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驱动力导致医院信息化建设机遇持续增大
1.医院评审标准中对信息化提出了更具体、更高的要求
全国最重要的风向标,原卫生部在2011年出台新的医院评审标准,对医院信息化做了很高、很具体的要求。我们比较2008和2011版评审标准后发现,信息管理要点从2008版的8条,增加到了2011版的16条,医院运行监测系统指标由原来的30项增加到50项,其他章节涉及的信息相关的条款从原来的16条增加到81条。
2.医院信息化建设在认识与发展方面有了重大的改变
(1)医院信息化的三个变化
一是医院领导、政府领导对医院信息化建设重视度大幅提高;二是医院信息化投入明显增加;三是医院信息中心部门和IT专业人员在医院地位明显提高。
为什么有上述重要变化?因为现在医院信息系统的运行一秒都不能停!医院信息系统已经覆盖了医院的所有核心业务和服务流程,一旦停掉,医院就要关门。所以,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中心的地位,在医院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医院信息化建设,和以前相比,不再是可有可无,或是锦上添花,或是可投可不投,而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素。
(2)医院信息化建设投入有产出,而且是大产出
以前,医院往往认为信息化建设是烧钱的,没有产出。其实不然,我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有产出,而且是大产出。它的产出,不仅带给医院很多社会效益,同样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典型地体现在:
通过流程再造,提升社会效益。通过医院信息化建设,才能对很多流程进行再造。只有流程再造,才能改变原先的医疗体验、就医体验。医院的安全、质量、服务都得到改善,也为我们的质量和安全也提供了保证。这是社会效益的产出。
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经济效益。我们医院从2007年搬家开始,全面开始信息化,医院所有的环境都在信息化中,全面的移动化、无纸化。最典型的改变,是平均每个护理单元减少1-2个护士。国家对护士的配比有规定,全院1:0.6;病房1:0.4,这是在没有考虑医院信息化的情况下。医院信息化建设到一定程度后,减少了很多护士的无效劳动、重复劳动,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则可以酌情减少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是医院的重要支出,在我院人力资源支出占全院收入的占36%左右。全院有几十个护理单元,每个单元减少1-2个护士,节省的资源是十分可观的。
我院在2007年实施了全面的网络心电,以前病房做心电图,心电图医生到病房跑,或是病人拿着申请单到心电图室。现在不用了,每个护理单元的医生和护士都会做网络心电,病人可以随时做心电图检查,通过无线网络用0.1秒的时间传回诊断中心,出报告,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做出诊断,回返到病房。
(3)新一轮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空前高涨
有数据显示:近三年全国300家医院年IT专项投入超过1000万元,其中不包括人力成本。实际上包括三大块的支出:软件、硬件以及维保费。很多医院每年的信息化投入达到年收入的1-1.5%,甚至是超过这个比例。而近几年医院的收入都在大幅度的增长,20亿元以上收入的医院比比皆是,这个报告的数据还是有些保守的。同时,也说明一个问题,医院信息化建设碰到了一个好时间。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报告称,2012年中国HIT市场的投资规模已达到185.6亿元,并且近几年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
有这么大投入,医院信息化有那么多的需求,有那么多的供应商,我们该如思考如何建设自己医院信息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