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独家】杭州创业:走在创业的大路上

“尽管市场很好,我们也战战兢兢。”杭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层领导坦言。面对医疗信息化软件工程,一个专业公司是没有退路可言的,做不好就砸了辛苦多年建立起来的“招牌”。

目前,中国卫生信息化市场出现了不少“鸡肋”工程。有些公司也许并非一开始就不想做好,而是面对订单时没有经验,做到一半时又遇难退缩,时间和期限给做项目的厂商很大压力。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杭州创业有自己的应对方略。

来源:HIT专家网

记者:宇文啸

2011年杭州创业自主软件销售达到2.1亿元,并将于2012年内首次冲击创业板。杭州创业高层明确表示,现在的HIT软件非常细分,什么都做已经不可能,我们要放弃一些临床信息系统,倡导互补合作。

有所为有所不为

根据杭州创业高层主管透露的数字,2011年,杭州创业自主软件销售2.1亿元,加上智能楼宇、安防等,销售额达到4.5亿元。粗略统计,杭创2011年的自主软件销售额仅次于东软的2.5亿元。

1998年杭州创业成立,现在已拥有正式员工1100人,应届实习毕业生200人。

摄影:HIT专家网

评估2012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市场,形势向好。特别是国家继续财政投入,借居民健康卡的推动势头,区域卫生信息化进一步发展。2012年,杭州创业自主软件的销售收入定位为3亿元左右。目前,杭州创业正加速扩张布局,在各地注册分公司,采取人员本地化的策略,并与当地院校合作,促进与客户的沟通。截止到2011年底,除西藏自治区外,杭州创业已通过分公司与合作伙伴的形式覆盖了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

近两年来,杭州创业在区域卫生信息化方面,着力打造上海闵行区和成都新津区这两个典型项目。上海闵行的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已成功实现向慢病管理转型,目标是居民的“少生病,少治疗”。与多数公司能够保证的“数据上传”不同,杭州创业着重于两点:一是追踪信息,二是不同时期的数据比较。

成都新津的项目重点是解决农民“看病难”,让村卫生室真正用起来,实现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联办。面对50、60岁左右的村医,既不会拼音又不会讲普通话,培训量是巨大的,杭州创业也是在不断地摸索中才有了自己的经验。

杭州创业曾留下了一支50人的队伍负责成都新津区的区域平台的运维,近期,2年的免费运维期限已经到期,通过盈利的模式继续接手,还是将相关业务转交于软通动力与成都投资控股集团合资成立成都医疗健康网络管理有限公司,还是形成某种新的合作方式,杭创高层表示,这一切正在和各有关方面密切探讨。

1 2 3
赞(0)

评论 1

评论前必须登录!

 

  1. #1

    可持续发展是客户的期望,厂商在项目验收后如何对产品进行改进,一直是一个大问题,不管当时是多么先进、多么好用,如果不改进,过一段时间,就不先进甚至是落后的了,而改进就要考虑成本与收益,双方都能接受,这是一个难题。

    tanyiqiang13年前 (2012-11-24)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独家】杭州创业:走在创业的大路上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