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朱小兵
蓦然回首,过去一年多来,中国医疗信息化(HIT)产业资本大事件连连,究竟释放了哪些信号,值得回味。
HIT产业资本不完全大事记
不妨以时间为坐标,简略回顾这一年中国HIT资本市场运作层面发生的一系列“大事”。
大事之一,医渡云港股IPO,市值令人侧目。
2021年1月15日,医渡云公司在港股成功上市,IPO首日市值高达540亿港元,明显高于其他上市HIT公司同期市值。医渡云成立于2014年,这张医疗信息化领域的“新面孔”犹如一匹黑马,在众多医疗健康大数据淘金者中脱颖而出。这也让很多HIT同行感叹,医疗健康大数据概念,对于资本市场是“真的香”。
医渡云的IPO只是一个风向标,更多大数据公司正在梦想之路上疾行。医疗信息化正在从“应用”走向“数据”的时代。
大事之二,卫宁健康与创业慧康“合并”未能如愿。
2021年7月19日上午,卫宁健康、创业慧康纷纷发布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原来,两家企业高层在7月18日悄悄签订了合并意向。这本有望成为上市企业之间自愿强强联合以打破HIT产业“小而散”格局的里程碑,然而事与愿违,仅隔数日,7月23日下午,创业慧康、卫宁健康发布公告宣布终止换股合并意向。
大事之三,思创医惠大股东变了。
2003年,怀揣“以病人为中心”的梦想,杭州医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惠科技)CEO章笠中“从一条腕带开始创业”,并且很早就在业界率先预言了医疗软件系统的“四化”趋势:平台化、标准化、专科化、微小化。2015年,医惠科技与中瑞思创重组,实现创业板上市,上市公司名称也由中瑞思创更名为思创医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思创医惠)。
2021年9月21日,杭州思创医惠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医惠集团)与海南南海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海云”)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思创医惠)第一大股东将变更为南海云。
2021年12月7日,思创医惠发布公告称,公司接到公司第一大股东海南南海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通知,其名称由“海南南海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云海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云海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1月30日,致力于构建以信息安全技术、区块链技术、健康医疗大数据和数据运营为核心的自主可控技术体系,培育打造“链上海南”产业生态。
大事之四,和仁科技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拟发生变更。
2021年12月14日,浙江和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磐源投资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将持有的合计7940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29.96%)公司股份转让给科学城信科集团。股份转让价款总计为10.78亿元。此次协议转让后,科学城信科集团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将成为公司实控人。
大事之五,嘉和美康科创板上市。
同样在2021年12月14日,在临床信息化领域坚守20多年的嘉和美康(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创板正式挂牌上市。嘉和美康自2005年开始针对电子病历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是国内电子病历系统推广先行者,在临床医疗信息化领域拥有长期的技术和市场积累。同时不断探索专科电子病历领域,总结专科临床的特性,利用专科电子病历扩充临床数据采集的广度及深度,为公司向智慧医疗转型提供了先机。
大事之六,麦迪科技第一大股东将换人。
刚刚进入2022年, 苏州麦迪斯顿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麦迪科技)在1月19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等已与绵阳安州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股份转让意向性协议》,就与安投集团或其控制的主体拟通过股份协议转让及签署表决权委托协议方式取得公司控制权达成合作意向。若本次权益变动实施完成,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
专注于手术麻醉、重症监护室等临床信息系统的麦迪科技成立于2005年,2016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登陆A股主板。
和资本聊几句心里话
在健康中国、深化医改、增强公共卫生应急响应能力等政策持续利好环境下,医疗行业被喻为“最后一座金矿”。医疗信息化、健康医疗大数据市场对于资本的吸引力与日俱增,资本作为HIT产业繁荣的背后推手扮演着重要角色。纵观近一年来HIT产业资本大事件,还是不难看出一些端倪。
第一,多家上市公司创始人纷纷选择淡出“实际控制人”,国有背景投资方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思创医惠、和仁科技、麦迪科技的创始团队均选择了几乎相似的退出路径。其公告口吻也几乎一致,引入国有资本将为公司整合更多资源,促进公司更好发展。
有一位企业老总感慨,这几年医疗信息化企业太难了,国有资本接盘是个好选择。
这一波产业资本的洗牌、管理层的更迭,最为关切的不仅是企业团队,更有众多的产品用户。后续将对其分别带来怎样的影响?但愿一切都能如各方所愿。
第二,医疗信息化市场只有“慢钱”,没有“快钱”。
医疗信息化不仅竞争白热化,不存在超额垄断利润,而且医院用户习惯了主张个性化需求、产品化程度不高、工程实施周期和回款周期往往比较长,公司运营必须精打细算,容不得半点“大手大脚”。一旦选择了医疗信息化领域,就意味着艰苦的持久战。
用时下流行的话说,客观环境逼迫医疗信息化领域的企业不得不“做时间的朋友”、“秉持长期主义”。卫宁健康、创业慧康、嘉和美康等上市公司的发展轨迹就很有代表性。这类“慢公司”在HIT业内不在少数,比如,前几年冲击创业板上市未果的厦门智业、保持极度低调的重庆中联、面临医院智慧管理大好机遇的望海康信等。
第三,上市与初心,不可兼得?
