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避坑指南 | 少走弯路,医院集成平台建设应注意的7个问题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龚晨

事关医院IT基础架构的稳定与发展,医院集成平台的选型与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一桩“大事”,也是医院信息部门的一桩“头痛事”:如果事先准备不足,不小心踩到“坑”,所耗费的不仅仅是资金与时间成本,还可能对医院业务的稳定性与连续性产生负面影响。

为避免踩坑、少走弯路,在医院集成平台选型与建设之前,以下7大常见共性问题值得医院信息部门关注。

常见问题1:

不懂怎么选型,周边走访了一圈同行医院,最后选择了评价普遍“最佳”的一家平台。

在医院集成平台的选型中,医院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

(1)专为医疗行业优化设计。集成平台的建设应能够满足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与具体需求,如:需全面支持HL7 V2、V3、CDA、FHIR、DICOM、HIPAA等医疗信息协议和标准,促进医院整体信息标准和规范建设,为互联互通奠定基础。

(2)安全稳定、成熟可靠。医院业务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要求极高,医院集成平台应经过长期迭代升级,以高并发、高性能支撑实时的数据集成与映射,不让数据延迟成为瓶颈;同时具备高可用性,足以承受绝大多数突发情况,防止因平台宕机对医院业务产生影响。

(3)简单易用、便于维护。医院信息部门人力有限,且集成平台服务总线的构建是偏后台的内容,在运维管理方面存在较高的技术门槛。为帮助医院信息部门深入参与运维工作,集成平台运行情况应直观可控、便于维护。

(4)技术先进、灵活扩展。集成平台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根据医院业务发展进行灵活扩展,接入更多的数据源或针对新要求进行二次开发。此外,平台还需要具备技术上的前瞻性,支持微服务架构、云化部署等,适应信息化发展的未来趋势,最大程度地保护医院IT历史投资。

除上述四点外,拥有广泛的用户群体、医院成功案例多,也是避免“踩坑”的重要参考。不过,在考察同行医院的成功经验时,应特别注意不同医院之间客观存在的信息化建设基础差异,特别是整体集成策略、信息系统异构程度、消息吞吐量等情况。比如,医院的基础信息系统一体化程度高,那么势必对集成平台的依赖度会有所降低。

常见问题2:

集成平台的建设是厂商的工作,医院信息部门只管提出要求,最后坐等验收就可以了。

作为医院重要的IT基础设施,集成平台的建设有别于侧重功能实现的其他业务系统,涉及全院信息化的方方面面,因此更需要医院信息部门的全流程深度参与。

这不仅可以缩短集成平台的建设周期、提高建设成效,避免建设成果与预期出现偏差,更加重要的是,医院信息部门还能在这个过程中“查漏补缺”,通过对医院内部复杂的集成现状进行深度梳理、找出隐患并加以解决,进一步夯实医院信息化基础,并为后续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提供“宝贵素材”。

当然,这也要求集成平台产品本身能够提供足够简便的易用性,才能降低医院信息部门的参与门槛,提高相关人员的积极性。

常见问题3:

明明选择了一个号称高性能、高稳定性的集成平台,在建设初期还是出现各种问题是平台选型错了吗?

集成平台的稳定性取决于其所联通的各个业务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在集成平台的建设初期,特别是第一年,不可避免地会暴露系统交互中本就存在的隐患,医院对此应有必要的心理准备。

不过,出现问题并不可怕,最为关键的是要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定位问题、解决问题,这对集成平台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考验:

(1)集成平台产品自身的稳定性。如果无法保证平台本身的稳定性,会让平台厂商和医院信息部门在建设初期忙于解决平台问题,难以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全院信息网络的现状梳理与隐患查找等工作中,从而本末倒置,不但耗时耗力,也无法为集成平台后续的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2)集成平台需要提供操作亲民、功能强大的运维体系,从而确保在建设初期能快速地解决问题、及时地消除隐患。这就要求集成平台的操作是简便的、信息是齐全而直观的、预警是及时有效的。

常见问题4:

集成平台的运维像个“黑匣子”,医院信息部门看不懂不敢碰。

集成平台的运维涉及面广、信息量大,如果没有完善的运维工具与体系进行支持,医院信息部门参与运维的难度较大,更谈不上完全自主运维。

为了帮助医院用户更好地“管好”“用好”集成平台,平台的易用性已成为必备条件。这要求产品自身需要具备通俗易懂、简单易用、信息全面的图形化运维与监控界面,并能通过智能警报和通知系统向用户预警、定位异常状况或潜在问题。此外,也要求平台厂商能为医院用户提供必要的培训服务,帮助医院信息部门掌握运维要点、接管平台运维工作。

