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CHIMA2024现场直击 | 医信的路,就在一个个业务场景里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龚晨、孙婧、李崇铭

5月18日,CHIMA2024正式开幕并迎来主论坛和众多平行论坛。从人口转型的严峻挑战,到医疗信息化体系的系统性重塑,从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实现患者跨机构交换病历信息,到DRG/DIP支付改革进程中如何回归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只有贴近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深入一个个存在痛点的业务场景中,医疗信息化事业才能获得源源不竭的动力。

医疗健康领域应战人口转型严峻形势

“老龄化、少子化,以及快速城镇化导致的人际疏离化,是我国人口转型发展趋势。当下,医疗健康需求快速增加,家庭照护难以负担,社会支持系统亟待完善。”在CHIMA2024主论坛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副主任陈虎认为,应对老龄化患者疾病慢性化、复杂化,以及护理长期化等特殊需求,疾病治疗和医院管理应转向更加广义的社会健康治理。

为满足持续增长的居民健康需求,一方面要让医疗服务突破医院围墙,探索多场景健康方案;另一方面要改变临床思维,改善患者健康体验。

陈虎谈到,信息化、人工智能将提高医疗健康领域的劳动生产率,使社会能够以更低成本获得更好的健康照护,助力在传统的实体医疗机构之外提供无缝医疗健康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副主任陈虎

推动医疗信息化体系整体性优化和系统性重塑

“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方案中提出八项行动,包括‘两大基础、三个保障、三项应用’。”在CHIMA2024主论坛上,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大数据办公室处长唐勇林解读了《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相关部署。其中,两大基础指“医院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网络信息和数据安全防护能力”;三个保障即“一卡一网一平台”,包括电子健康卡、卫生健康信息传输网和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三项应用指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商保就医费用一站式结算和电子健康档案规范查询。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大数据办公室处长唐勇林

“开展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旨在推动医疗信息化体系整体性优化和系统性重塑。”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信息技术处处长徐向东指出,不同于之前医院信息化建设大多从供方角度出发的传统模式,攻坚行动强调以具体的应用场景为驱动,以广大群众需求为导向,目标是让公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以“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这一重点任务为例,徐向东厘清了“互通”与“互认”之间的关系。“互认是业务层面的认可,互通则是技术上的实现,两者相辅相成。”

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信息技术处处长徐向东

《医疗机构基于API实现患者跨机构交换病历信息技术指南(试行版)》正式发布

在CHIMA2024主论坛上,受CHIMA委托,CHIMA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卫生健康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琚文胜发布了《医疗机构基于API实现患者跨机构交换病历信息技术指南(试行版)》(以下简称《指南》)。

不同于基于区域卫生健康信息平台的共享模式,《指南》旨在基于API技术,通过标准选用与组合,为医院提供一种低成本、易实现安全可控的技术方案,实现在患者自主可控模式下,获取、携带与分享电子病历信息的功能。在该技术路线下,医院作为服务提供方开发并发布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应用服务,患者手机端通过API调用服务,实现病历信息下载和上传功能。

琚文胜介绍,《指南》将营造“患者可视、可知、可控、可参与、可推动”的电子病历共享模式,帮助医疗机构简化原本十分复杂的病历分享、授权等管理问题。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已遵循《指南》进行技术验证,结果说明《指南》阐述的方案、规范与要求可行且合理,贴合医院实际业务。CHIMA希望多方参与、共同试用,使《指南》在应用中不断完善与升级。

微信扫描二维码,可观看《指南》发布现场视频

医疗机构应谨慎设置DRG/DIP绩效考核指标

“DRG/DIP的成功推行离不开多部门MDT的协同,全院范围内的宣传培训应先行。DRG绩效考核本质上是对医院管理智慧的考验,也是行稳致远的关键影响因素。”在“DRGs/DIP与绩效评价”分论坛上,北京协和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处处长朱卫国将特定病组DRG支付亏损原因大致分为编码问题、分组问题、参照问题、创新问题、概率问题、书写问题、行为问题等7个类别,其中只有行为问题和书写问题与医生直接相关。

因此,他认为医疗机构应避免简单地以绝对的盈利、亏损作为直接的考核指标,谨慎制定DRG绩效考核方案。

北京协和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处处长朱卫国

信息化手段,增添患者就医“暖意”

在5月18日下午的青年工程师论坛上,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曲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翁锦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宋瑶姿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宝磊等青年HIT工程师分享了借助信息化手段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实践经验。

曲静介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打破原有繁复的签床作业流程,重构智慧化住院签床作业模式,将操作步骤从12个减少到5个,大幅降低对人工沟通的依赖,提高效率;同时开立术前检查与住院单,使患者能够在入院当天完成检查。

响应上海市“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工作要求,瑞金医院持续优化跨院转诊服务。翁锦阳介绍:“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医院打通各院区数据,实现跨院区预约,并可按综合推荐、距离最近、最快就诊的分类筛选院区结果。”

宋瑶姿介绍,在解决患者挂号难方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上线了专家号“候补”和主任“加号”功能。在改善肿瘤患者化疗难问题上,医院创建“零缴费预住院、预医嘱”模式,建立日间化疗管理平台,还创新打造头等舱式输液单元,为患者带来舒适、高效的“半日归”化疗新体验。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聚焦患者指引,打造了AI智能分导诊、预问诊、就医引导精准推送、院内导航“医”路直达、日间手术线上麻醉访视等功能。宝磊介绍:“注重个性化体验,医院为患者提供推送消息分类开关、院内导航‘无需搜索’,以及依据病历智能推荐便利服务等功能。”

“信息技术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圆桌论坛

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刘云感慨:“IT人都是科班出身,在医院被耽误了太多。”她鼓励IT人不仅要注重学习,更要主动沟通临床,躬身入局。唯其如此,医信的路,方能越走越宽。(以上内容未经专家本人确认)

【CHIMA2024精彩回顾】

CHIMA2024现场直击 | 医信人吹响医院数字化转型“集结号

此图片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HIT%E4%B8%93%E5%AE%B6%E7%BD%91%E8%AE%A2%E9%98%85%E5%8F%B7.png
关注HIT专家网微信订阅号
精彩不容错过!
此图片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9fd96946f80198b.png
寻求“商务合作”请扫码填写需求
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责任编辑:陈曦 版式:金家潘】

赞(16)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CHIMA2024现场直击 | 医信的路,就在一个个业务场景里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