公司上市后,在资本方持续趋利诉求的驱动下,上市公司创始团队经不住诱惑,业务多元化,将鸡蛋分散到不同篮子里,但又往往遭遇失败。盲目扩张、业务过于多元化,是许多中国民营企业衰败的导火索。
一句话,还是初心变了。
医疗信息化企业的创始团队往往对于医疗有着很深的感情,他们最初大多怀揣通过信息化、数字化为这个行业、为社会民生发展出一份力的情怀。当创业团队准备接受外部投资的时候,一定要扪心自问,资本方是否会扭曲自己的价值观和路径目标。
资本只是一种融资手段。对于需要长期积累的医疗信息化产业而言,资本趋利是一柄无情的双刃剑。如果认识不到医疗信息化产业的上述特性,建议资本还是慎重进入为好。
第四,寻求产业集中与生态协作并行不悖。
目前,主流HIT企业基本都已经上市。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作为上市企业的事业部或子公司,比如:东软医疗IT事业部、万达信息医疗卫生事业部、东华医为;第二类是独立上市,比如:卫宁健康、创业慧康、麦迪科技、和仁科技、嘉和美康;第三类是被上市公司合并重组,比如:卫宁健康收购山西导通、万达信息收购宁波金唐软件、杭州医惠与中瑞思创合并等。
放眼望去,稍稍优质的赛道,基本都被互联网、保险等巨头投资。新创公司大多从“互联网医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概念切入,大多还不足10年,尚在积蓄力量。
不过,业内也有不少“资深”公司,拒绝外部投资,重视自身运营能力,甘于在细分领域做“小而美”的企业。比如做病理系统的无锡朗珈,他们常年没有直销团队,市场销售全部委托给渠道合作伙伴负责,自身则专注于通过产品研发和用户服务来满足用户需求,给医院病理科带来提升效率和降低风险的客户价值。再比如南京都昌编辑器,创始人袁永福花了十年的时间,写了300万行代码,打造了广为行业所接纳的电子病历编辑器产品,有望成为行业的“隐形冠军”。
展望未来,产品平台化、应用生态化,成为HIT行业领头羊企业的基本战略选项。产业集中度提升与生态协作并行不悖。在2021年南湖HIT论坛上,清华大学长庚医院信息部原主任刘海一等多位专家呼吁,医疗信息化产业要重视分工协作和生态建设。这也从用户需求侧对于HIT产业发展寄予了深切期望。
医疗信息化行业本质是个“慢行业”。祝愿所有HIT企业创始团队初心不改,也期待睿智的投资方能够洞察行业特色,心怀敬畏,“放慢”心态,放长眼光。慢下来,比耐力、比专注,这样的企业才能活得更健康、更长久。
【责任编辑:秦勉】
这个真是医疗信息化的一个现状,深在医疗信息化的从业人员,感觉干的活多,甲方医院想法多,但是预算少,很多时候真是一言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