参考中山市人民医院的成功经验:集成平台不是“运维黑匣”,而是充当了“吹哨人”的作用。借助集成平台的可视化消息全链路监控技术和预警机制,医院信息部门能迅速掌握业务系统是否发生故障、消息交换成功与否、哪个交互环节出现问题,解决了此前信息系统之间相互推诿的运维难点,使得问题触达相应责任人的过程变得更加及时高效。

常见问题5:

基于集成平台的二次开发,要求医院信息部门具备很强的技术能力不找厂商根本搞不定。

由于涉及全院信息化的多个方面,集成平台经常会遇到各种突发的功能开发需求,常见需求包括:修改平台与某个系统的接口、微调某个交互流程、上级单位不定期要求小幅度修改上传数据内容/数据项等。这类简单的二次开发如果只能依靠厂商解决,不但周期长、见效慢,更不利于医院信息部门掌握集成平台的主动权。

如何帮助医院信息部门面对小需求时“不求人”?这就需要集成平台足够简单、易用。如:

集成引擎应内嵌多个医疗信息协议和标准,自带丰富的预置化接口组件,提升各种异构系统之间连接的简便程度,降低交互服务接口的开发时间和成本;

自带基础字典管理、数据标准转换管理、服务运行状况监控管理等多类可视化工具,让医院用户在可视化开发环境中通过拖拽各类图形化的控件,以“零代码”的方式构建和优化业务流程;

为医院用户提供实用的工具包,将经常使用的功能(如字符大小写转化、JSON与XML互转、内容加密/解密等)或接口(如医保/银联专用接口等)封装为基于集成平台的预置化组件,使得应对简单的二次开发需求时更加得心应手。

常见问题6:

医院过完相关测评后,如何避免集成平台的“建而不用”?

需要认识到:集成平台只是工具。不同的工具之所以能在不同使用者手中发挥出不同效用,取决于使用者的认知与思路。

除帮助医院通过电子病历、互联互通等高水平评级之外,集成平台的建设目的是实现医疗信息标准的真正落地,夯实医院的信息化基础,实现医疗数据在机构内、机构间、区域内的充分流动和利用,更好地服务于医疗、科研、管理等工作,为医院未来发展起到支撑作用。

为实现医疗信息标准的真正落地,需要对医院业务和信息化现状进行全面梳理,针对各院实际制定一套服务于业务的本地标准,这是一项见效慢、时间长的系统工程;而集成平台正是这项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建立、实施本地标准的最佳“试验田”,不仅能够为标准实施工作提供真实数据、标准应用结果等至关重要的信息,而且能够在多个方面快速展现出工作成效。

比如,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多院区一体化建设中,集成平台就发挥了重要作用:职能管理部门可实时了解各院区业务动态,确保医疗管理和流程服务的一致化;基于集成平台建设的手机医生App帮助临床医生随时调阅病历、医嘱与检验检查结果,便于在多院区之间进行流动作业;患者也可在不同院区享受一体化服务。在集成平台的支撑下,仁济医院以数字流程驱动IT管理,实现了多院区同质化管理的目标,也顺利通过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五级乙等测评。

常见问题7:

集成平台主要服务于医院内部业务,医院的信息吞吐量不大,因此对平台的要求不高。

确实,当前医院集成平台以服务医院内部业务为主,对外大多限于与各级平台对接。但需要注意的是,医联体/医共体、互联网+医疗等业务的不断发展,使得集成平台未来承受的压力将不断增大。医院在选型、建设集成平台时,应在功能、性能、高可用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前瞻考虑

因此,在集成平台选型时,医院用户还可关注厂商是否有过大型区域平台的承建经验,这也是集成平台能否经受高可用考验的重要标志。社康系统就非常具有代表性,由于其数据监控、追踪流程都较为复杂,日常维护、扩展的难度非常高,这就对信息集成提出了很大挑战。

深圳市社康公卫信息平台为例,为解决系统涉及机构多、数据来源多、实际业务流程长、C端业务响应要求高等切实需求,平台在社康业务系统前独立前置了一个基于Rhapsody集成引擎的社康集成平台,目前已经覆盖深圳市700余家社康服务中心,使用系统的人员共15000余人,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500万余份,在服务及负载能力、数据规模等方面都已位居全国同类系统前列。

以上《避坑指南》,主要参考了Rhapsody在医院集成平台建设领域的多年经验积累。作为市场主流集成平台产品之一,Rhapsody在国内拥有700多家医院用户(多为三甲医院),并帮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中山市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顺利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高水平评级。

做足功课,合理选型;前瞻规划,全程参与;建用并举,使用为先——希望这份《避坑指南》能为有集成平台建设需求的医院用户提供参考,使得集成平台能持续为医院信息化以及医疗服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注HIT专家网微信订阅号
精彩不容错过!
寻求“商务合作”请扫码填写需求
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责任编辑:秦勉】

赞(8)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避坑指南 | 少走弯路,医院集成平台建设应注意的7个问题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