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洛阳市中心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 王峥
【编者按】
12月19日,第2期HIT专家网工程师讲坛开讲,主讲人洛阳市中心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王峥以“信息化助力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五色管理”为主题,与业界同仁展开交流。本文是此次分享的内容摘要与课件。
在本次讲坛上,行业前辈、原解放军总医院计算机室主任任连仲勉励广大青年医信工程师要用能力“武装”自我,绝不能满足于只做用户和厂商之间的联络员。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优化、界面优化等还有很多工作可做,需要医信工程师们发挥聪明才智与主观能动性。
“工程师讲坛”旨在为医院信息部门工程师成长提供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让更多默默无闻的一线工程师脱颖而出。欢迎更多工程师分享实践经验,弘扬工程师文化,树立工匠精神。
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是孕产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规范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保障母婴安全,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下发《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通过对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筛查、评估分级和管理,及时发现、干预影响妊娠的风险因素,防范不良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安全。五色分级,是根据妊娠风险评估严重程度定义为五种颜色:绿色(低风险)、黄色(一般风险)、橙色(较高风险)、红色(高风险)、紫色(传染病)。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明确要求严格落实妊娠风险评估,鼓励使用信息系统对孕产妇进行分级分类,实现精准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孕产妇和新生儿安全性。
我院目前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流程:患者入院后,医生为孕产妇进行风险评估,填写妊娠风险评估表,开立妊娠风险评估描述医嘱。因各医生操作习惯不同,有的医生会先开立妊娠风险评估医嘱,有的则是先填写妊娠风险评估表,护士查看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等级时,需要通过医嘱或病历查看,整个操作过程繁琐,影响医务人员工作效率,无法实现对孕产妇的动态管理。
信息科通过我院信息化意见征集表收到孕产妇五色卡管理建议后,联合产科经过多次需求调研,梳理出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中的难点痛点:(1)数据不规范不互通;(2)患者列表无标识;(3)妊娠风险评估结果更新不及时,无法实现动态管理;(4)手工作业多,工作效率低下。
经过多次沟通,重塑业务流程,优化后的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流程如下:设置标准妊娠风险评估术语,绑定妊娠风险评估结果与妊娠风险评估医嘱术语。患者入院或病情变化后,医生为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评估,填写妊娠风险评估表,根据妊娠风险评估结果自动生成医嘱,同时在医生站和护士站患者列表中显示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结果标识,且将根据妊娠风险评估结果为“橙色”和“红色”的患者信息同步发送给产科医护人员,及时进行干预。
通过重塑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管理流程,不仅确保数据同源统一,而且医生站和护士站患者列表的明显五色标识,能够帮助医务人员快速识别孕产妇风险等级,实现对孕产妇的动态管理和及时干预,提高管理效率,确保母婴安全。后续医院将结合临床决策支持、物联网、AI等技术,持续优化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管理流程,实现智能预警、线上线下一体化全流程闭环管理,减轻医务人员工作负担,提高医疗质量。
【讲坛视频】
【讲坛课件】
【关于HIT专家网工程师讲坛】
1.组织开展形式
举行会议(线下+线上同步,或纯线上方式)。
每期“工程师讲坛”,拟请一名或若干名工程师开讲,聚焦1-2个话题,分享工程实践经验,或职业生涯思考。
HIT企业可以赞助工程师讲坛,获得专题分享或参与相关话题交流的机会。
2.登上工程师讲坛的要求
(1)在医疗信息化领域(包括医院、医疗IT企业)具体从事过需求分析、系统研发、实施、运维或项目管理,具备3年及以上相关工作领域实践经验;
(2)具有创新意识和较为清晰的逻辑分析、表达能力;
(3)发言选题可大可小,重在实践性、实用性、借鉴性。
3.如何参与“工程师讲坛”
(1)通过投稿、提供发言题目和提纲等途径(邮箱:gong_chen@HIT180.com 或zhu_xiaobing@HIT180.com);
(2)科室或同行推荐。
4.设立学术指导组
“工程师讲坛”设立学术指导组,帮助评估、指导分享议题方向和内容,给出完善建议。
【责任编辑:陈曦 版式:明超】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