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十年,洞见未来 | 医改,已演变为一场数字化改革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朱小兵

【编者按】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22年是HIT专家网(www.HIT180.com)成立10周年,恰逢我国发展历史进程中极不平凡的10年,医疗信息化建设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此,HIT专家网推出“十年,洞见未来”专题策划,希望通过对一系列相关领域的回顾总结,为不确定性明显增强的当下,提供借鉴与参考。由于写作团队认知水平和能力所限,文章如有不当之处,恳请业界批评指正。

2022年12月中下旬,奥密克戎病毒感染导致的第一波疫情高峰,如海啸般席卷全国多地,医院发热门诊人次瞬时激增。浙江省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快速上线“发热门诊查询”,扫一扫二维码,全省各地三甲医院、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所有发热门诊的实时接诊情况、排队等待状态就实时可查。

这一便民应用在关键时刻的推出,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建立在平日工作打下的基础之上,浙江全面推动省、地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共享,率先试点县域医共体建设,通过医保政策引导群众分级诊疗、持续推进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等等。

这是系统性、长期性医改举措推进与数字化改革水乳交融的一个缩影。

从“自发”到“自觉”,信息化是新医改的“粮草”

回望过去十多年,中国医改成绩最亮眼之处,在于建立了覆盖全民的医保体系,让更多的人敢看病、看得起病。

十多年前,北京一些知名三甲医院门诊大厅外,每天下班前就已经排起“长龙”,人们等候通宵达旦,只为挂上次日一早的号。其中,也不乏倒卖号源的“黄牛”。如今,这一现象早已消失。即便一号难求,患者只要动动手指,还是有希望约到号,而且各家医院近期号源分布情况,一目了然。

过去十多年来,医院信息化的巨大变迁,同样发端于新医改。即以2009年4月,国务院新医改方案的两个重要文件——《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为标志,这两份文件史称“新医改方案”,明确了阶段性目标: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可及性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居民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卫生部门在三年内重点抓五项改革,包括医保、基本药物、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公共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为保障五项改革,初步测算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将投入8500亿元,力度空前。

“新医改方案”的另一大突破,将信息作为其“四梁八柱”体系之一。自此,信息化建设不再是个别医院的自发行为,而是医疗机构普遍的自觉行动。

2009年4月,当时仍在《计算机世界》报工作的我,写下《信息化要赶医改大考》一文并预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医改而言,‘粮草’未必是资金,而是信息,是驾驭信息化的观念和能力。”

这一预判早已成真。

譬如,面对全民健康保险所拉动的就医需求的快速增长,医院信息系统起到了“显著放大”医疗资源能力的重要作用。2011年以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持续推进以电子病历系统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开展互联互通测评,普及住院、门诊电子病历系统,集成检查、检验等信息系统,增加自助设备,引入互联网思维开展掌上医院、互联网医疗等移动应用,优化挂号、结算、发药等流程,大幅度缩短平均住院日,等等。由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驾马车”构成的智慧医院建设评级体系,已经成为评判医院信息化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尺。

又譬如,不少地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推进医改进程中主动作为,积极建设并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开展分级诊疗、慢病管理等。

这些地区的经验背后隐含一条共同的规律:信息化价值的发挥,不是依靠信息技术自身单打独斗,而是以体制机制、组织流程改革措施的到位为前提。

医改进行到哪里,信息化就建设到哪里

回望过去,信息化之于医改的重要支撑作用,集中体现在三方面:

其一,信息化“强基层”

信息化是促进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均衡器”。

在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门可罗雀的情况下,2013年,原国家卫生部意识到,医疗改革下一步最重要的是让基层医院真正强起来,和大医院上下联动、沟通,“医联体”的理念受到重视。针对基层诊疗量在上升、但大医院上升得更快的现象,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提上日程。

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医疗联合体建设,乃至进一步针对县域层面医疗资源集约化改革探索出来的医共体试点,都不仅是医疗资源的重新组合,而是从支付体系、就医体系、就医理念的全面重塑。这当中,一刻也少不了信息化的支撑。

其二,信息化“强监管”。

信息化是实现全程智能监管的“千里眼”。

2012年2月启动的三明医改模式,由于让百姓、医务人员、医疗机构等多方主体受益,迅速走进医改新政制定者的视野,并开始在全国推广。2019年、2021年,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就两度发文,在全国推广福建省三明市深化医改的主要经验。

