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李崇铭 整理
加强医院数据资产管理,既是业务数据积累的必然趋势,也是数据驱动医院运营管理的内在需求。
“‘一切为了病人’是复旦中山医院的精神所在。无论是出于政策要求还是医院发展所需,运营管理的本质在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从而使医院可以为更广大的患者群体,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2023年11月11日,在2023年南湖HIT论坛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信息与智能发展部规划与管理中心算法工程师吴思萌展示了复旦中山医院数据资产管理平台的整体架构、数据资产建模设计理念、模型解构思路、应用场景探索等内容。
打造未来医疗新范式,探索复旦中山医院智创之路
作为首个挂牌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首个获批立项的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复旦中山医院)形成了“一院多区”的医联体架构,包含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复旦中山医院厦门医院等9家分支机构,充分发挥多院区协同的优势,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为全面推动医院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复旦中山医院对信息部门的组织架构进行创新变革,成立了信息与智能发展部。部门下设规划与管理中心、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中心以及计算机网络中心,分别承担规划引领、创新探索和基础支撑“三驾马车”的职责,驱动全院医疗信智化建设。
“复旦中山未来医院建设战略中的三个定位‘功能化、智能化、人性化’,是医院智慧创新渐进式发展的三部曲。”吴思萌介绍,在功能化方面,依托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建设,医院目前已基本上实现了业务数字化,并在进一步地探索数据资产化;在智能化方面,医院充分挖掘数据资产价值,实现数据驱动智能,赋能医教研管各类应用;在人性化方面,通过构建智慧化运营管理平台,优化医院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从而使优质医疗资源有更多扩容下沉的可能性,给更庞大的患者人群带来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梳理数据资产,落实管理平台建设
历经三年建设,复旦中山医院数据资产管理平台从零到一,通过数据资产和业务发展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现已实现全面赋能医教研管应用,正在迈向服务性能更扎实、服务场景更深化、医联体数据融合更深入的新阶段。
复旦中山医院数据资产管理平台整体架构设计,围绕三个核心要素展开:
一是稳定的技术底座。通过打造“湖仓集”一体的技术底座,保障平台提供更加稳定、实时、准确、易用的数据服务。
一方面,平台在数据加工链路上兼顾考虑了批处理、流处理两种模式,并根据不同业务场景的实际需求,适配选用不同的数据加工模式,充分发挥各数据库组件的性能优势,使数据计算、检索和统计分析更为高效。
另一方面,加强数据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建设。“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关乎平台的数据质量基础。”吴思萌表示,要让数据理得清、看得见、读得懂、管得住、用得好,需细化元数据管理、数据标准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资产目录、数据权限管理等工作。
二是数据资产建模。“如何使一套数据资产模型服务医院各类场景,需要包含哪些维度的信息,需要记录到怎样的颗粒度,如何评价模型的效用,这些都是数据资产建模需要考虑的问题。”复旦中山医院数据资产模型围绕标准归一、事实过程、模型关联三个理念进行设计:
第一,采用全局统一的数据建模,以统一标准的主数据和业务过程数据满足各类应用需求,保障数据一致性和使用效率。第二,确保业务事实过程可还原。“平台不能只接入业务数据变更的结果,还要能够还原变更的原因,这些信息对后续的数据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吴思萌介绍,数据资产模型实时监测并全量存储每一项业务变化,保证业务过程可追溯。第三,建立完整的模型关联关系,通过将业务过程与费用明细、经营要素进行关联,进一步精细化管理医疗收入、成本。
三是院内管理规范。“医院数据资产管理不是仅靠信息部门就能完成的工作。”复旦中山医院围绕数据资产管理目标,制定包含数据接入、主数据管理、运营数据服务等各个环节、流程的SOP保障制度,实现部门间高效协同。
医院数据资产管理是一项举足轻重、持之以恒的工作,正因如此,管理平台的建设也将是一项需要不断总结与优化的工程。复旦中山医院在推进平台建设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标准的制定,于2023年8月在上海市地方标准中立项《医院数据资产管理平台建设指南》,希望中山经验能给行业内的各家医疗机构带来一些参考价值。
推动场景创新,数据赋能智能化新发展
“面向复旦中山医院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希望将总部的运营管理经验快速地落地到分支机构。”吴思萌表示,利用好数据资产赋能医疗集团同质化管理,需要抓住三方面的需求特性:
行业通用性。通过解构管理计划、解析指标、确定归口科室、定义指标口径四个步骤,实现自顶向下的任务梳理及拆解,这是一套通用的建设方法论。“以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为例,将国考的指挥棒落实到医院的日常管理中,我们需要以不同的业务视角对指标进行计算与监控”。同时,平台支持定义各项指标的标签内容,如评价主体、评价事项、评价目的、归口科室等,有助于分析管理计划的侧重点或快速定位平台中的一系列指标。
灵活扩展性。平台将一些通用的计算逻辑封装成原子指标,再由原子指标派生出若干个业务指标,达到“一处定义,多处使用”的目标,进而增加指标的复用性,消除指标的二义性。“在统一管理、清晰定义指标口径的同时,支持指标以丰富的维度下钻分析,对医院来说既是痛点也是难点,通过原子指标的不断打磨与完善,我们希望业务指标的提取更加灵活,建设具备可扩展性的指标体系。”
管理经验跨机构分发。吴思萌介绍,复旦中山医院通过建立管理知识库,将指标体系的建设逻辑与管理计划一同下发,实现了管理经验在集团范围内的快速辐射,下属分支机构无需重新定义指标,消除二义性,便于推动跨院区、集团化、一体化管理。
在指标建设方面,复旦中山医疗集团现已完成国家、地区和集团内部管理方案累计2000余项指标,覆盖院内门诊、急诊、住院、检查检验等各项业务。同时,以统一一套指标计算链路,支撑全景大屏、PC端报表、移动端看板的三屏联动,以及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多院区智慧运营中心(IOC)等形式,大大丰富了运营管理指标的呈现和分析途径,为运营管理人员带来更高效、直观的工作体验。
“医院运营管理绝不应止步于指标监控,而需进一步从指标中发现问题,注重内涵提升,从根源上提质增效。”吴思萌表示,围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复旦中山医院积极探索数据资产推动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构建患者、管理、医生、院区“四重孪生”的智慧医疗新体系;构建中山大科学平台,为临床研究注入新效能;打造面向专科领域、轻量化、标准化数字产品,引领临床诊疗经验推广、下沉、辐射至基层医疗机构新趋势。
“将临床专家的知识通过数字化方式沉淀并向外传播,造福更广大的患者人群,这是我们部门长期以来的愿景。”吴思萌介绍,基于这一构想,信息与智能发展部与肝外科共同打造了“肝癌规范诊疗医生助手”,针对肝癌患者从入院到就诊结束的全流程展开管理,在必要环节进行提醒及智能化辅助,提高诊疗效率和规范性。复旦中山医院希望通过数字化工具凝练中山诊疗经验,并通过嵌入各家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系统实现专家经验的数字化、低成本复制,从而促进全国肝癌诊疗规范化、同质化、标准化。
“构建数字驱动的医院发展新生态,能够有效带动医疗行业数智转型,与相关产业携手共进。”吴思萌表示,以打造“政、医、学、研、产”五力联动的数字医疗生态圈为目标,复旦中山医院以AI技术为切入点、以数字孪生技术为突破点,积极求解医疗资源供需难题,构建可持续生态,如今已初具成效。探索医院数据资产的价值,需要业界同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视频回放】
【课件下载】
【责任编辑:晓青】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