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龚晨
“CDSS(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可谓临床信息化的‘金字塔尖’,比一般性的功能性软件要更深入、更复杂。现阶段CDSS所覆盖疾病领域的范围和深度尚未完全成熟,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北京惠每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每科技)创始人、CEO张奇日前接受HIT专家网独家访谈时如是说。
从2015年成立至今,惠每科技亲历并见证了CDSS在我国医疗行业的起步、落地、规模化建设,再到如今的深化应用新阶段,对CDSS的未来发展趋势有如下研判。
趋势一:专科领域对CDSS的内在需求持续释放
CDSS应用受到政策与需求的双轮驱动。2018年前后,在电子病历评级等政策引导下,作为医院信息化建设高级阶段的“必选项”,CDSS迎来建设高峰期;随后,医院的内在需求被激发,多类应用场景,特别是某些专科领域对CDSS的需求如今已呈爆发式增长。
这正是惠每科技近几年的发力点。在此过程中,惠每科技的研发战略也更为清晰。
一方面,惠每科技在专科领域持续“深潜”。在肿瘤、呼吸、ICU、心脑血管等多个专科领域,惠每科技产品线“持续上新”。其中,惠每肿瘤CDSS可对肿瘤分期、肿瘤化疗方案、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等关键环节的临床诊治行为进行质控管理,提高肿瘤治疗环节的规范化治疗率;“患者疾病风险预警系统”则覆盖VTE、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等院内常见疾病,帮助医疗机构全面筛查、管控住院患者的疾病风险。
“惠每科技已与36家头部医院和全国400多家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临床医生深入应用CDSS的过程,会进一步触发他们的潜在需求。我们从一线获得了大量在不同专科中实际存在、依靠传统方式难以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据张奇介绍,惠每科技与某省级儿童医院合作的“儿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项目,通过CDSS技术帮助儿科医生准确判断患儿感染类型、抗菌药物使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避免儿童抗生素滥用现象;惠每科技与某知名三甲医院合作研发的“老年患者合理用药CDSS”,不同于常规的合理用药产品,主要针对老年人基础疾病多、免疫力相对差等特殊情况,帮助临床医生为每一位老年患者量身定制用药计划。
另一方面,惠每科技在研发上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策略。由于类似的需求大量涌现,惠每科技坚持的研发原则是:首先是技术专注,只关注CDSS技术可以解决的需求,不在其他技术领域做过多投入;其次是目标导向,只解决那些“帮助医生提升诊疗质量、保证患者诊疗安全”的问题;第三是需求具有通用性,优先解决有临床指南、专家共识提供支持的问题,避免因不同医院、不同医生的理解差异导致产品无法落地。“基于这些原则,我们能准确甄别需求,也能够更加聚焦,在不同专科领域做得更加深入。”张奇说。
在专科领域推动CDSS的研发与应用,是一条充满希望但相对艰辛的长路。“我们在很多领域都是前行者,没有参照对象与成熟经验可以参考,需要不断摸索。”张奇坦言,CDSS的研发涉及多个交叉学科,专科CDSS要解决的更是那些“老大难”的临床问题,因此非常考验研发团队的临床背景、技术能力、与临床专家的沟通配合及项目执行能力,每个专科CDSS的研发对于惠每科技的团队作战能力都是一次考验与提升。
同时,专科CDSS对医疗数据质量的要求更高,比如肿瘤CDSS非常强调病理报告获取的及时性与完整性,还要求连接患者的多次门诊、住院记录;而ICU CDSS则依赖呼吸机、监护仪等床旁设备数据的实时获取等。未来,惠每科技将帮助医疗机构共同解决这些关键问题。
趋势二:建立平台与标准,CDSS必将走向开放
AI算法一度被称为“黑盒子”。对于医疗机构而言,AI模型构建环节处于“不可知”状态。但医疗机构不仅希望得到准确有效的临床辅助决策支持,还希望了解AI的内置逻辑是否与医院的预设逻辑保持一致,更希望在标准模型之外,根据医院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设置。
张奇认为,此前受工具、平台不完善等技术条件限制,早期的CDSS难以支持医疗机构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倾向于使用标准化逻辑;另外,内部逻辑、深层模型的可读性较差,也决定了CDSS的开放程度很低。
“但行业正在面临全新的局面或要求:未来的CDSS必须是开放的。这是我们意识到的一个重要趋势,观念也随之转变。”张奇认为,不同医疗机构临床业务的差异性是必然存在的,惠每科技此前的关注重点是基于指南的标准化逻辑,今后将积极帮助医院实现那些差异性、个性化内容,也即面向医院提供可解读、可修改、可定义的CDSS产品。“这是CDSS贴近临床实际的必然结果。”
