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杭州智慧医疗诊间结算的缘起与思考

【编者按】

      最近一段时间,由解放军总医院刘敏超主任《选择医院信息化建设技术方案的三原则》一文中的观点引发了关于“诊间结算”的热烈讨论。继HIT专家网特邀知名医疗信息化专家陈金雄教授对此撰文剖析后,又陆续收到多位业界专家投稿。

      本期刊发由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原信息中心主任钱霁新撰写的特约稿件。钱霁新主任回顾7年前杭州“智慧医疗”诊间结算项目的主要背景,并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下的创新思考。

qianjixin1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原信息中心主任 钱霁新

        讲到“诊间结算”,就不能不提杭州“智慧医疗”工程。从2012年至今,杭州的“诊间结算”已经推出了近7个年头。那么,在当时的医疗大环境下,是如何推出的?在7年后的今天,又有哪些可以优化的方向?

杭州智慧医疗

        在2012年之前,杭州市卫生局在每年对杭州市政府下属机关单位的“公述民评”活动中,排名基本靠后,老百姓呼声最大的就是“看病难、看病贵”、抱怨最多的是“排队2小时,看病5分钟”。

         当时,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医院)的周一门诊量在8000人次以上,在高峰期,任凭一层挂号大厅的9个窗口开足马力,排队等待的队伍仍然绵延不断直到医院大门口。即使在6层楼的门诊每一层都有2-3个收费窗口,但依然每个窗口都能排上10人以上,基本排一次队需要10-15分钟。而一次就诊,挂号、检查、开药,患者一般需要到收费处结算2-3次,这还不算在检查排队、取药、叫号等待的时间。老百姓一次看病下来半天是起步,有些报告或者检查需要隔日的,则每次都需要这样来一遍,民怨不可谓不高。

        2012年,时任杭州市卫生局局长滕建荣提出了“智慧医疗”的理念,列入市属医院综合目标考评“一号工程”并延续至今。其中包含了“预约挂号”、“诊间结算”、“分时段预约”、“检查预约”、“双向转诊”等一系列组合拳,其核心理念是全市顶层设计,通过信息化手段流程再造,旨在解决看病“三长一短”的痼疾。随后,所有数据每月都在“杭州卫生信息”月报中公开披露。其中,“诊间结算”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最先启动的任务。

        时任杭州市卫生信息中心主任何炜组织当时所有9家市属医院和杭州市民卡公司部署任务,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分解推进。在2012年7月,9家市属医院率先向公众推出了“诊间结算”服务,患者在市民卡充值后,在医生诊间开单完成后,由医生插卡点击结算按钮,10秒后就完成了整个结算过程,免去了来回跑收费处的过程。

        2013年,“诊间结算”服务向全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一时间患者踊跃参与,到市属医院看病不排队成为了新的现象。到今天,市一医院周一门诊量接近1万,但门诊收费窗口由原来的30余个关到了10个以内,高峰期窗口队伍不会超过5人,大批收费员走出柜台为患者引导使用“智慧医疗”自助服务。

jiang1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也在2012年—2018年连续6年获得“公述民评”满意单位,一举摘掉了“老大难”的帽子,卫健委16楼会议室中这6块金闪闪的铜牌展示着老百姓对“杭州智慧医疗”工作的肯定。

         2016年11月,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滕建荣主任向全国分享了杭州“智慧医疗”的经验,杭州“智慧医疗”正式走向全国。时至今日,杭州市卫生健康委每年都要接待全国各地数十次参观学习。据官方数据统计,杭州“智慧医疗”每年为每位患者平均节约1.5小时就诊时间。从2017年起,杭州市属11家医院的诊间结算率平均稳定在90%。杭州市民看病早已习惯了诊间结算,而医生也习惯了为患者进行诊间结算。虽然其中需要10秒左右时间,但医生和患者将这10秒用于了宣教、沟通等事项,整个就诊流程没有停滞,依然流畅。

        当然,因”诊间结算”带来的退费也相应增多了,现在的收费窗口主要处理的基本是退费问题。但由于窗口几乎不再排队,所以整个退费环节也都是基本顺畅。从实践效果看,杭州“智慧医疗”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互联网+时代下的HIT发展思考

