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国家医保局:即时结算系统成功落地,试点医药机构基金拨付全流程高效贯通

来源:国家医保局

传统结算模式下,医保基金对定点医药机构结算采取“后付式”,参保人在定点医药机构结算后,医药机构按月向医保部门申请拨付医保基金,基金拨付的周期为1个月,医院和零售药店垫资负担重。

据国家医保局官网消息,为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健全与“1+3+N”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相适应的医保科学结算体系,进一步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青海作为试点省份,积极推进“即时结算系统”落地,已选取7家医药机构先行试点并成功完成即时结算业务全流程操作。

凭借在民族医药领域的特色服务以及完善的医保管理体系,青海省藏医院获批成为全省即时结算改革试点单位。作为省内唯一一家三甲民族医医院,医院年服务门诊患者超11万人次、住院患者1.6万人次,拥有扎实的信息化基础和专业管理团队,为试点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青海省藏医院东雷院长表示:“这次改革试点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既能为国家医保改革贡献力量,也能提升医院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我们有信心利用好自身优势,探索出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在此次即时结算业务中,试点医药机构实现了医保费用数据实时对账、智能审核违规申诉快速响应、结算信息精准登记,并顺利完成医保基金拨付。全流程无缝衔接,不仅验证了医保信息平台运行的稳定性,更体现了试点机构在医保管理协同上的高效能力。与传统模式相比,这一机制大幅缩短了患者报销周期,缓解了医院资金周转压力,同时推动医保基金使用更加透明高效。

海东市互助县妇幼保健院财务负责人郑有忠说道:“从财务角度来看,国家大力推行即时结算改革意义重大。以前,患者报销周期长,医院资金回笼慢,这给医院的资金管理带来了很大压力。现在,系统实现了实时结算,大大缩短了资金回笼时间,有效缓解了医院的资金周转压力。而且,医保费用数据实时对账,让医保基金的使用更加透明,也便于我们进行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同时,智能审核违规申诉的快速响应,也提高了我们处理医保相关事务的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纠纷和风险。”

作为全省医保结算改革的先行试点单位,通用技术重药控股青海省医药南关街新健康大药房突破传统结算模式,力求达成国家即时结算改革目标,实现按日结算,逐步优化基金审核与拨付机制。该药房财务总监杜晨曦高兴地说:“医保即时结算模式为我公司带来了三重利好:一是资金回款周期从月结压缩至按日结算,有效缓解了流动资金压力;二是通过实时上传、在线审核的数字化流程,财务对账效率提升,人力成本降低;三是结算数据全程可追溯,大幅减少人工核账误差风险。这种‘数据跑腿代替人工跑路’的机制,既保障了医保基金安全高效运行,也让我们能更专注于提升群众的健康服务品质。”

此图片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HIT%E4%B8%93%E5%AE%B6%E7%BD%91%E8%AE%A2%E9%98%85%E5%8F%B7.png
关注HIT专家网微信订阅号
精彩不容错过!
寻求“商务合作”请扫码填写需求
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责任编辑:陈曦】

赞(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国家医保局:即时结算系统成功落地,试点医药机构基金拨付全流程高效贯通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