三明医改模式,代表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方向。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变革传统的按项目付费为按病种(DRG/DIP)付费,医保局一手抓资金智能监管,一手抓带量采购,实现腾笼换鸟。医疗机构、医药、医疗保险“三医联动”的背后,是医保支付相关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快速推广,以及药品监管体系的健全。逐步建立完善药品耗材补偿机制以及追溯监管体系,实现疫苗以及国家组织集中采购和使用药品“一物一码”,选取部分高值医用耗材等重点品种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

日益完善的药品、耗材的编码体系,执业医务人员的编码体系,这些基础工作的补齐,使得每一笔医疗费用的产生,都有据可查、有源可溯。医疗机构也纷纷自觉强化医生执业行为的规范,主动防范监管风险。

其三,信息化“强发展”

信息化是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创新医疗健康管理模式的“催化剂”。

2015年和2016年,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先后确定了两批11个省份作为综合医改试点省份。随后几年,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动医改取得新实效,形成了一批可圈可点的示范做法。总结试点省份的成功经验,各试点省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助推改革,使“互联网+”成为改革发展的最大增量。其中,宁夏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基本建成五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青海加快医保信息系统改造,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同步实现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一站式”直接结算。浙江以数字化改革为引擎,优化升级医疗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老百姓就医获得感。

2018年8月,国务院明确深化医改2018年下半年七项重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快完善全民医保制度、大力推进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设、切实加强综合监管制度建设、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等。

国务院办公厅《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减少群众跨区域就医。继续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因其代表着国家医疗技术的先进水平和技术前沿,所以也是引领全国提升整体医疗水平的重要力量。不少头部医院信息部门正在探索相应的信息化支撑建设方案。

信息化,已经成为医改政策措施的默认配套选项。医改任务所指之处,皆有信息化建设任务和卫生信息人的身影。

高质量发展,数字化改革路漫漫

医改是持久战,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医改的实质是对医疗机构、患者、支付方(医保)、医药等多方利益攸关方之间的资源再分配、利益关系的再调整、再平衡。只要医改还在进行时,信息化赶考医改,就一直在路上。

展望未来,医疗资源的持续优化,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健康管理理念的加速普及,均离不开数字化改革。医改必然伴随着数字化改革,医改越是进入深水区,势必对数据的准确性、实时性、协作性等提出越高的要求。医疗行业的数字化改革必将在以下几个方向重点发力,持续驱动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

第一,以数字化改革提高医疗质量。医疗机构终将转向按价值、按质量付费。给患者以安全、适度的医疗,回归医疗的本质。

第二,以数字化改革推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决定了医疗机构的持续发展能力。临床科研、教学,因为数字化而变得更加无边界,意味着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路径也将不断突破传统模式。

第三,以数字化改革推进绩效考核与运营管理。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和付出,应该得到全社会应有的尊重。国家也在同步推进补偿机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协同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方式、人事薪酬等领域改革,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第四,以数字化改革推进全民健康管理。全民抗疫新阶段,每个人都深刻感受到“自己才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经过第一波疫情高峰的洗礼,人们更关注自己的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体温等健康指标监测,健康可穿戴设备进一步快速普及。各级医疗机构应审时度势,以数字化、互联网思维积极探索医养结合业务,主动开展健康体检和监测评估、密切医患沟通、开展健康宣教,医疗健康行业有望在跨机构、跨区域、跨部门业务协同和便民惠民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在源源不竭的需求拉动下,在新技术浪潮的创新驱动下,医改,已演变为一场关乎人人健康的数字化改革。

【系列文章】

十年,洞见未来 | 电子病历评级应将重心放在医疗业务内涵建设

十年,洞见未来 | 互联网医疗,终归还是医疗

此图片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HIT%E4%B8%93%E5%AE%B6%E7%BD%91%E8%AE%A2%E9%98%85%E5%8F%B7.png
关注HIT专家网微信订阅号
精彩不容错过!
寻求“商务合作”请扫码填写需求
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责任编辑:陈曦】

赞(8)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十年,洞见未来 | 医改,已演变为一场数字化改革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