊端在于:

一是“被动监测”,即依赖临床医生的主动诊断和报告。传染病的早期诊断,需要医生结合患者多病原检查检验结果和流行病学史等进行综合判断,很可能因病原检测结果延迟、缺乏风险识别辅助等各种因素,使得医生无法及时、准确做出诊断,导致传染病漏诊和迟报、漏报,甚至忽略对疑似新发传染病的早期排查。

二是“人工报告”,存在信息采集缓慢、数据准确性不高等问题。上报流程存在断点,导致监测报告时效性、监测数据准确性均有所下降。数据显示,从临床医生作出传染病诊断,到疾控人员看到报告,一般需4个小时以上。手工转录的方式,也为各种人为因素导致填报信息错误提供了可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卫生信息首席专家马家奇

“为实现及时、智能的传染病报告,需要对传统上报方式进行变革。”马家奇认为,理想的方式是全面取消手工报告,实现数据的自动抓取与上报。而“关键点是疾控传染病监测系统要与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和数据交互。以前就有这个想法,但是落地很难,多年来难以突破。现在下定决心,要真正解决医疗机构与疾控系统互不联通的问题”。

国家前置软件项目的创新设计思路

“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项目”应运而生,其本质是一种具有基于医疗机构电子病历(EMR)智能化主动监测预警能力的传染病监测预警软件系统。

据介绍,国家前置软件部署在医疗机构后,可主动从患者电子病历中提取并分析各类与传染病相关的数据,包括就诊记录、检查检验结果、疾病诊断、用药信息等,再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实时评估患者风险,及时发现疫情的异常变化和传播趋势,实现动态感知的主动监测与预警上报。

国家前置软件项目由国家顶层规划、统一开发,主体建设单位是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运行实施单位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马家奇介绍,国家疾控局组织中国疾控中心、部分医疗机构、大学组成技术工作专班和专家咨询组,建立核心实施团队,指导承担建设任务的单位采用原型迭代的开发方式,“边设计、边验证,边开发、边试点”的并行方式,在6个月时间内实现了首个版本的全国培训部署。

马家奇强调,国家前置软件项目不是对2003年建立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推倒重来”,而是对该系统的一次重大技术重构,是对系统监测预警能力的提升加强、优化完善,在疾控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

根据国家疾控局2023年1月印发的《加快建设完善省统筹区域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建立全国一网统管、平台两级建设,业务分级应用的一体化传染病智慧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的总体规划。平台架构分为能力层、资源层、平台层、功能层,要求通过集成医院信息系统(HIS)、病原检测信息系统(LIS)和疾控信息系统(PHIS),畅通传染病监测数据流,强化业务协同工作流,促进信息、工作双闭环。

国家前置软件在疾控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架构中的​位置与作用

“因此,国家前置软件是集成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软件工具和主要技术手段,并非单纯地解决传染病报告卡的自动采集交换问题,将对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监测预警模式与流程产生重大变革。”马家奇说。

国家前置软件的三大核心业务目标

“医防融合,融的是数据流;医防协同,协同的是工作流。”马家奇认为,国家前置软件基于数据流融合与工作流协同,力争实现三大核心业务目标。

第一,针对明确诊断的传染病监测信息,实现自动后结构化提取与上报。

通过采用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LP)和信息抽取算法,国家前置软件内置能够从原始电子病历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转化为结构化数据的软件工具,可有效提高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数据的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第二,针对病原检测结果阳性病例,主动提醒医疗机构进行确诊。

通过智能算法,国家前置软件能实时监测和识别病原检测结果中为“阳性”的病例,并自动提取相关信息,与已有的传染病数据库进行匹配和比对,实现对病原检测阳性结果尚未作出明确诊断病例的发现,即时触发提醒进行病例追踪复诊的工作流。

第三,对主动感知的异常病例实时提醒排查。

利用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和动态风险评估规则库,国家前置软件能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对异常病例和重点关注疾病进行动态风险评估。一旦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和关注疾病的触发条件,将立即触发预警提醒机制,通知院内相关监测部门和疾控监测机构进行协同排查和调查工作,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遏制疫情蔓延。

在技术实现层面上,国家前置软件采用“旁路部署”在医院网络的DMZ区。其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动提取医疗机构电子病历数据中的结构化要素,并经过标签化处理,动态建立患者电子疾病档案(EDR)数据库,所需数据采用分类映射的方式,如“诊断”数据要求实时映射上报,部分检查检验结果需在2小时内完成映射上报,出院数据的时效要求是T+0等;通过传染病风险识别知识图谱、知识推理、专家规则、检查检验和传染性四个方面,进行动态风险评估,实时触发疑似/确诊病例的预警及处置提醒。

上述所有数据处理工作均在本地完成,相关数据与数据处理结果需在服务器中保存14天,过期将自动清除。

首期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全覆盖”

国家前置软件项目是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动传染病监测预警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一环,得到了国家层面密集出台的相关政策的保驾护航,以确保这一创新变革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应用。如:

国家疾控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三部门联合印发《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责任清单》,明确医疗机构应履行包括传染病监测和报告的七项职责;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行动方案(2024—2025年)》要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部署实施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一数一源、一处采集,多级实时共享应用”,推动建立医防协同数据共享新模式。

《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提出,各地要通过系统改造和部署实施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等技术手段,逐步实现传染病报告、病原学检测和严重临床症候群等信息对接。

除政策推动外,在资金支持方面,国家疾控局专门申请了“中央转移支付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能力提升项目”,其中安排全国各省每个地市平均投入90万元,对近1.6万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集成部署国家前置软件,保障国家前置软件项目在全国尽快落地实施。

同时,国家疾控局在《加快建设完善省统筹区域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实施方案》中对实施进度与覆盖率提出明确目标要求,将“全国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全面集成部署应用国家前置软件”作为首要项目绩效考核指标,计划通过两年的时间,实现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国家前置软件部署应用的全覆盖。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以集成部署国家前置软件作为抓手,一方面可强化自身履行传染病早期监测预警的公共卫生职责,另一方面也能获得国家前置软件为医疗机构带来的赋能效果。”马家奇坦言,医疗机构与疾控部门的视角、立场有时会存在差异,但关键时刻应当服从传染病防控业务“一盘棋”、应用“一体化”的国家大局,实现监测数据“一数一源、一源多用”。“希望广大医疗机构能与疾控部门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国家前置软件的部署应用,实现传染病监测预警模式的全新变革。”

(本组报道将分为上下两篇。下篇将介绍国家前置软件对医疗机构的赋能作用、试点落地情况、对接实施要点、信创要求等,敬请关注。)

【相关阅读】

国家前置软件,让临床医生成为公共卫生更紧密的“战友”

国家前置软件试点“天津样本”

此图片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HIT%E4%B8%93%E5%AE%B6%E7%BD%91%E8%AE%A2%E9%98%85%E5%8F%B7.png
关注HIT专家网微信订阅号
精彩不容错过!
寻求“商务合作”请扫码填写需求
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责任编辑:陈曦 版式:明超】

赞(7)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国家前置软件,事关传染病监测预警模式的“自我革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