可解读、可修改、可定义——这实际反映了医疗机构对数据二次开发利用的强烈渴望。“一直以来,我们为医院做的很多工作,医院只享有了最后成果;即使我们想开放中间过程与中间成果,医院也缺乏相应的工具与操作环境加以利用。”张奇注意到,医院很多数据研究项目,哪怕仅针对一个覆盖面很窄的课题或疾病,也要从零起步、从下至上完成许多重复性工作,包括数据接口、数据治理、模型搭建、用户交互等。
医院有数据但二次开发成本很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类似CDSS这类AI类应用的使用。为此,惠每科技将从平台与标准等角度出发,帮助医院提升数据开发利用能力,降低医院数据二次开发的成本。
在平台层面,惠每科技推出“数据中台”,并将其定义为“数据操作系统”。在基于医院业务特点与需求打通各类系统、对医疗数据进行全局治理后,该“数据操作系统”能形成可共享、可复用的数据资产分层模型,医院可从平台上获取安全、开放的数据服务。
“我们的数据中台强调在数据治理的基础上提供数据应用开发环境,方便医院快速加工、探索个性化数据,将数据持续转化为资产与应用。”张奇介绍,在这个数据开发环境中,惠每科技或其他开发者为医院搭建的每一个模型、逻辑、代码都将透明化与资产化;无论是医院还是第三方都可在“同一个开发环境下”,充分利用已沉淀的数据资产、共享模型、代码,进行轻量级的二次开发。
在惠每科技的内部研发实践中,“数据中台”的价值已得到验证:由于实现了研发中间过程的模块化与复用,在无需大规模增加研发人力的前提下,惠每科技的研发产出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足以应对井喷状态的需求挑战。
在标准层面,惠每科技近期推出“惠每标准数据集”,并面向医疗机构开放。作为惠每科技的企业标准,该数据集对临床真实语料进行标准化,以患者为维度进行构建及输出,包括超过32万条概念、100万组关系,支持惠每科技全产品线应用。张奇认为,在同一个标准定义下,惠每科技与医院用户共享数据治理成果,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CDSS的开放程度,从“黑盒”走向“白盒”。
“CDSS的开放无法一蹴而就,将是一个相当长且难的过程,但惠每科技完全认同这一趋势,并身体力行、积极推动。”张奇补充道,惠每科技愿意将自身积累开放给医院及第三方,帮助各方避免重复劳动,实现更多应用,这本身也将促进CDSS的应用深化与价值提升。
趋势三:从辅助诊疗到辅助管理,CDSS是支撑医院运营管理的底层逻辑
从“辅助诊疗”进阶到“质控管理”,是CDSS应用场景扩张的关键一步。在更为广阔的智慧管理领域,惠每科技为CDSS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
如今,在惠每科技的“智慧管理”产品线上,除传统的单病种质控上报系统、病案首页/病历质控系统外,还包括三级医院评审管理系统、DRG/DIP医保控费系统等。
“从辅助诊疗到辅助管理,在CDSS的底层逻辑上有相通之处。”张奇以惠每三级医院评审管理系统为例进行了介绍。在医院等级评审中,“医疗质量”占据主导地位,但医疗质量管理长期聚焦于“事后评价”,亟需转向“事中干预”。因此,惠每科技提供的三级医院评审管理系统,重在通过CDSS的事中干预能力减少医疗质量事件的发生概率,而非事后统计这类事件的发生次数。“事后评价不改变已发生的事实;只有在事中对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点进行及时干预与解决,才能达到提升医疗质量的终极目标。”
同样,惠每DRG/DIP医保控费系统的核心目的不在于帮助医院在医保结算后进行成本分析,也并不限于提高病案首页质量,而是帮助临床医生实现事中的规范化诊疗:既不过度治疗,也不降低和牺牲治疗质量。张奇认为,此前借助CDSS管理医疗质量,侧重于“保证患者应该得到的诊疗服务,医生要不错、不漏、不少地提供”,而医保控费是从另一个角度要求“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医生不过度提供不必要的治疗措施”。这两者的逻辑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核心在于准确判断患者的实际病情及所需治疗措施。“当然,这是一项很有难度的工作,我们希望惠每科技的CDSS能力能在保证医疗质量与控制费用之间,寻找到更好的平衡点。”
“利用CDSS技术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这是惠每科技的使命与长期战略,过去与未来我们都将坚定不移。”张奇认为,在不同疾病领域的不同治疗环节里,存在大量影响患者安全的风险点。“哪些点是能够通过CDSS技术来解决的,我们会找出来,加大投入,解决更多问题。”未来5年,惠每科技希望能成为1500家医院的CDSS合作伙伴,为持续减少患者安全事件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晓青】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