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卫健委将于8月启动2019年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工作
全国共分为4个片区,要求在2019年8月1日-9月10日分批完成数据上报工作。
全国共分为4个片区,要求在2019年8月1日-9月10日分批完成数据上报工作。
共有来自全国9个省市的33名专家入选。
数据脱敏,成为大数据应用中的“卡脖子”问题。若不认真解决,迟早会爆雷。
6月10日,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公布了2018年电子病历分级评价高级别医院通过名单。
无纸化,对于一所医院的最大产出结果应该是: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新一代医院信息平台等同于智慧医院的“数据中台”,应聚焦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电子病历分级评价工作将直接涉及北京市现有118家三级医疗机构和163家二级医疗机构。
我所仰望的HIT星空,是一个大同世界:车同轨、书同文、数据有价值、交流有通道、安全有保障。
2018年的医疗信息化新政策频繁而出、新挑战接踵而至、新技术更迭迅猛,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
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把评级评审作为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以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实际效果。
聚焦核心电子病历,拓展新型诊疗模式。
大会主题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助力智慧医院发展。
到2019年,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3级以上;到2020年,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4级以上,二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3级以上。
一体化是医院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全院信息系统只有做到浑然一体、密切协同、数据标准规范统一,才能高质量满足医院各条线对信息化日益高涨的需求。
电子病历项目重点关注信息的互联互通、医护闭环服务、无纸化、临床辅助决策支持、医疗大数据利用等。
电子病历分级评价新标准的一大主题就是强调两个字:质量,包括医疗质量和数据质量。
评级只是开始,医疗品质的持续改进才是永不停步的长征。
医院核心业务系统紧密集成是必然的趋势,传统的纯HIS的地位日渐边缘化。
将在9-10月间举办五场,第一场会议定于9月17日-18日在贵阳举办,会期两天。
《条例》的出台也为电子病历的查阅和复制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到2020年,三级医院要实现电子病历诊疗服务环节全覆盖,实现院内各诊疗环节信息互联互通。
Odin 引擎能协助医院完成很多互联互通工作,尤其是将标准数据集映射到CDA标准。
都昌一直以来围绕着数据的结构化、数据的质量控制、数据的可信自由流通这三个中心来展开工作。
《实施指南》是根据当前医院信息技术、医院管理和技术能力等情况,提出的一种实现“可靠电子签名”的方法。
旨在解决当前数字签名技术在医院应用实施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对电子病历的“可靠的电子签名”。
14家医院第一批通过了2017年度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高级别医院评审。
自动化分析、远程医疗、基因组学、云计算、机器学习、移动化等都是影响EHR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研发这样一款神器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基于知识库的智能提醒、基于病历模板的书写辅助、基于AI的“病历秀秀”。
《要点》多处对电子病历和信息安全做了专门规定和阐述,并明确“鼓励推行病历无纸化”。
在新《规范》引导下,医疗信息化业界对于可靠电子签名的部署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路径。
最新评论
东华与华为提供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是怎样的?
作为承建方的项目经理,对于该项目的建设,感慨颇多。项目的成功离不开甲方领导及终端用户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
666666
25年的什么时候办呢
会的!感谢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