        时间已经走到2019年。2017年,一个新词出现了,这就是“互联网+医疗”。在“互联网+”一切的大背景下,这个概念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杭州市卫生健康委也陆续推出了杭州“智慧医疗”升级版,其中就包括了“杭州智慧医疗App”(现在的杭州健康通App前身)、“支付宝签约代扣”、”电子社保卡”等举措,在原有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进一步开展便民举措。

        杭州作为“移动支付之都”,拥有阿里巴巴等超大型互联网企业。今日的杭州,老百姓出门不用带钱包,一部手机就可以搞定一切。看病也是如此,电子社保卡、电子健康卡都已经在杭州普及。在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刷脸看病更是成为了一种新的尝试。在2019年4月,更是最新推出了“信用就医”模式,进一步丰富了杭州“智慧医疗”的内容。

         时代不断在前进,2018年,国家互联网医院政策频出,这给了“互联网+医疗健康”更大的空间。在新的时代下,我们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笔者谨对“诊间结算”的改进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

         一、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在过去的6年,杭州和部分地区推出了“诊间结算”。不能否认,初期是靠着考核任务进行推广。但更多的地区采用的方式是铺设自助机,此举也确实有效解决了缴费排队的问题。我认为,与“诊间结算”相比,并不能说孰优孰劣,都是适应当地实际场景的积极措施。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在2018年有过一个说法,我个人是非常认同的,就是过去我们5年投放了这么多自助机,后面的5年要把自助机消灭。当然,这个“消灭”指的是把老百姓手中的智能手机变成移动的自助机,通过移动应用实现“挂号、缴费、查询”(简称“挂缴查”)以及更多功能。

        通过建设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支付宝生活号,实现了我对这个理念的探索,并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其中不仅实现了传统的“挂缴查”功能,更是结合妇幼服务人群的年轻化特点,利用支付宝实名制的优势,推出了自助建档、产筛报告查询、检查自助预约、病案复印在线申请与配送、云影像、智慧导诊推送等新功能。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手段,进一步解放医疗人员,引导患者将部分线下流程线上化。

         我认为如果在今天没有实行“诊间结算”的医院,可以跨过这一步直接走上“互联网+”之路,更符合时代的发展当然也需要医保部门积极开放基于可信和安全认证的在线医保支付模式,为全面移动医疗支付做好配套工作。

         二、探索互联网医院慢病管理模式,减轻医院线下就诊压力。2018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为互联网医疗正了名,在规范互联网医疗的同时也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赛道。互联网医院有许多的功能,比如现在开展比较成熟的在线医生咨询服务,也有最近推出的在线购买药30分钟送药到家服务。但我认为,互联网医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慢病管理。

          我国慢病人群已经超过3亿,慢病需要长期随访和监督服药,绝大多数慢病患者通过规范的治疗服药,能够有效控制慢病。这些病人病情稳定,国家也推出了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结合社区慢病签约医生管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慢病管理措施。但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慢病药品的获得还是需要到社区医院进行就诊;

        (2)签约服务由于医患比的不均等,不能有效兑现服务内容;

        (3)慢病管理主要由社区全科家庭签约医生进行管理,专科医生没有参与到其中,专业性不足。

        因此,国家在近期也推出了医共体的模式,重点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通过互联网医院,能够对一些病情稳定的患者进行在线随访和复方,这有效节约了医患时间。同时,通过处方流通平台进行药品配送到家,也完成原有药品获得的流程。

        此外,互联网医院还可以建立慢病患者在线档案,通过采集数据、信息,利用大数据智能评估每位慢病患者的情况并生成随访计划,提供签约医生进行在线或上门随访。通过录制视频、在线网课、问卷、在线问答等形式,对患者进行宣教,使患者获得更多医学知识,能够有效进行自我管理,配合慢病签约服务。同时也减轻签约家庭医生的工作量,使签约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时代总是不断在进步,HIT行业也注定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为大健康事业更好地服务。

小助手二维码想加入HIT专家网专业交流群?请添加“HIT专家网”小助手微信好友后提交你的申请哦

(请注明姓名、单位名称、职务、主管技术或产品领域,以便有针对性加群交流)

【责任编辑:孙鹏】

赞(3)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杭州智慧医疗诊间结算的缘起与思考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