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南湖HIT论坛】陈金雄:用数据驱动智能医疗

来源:HIT专家网    记者:沈媛巧

导语:2015年10月10日,由HIT专家网主办的以“聚焦智能医疗战略与实践”为主题的南湖HIT论坛在浙江嘉兴隆重召开。福州总医院计算机应用管理科主任陈金雄携其最新医疗信息化领域力作《迈向智能医疗》出席此次大会,并做“数据驱动智能医疗”主题演讲,从政策到业务再到流程,深刻剖析了当下火热的大数据技术对智能医疗的影响,并判断,大数据将成为驱动医疗迈向智能化的主要因素,依靠机器人、智能医疗、医生、医院、移动互联网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将是未来医疗的新常态。HIT专家网将其演讲整理如下。

福州总医院计算机应用管理科主任  陈金雄

福州总医院计算机应用管理科主任 陈金雄

今年以来,国务院连发两个关于大数据的行动纲要和通知,至此,大数据的重要性不止是存在于业界的讨论之中,而是已经成为了国家的一个发展战略。所以,无论是信息化、“互联网+”还是大数据,在国家战略层面都得到了一个重视。

智能医疗主体仍是医疗

智能医疗,主体仍是医疗。当前,医疗业务主要分成诊断、治疗、护理、康复服务。在医疗业务中,证据是诊断的前提和基础,证据是否充分决定诊断是否正确,诊断是否正确又决定治疗的过程和环节。“说白了,其实证据就是数据,所以医疗数据、诊疗数据是我们医疗业务的前提和基础,它们的充分及时决定了医疗质量。因此,证据要求必须真实、全面、及时。”陈金雄说。

据此,医疗信息化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数字化阶段,通过一个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证据信息的数据化,通过信息的有效采集、存储、管理、传输和展现,实现证据的全面、真实、可靠。“现在,我们将慢慢地进入第二个阶段,也就是智能化阶段:更多地关注信息如何更充分的利用,包括知识库的决策支持系统、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等。”在陈金雄看来,无论是国内外哪个电子病历评价体系,其基本理念是相通的,主要包括4个维度:系统的全面性、系统的共享度、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与系统的智能化。

当今,医院信息体系主要还是在提高效率、流程优化、环节管控方面发挥很大作用,基本上解决了信息采集、存储、利用和传输的问题。在信息化的深度挖掘和利用、知识库的建立、真正通过数据分析促进医学质变等深层次应用上还非常有限,目前的医疗信息化还是处在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发展的转型期。

迈向智能医疗阶段,医疗信息化何去何从?

10年前,陈金雄就认为,医疗信息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智能化,并写了一篇大概7000字左右的文章在《计算机世界》刊登了。2014年,陈金雄将文章写成了70几万字的《迈向智能医疗》一书,主题第一是医疗,第二是智能。对于智能医疗,陈金雄情有独钟又富有真知灼见,在《迈向智能医疗》中,他总结了一个新的以患者服务、临床业务、资源保障、收费管理为基础,真正站在医院业务角度来构建的信息模型,打破了以往以HIS为基础的模式。“医院建了很多信息系统,但信息孤岛依然存在,如何使信息得到有效利用?不单单要构建信息系统,关键要梳理内在的联系,实现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为核心、以医嘱为主线。”患者流、医嘱流、医药流和物资流,这四个流之间的相互关系、采集、存储和管理等问题,一直是医院的短板,怎么实现智能?陈金雄说,“要建立知识库,没有知识库肯定不能达到智能,如果知识库贯穿在整个患者服务、临床业务的全过程,我想医院的信息化真的能达到智能化这一阶段,所以,现在这个闭环医嘱管理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当各环节数据聚集,如何打通不同环节的数据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一道门槛。在陈金雄看来,打通数据链的第一关就是要建立各种主索引。“主索引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索引,很多数据很难获取,就像为什么每个人要有一个身份证,住酒店、坐飞机等都需要身份证,其实说白了就是主索引管理,构建了一个非常好的数据管理。”

第二就是要建立数据管理器,数据管理器非常重要,一层是业务的关系,一层是收费的关系,一层是设备与收费的关系。打造远程医嘱能清楚地知悉设备的执行情况,包括哪台设备检查、哪个人操作、挂号及收费情况。在院内真的回到医嘱执行这个过程,把所有的数据链打通,数据环节都能检测得到,而且数据是标准化、规范化,集中统一管理,那么医院的数字化阶段才算真正到位了。”

