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杨伟康
真正实用易用的产品应该长什么样子,真正好的产品是在研发完成后,上线与客户长久磨合后,才被客户称为“好产品”,我们应该如何先于客户验证把自己的产品做好呢?
精准式需求定位
笔者在HIT专家网曾发表文章《精准需求从哪来?HITer们应该到临床一线去》,需求从前线得来,精准的需求定位为顺畅的上线运行,良好的客户反馈打下稳固的根基。而更好的结果应该是开发者对客户需求的延伸扩展,正如生产插板的厂商,并不是只生产适用于一种型号的插头。但从目前来看,大多数还是不够人性化,否则转换插座的厂商不会有商机可入。我们有时也会苦恼于那些靠很近的插孔始终不能将自己所有的设备插头都用上,这算是个糟糕的设计!客户只是想要插孔,但不能只想到实现这个结果就行,作为软件工厂,要基于精准需求进行扩展,这样则可以满足以后衍生的需求,想得多未尝不是好的事情。
向导式用户界面
当我们踏入一个陌生的、交通构造复杂的城市,最让人头疼的事情就是拿着几乎让人看不懂地图到处寻找出口,而软件的受众群体对于接触新的产品毫不逊色于一个迷路者。如果产品的界面可以基于不同的用户角色进行设计,当用户使用时就相应展示他所关注的业务信息,如门诊医生登陆时,展示当前排号人数,并且可以很好的区分患者类别(年龄层次、是否多次住院、病情级别),这样就可以让医生做好诊疗准备。任何软件都是工具,工具就应该减轻用户操作,告诉用户怎么做,这远比他们对着使用说明书更好,这就相当于迷路的人就找到了向导。
傻瓜式操作流程
涉及医疗行业软件的用户,一些老医生可能占的比重会比较大,如何让他们快速接受,则需要将现有工作流程进行简化。如果是不会使用操作系统的医生,需要让他们主动学习新的知识,就应该让成果变为学以致用,通过简便的鼠标键盘操作完成日常繁杂的业务劳动。发明是懒人的专利,傻瓜式操作可赢得更多用户,微软操作系统已经帮我们培养了一大批用户,我们何不延续用户的操作习性?
专业式决策支持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正在兴起,有的是专门做此类软件的厂商,而对于EMR厂商,如果不引进这个系统,就应该在自身系统中得到体现。在日常的书写病历的过程中,经常涉及到需要使用某种药物,或者做某种患者特殊护理,在医生录入到此部分时系统自主跳出决策选择界面,当然这些决策知识的数据源必须专业。决策数据的挖掘完全可以从日积月累的诊疗数据中提取,类似于系统提供典型病历的调取,在诊疗相似患者就可参考进行治疗。如果坚决不接受融合外部厂商决策系统,那么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将各类数据节点化,以便后期构造自己的专业决策支持库。
汇总式数据报表
系统产生的业务数据重要性显而易见,数据为统计分析的来源,管理层注重数据层面的汇总报表,质控办关注病历完成及时率、合格率,医务科关注患者治愈率,信息科关注后期数据挖取准确率,而体现统计结果的就是报表,而且可针对不同的岗位者进行展现,汇总可在任一时间段进行查询分析。听上去更像环节质控的概念,而好的产品,可以在任一节点进行有效地数据汇总,用数据说话才站得住脚,而最重要的前提是系统所获取数据必须是准确的,有意义的。
产品的前期研发定位于不同的用户角色,这需要系统有稳固的底层架构,正如一个很坚实的地基,你可以在上面针对每一层住户进行不同的户型装修。书上看到的知识永远是落后的,真正的新技术和好主意都在大脑中,如何做出好的产品,还是需要完善的需求调研分析确认,再确认,花费1分钟里的50秒去做调研思考,在后期看来也是值得的。
【杨伟康 简介】
1987 年生人。2010年开始进入医疗软件行业。2010年在江苏华招网期间进行医药招投标软件的开发;2011年至今在南京一丹软件有限公司担任项目经理、产品经理职位,期间负责EMR、CSSD,现接着负责体检软件的开发,开发期间多次与院方前线工作者进行需求对接,开发目标就是把自身作为终端用户。立志将自己负责的项目做到用户满意度最高。
【相关阅读】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