接下来,就是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临床数据中心、管理数据中心、影像数据中心这个是在医院内部的,包括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获取的云端,像个人简介、健康档案以及区域医疗数据中心等。其实狭隘的电子病历就是数据中心。

第四就是如何更好地展现数据。医院拥有很多数据,做完之后第一步要让它能看得见,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原来没有数据,现在有数据,当数据大大增加后医院该怎么看,这很重要。所以我一直强调一点,要用办新闻的理念来搞数据化,就像报纸的主编,面对全国各地的新闻,需要去关注采集,把最重要、最受关注的新闻放在首页。临床也是一样的道理,每天那么多信息,怎么样把优质的信息推荐给医生和相关的业务人员,这就是一个信息的展现。”陈金雄如是说。2006年,去日本考察的经历给了陈金雄非常深的感受,体会到了日本信息化的不一样:把服药单、输液单、小资料单全部变成一个标准化呈现形式。“这样做最关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非常好的知识库,这也是医院信息化建设最痛苦的,单靠信息科是无能为力的,因为知识库、临床知识库是非常专业的,更多的来源于临床业务的参与。”

当前,医院的信息系统有知识,没有知识库,如何使知识库和医院的信息系统有效脱离开来?医院每一套信息系统、决策系统上了一两年以后,都会融入医院医务人员的诸多智慧、经验。“但是很可惜,医院很多的经验和智慧都在程序里,没有变成一个独立的知识库。所以,一旦医院换了系统,对不起,所有的知识都将没有了。换系统的最大痛苦就在这里,哪怕你软件做的再好,原有的东西依然会没有,因此,要把原有的东西融入到软件里边。”对于医院独立建立知识库的重要性,陈金雄再三强调,“现在,如果医院能有一个架构,把基本的集成和知识库变成一个相对独立部分的话,那么我想,医院未来换系统的话可能就没那么痛苦了。”

哲学思考:迈向智能医疗,非一日之功

未来医疗信息化的建设,要有大方向的战略指引,更需要哲学高度的深度思考。

“到底是复杂还是简单的工作需要借助互联网?其实,复杂的工作才需要借助工具。所以,鉴于医疗的复杂性,我们就会提出一个问题:医疗的复杂性是否会成为拒绝智能医疗的理由。由于医疗很复杂,所以医疗只能靠人来处理。但反过来,复杂的东西才需要借助设备,所以这又产生了一个矛盾,那么机器人是否会取代医生,就面临着智能诊疗与人未来关系的带有争议性的问题。”

面对面医疗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面对面?其实,他的目的就是要更真实地采集患者信息,更清晰地了解患者信息。但他的缺点也很明晰:只能采集当前信息,过往信息采集不到;只能采集当次的信息,连续的信息采集不到。实际上医院的门诊时间就是三到五分钟,能采集到多少数据?为什么门诊误诊率很高?其核心原因就是信息采集其实是非常有限的。互联网的优点就是可以更实时地采集连续动态信息,可以更有效地管理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产生大数据,更有利于门诊治疗。当然它也有缺点:光采集外在的情感信息。“我认为新技术会逐渐控制这个,所以大数据时代要多拥抱互联网。”

“实际上,对智能医疗我们已经一点都不陌生了,我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借用习大大的‘新常态’来概括未来医疗的发展:依靠机器人、智能医疗、医生、医院、移动互联网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我想这是未来医疗的新常态。”陈金雄解释道。

此外,针对医疗业务陈金雄提出四个一体化:第一,健康诊疗中心一体化,现在医院以临床诊疗为主,未来健康和临床诊疗将一体化;第二,线上线下一体化;第三,院内院外一体化,现在院内和院外几乎是割裂的;第四,机器和医生同心协力一体化,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健康咨询、线上诊疗、药物和机器人在医疗当中的比例会越来越大,总有一天,智能医疗起的作用会超过医生的作用。”陈金雄说。

“我们谈颠覆,有人很兴奋,有人很敏感。比如卓健医疗CEO尉建锋博士,他一定很兴奋,因为他肯定要改变这个世界,而传统医疗对这块就很敏感,所以就产生了一个悖论:认为会颠覆的恰恰不会颠覆,因为他有危机感,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认为不会被颠覆的恰恰是最可能被颠覆的,就像温水煮青蛙。”

颠覆说明什么?说明思路发展变化的程度,也表明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探讨,颠覆不是一天搞定的,也不是一天就改变的。

赞(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南湖HIT论坛】陈金雄:用数据驱动智能医疗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