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龚晨
应用生态建设,是推进医疗信创不可或缺的战略举措。9月18日,光合组织宣布正式成立医卫专委会,首批聘任来36位医疗信息化领域权威专家担任专家委员,并为卫宁健康、东华医为、创业慧康、浙江和仁、智业软件、盈谷网络、明天医网等23家医疗ISV企业颁发成员单位证书。
通过整合顶尖专家智慧与头部企业生态资源,光合组织医卫专委会将聚焦破解医疗信创兼容性难题、推动医疗AI应用落地,为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注入“光合动力”。
为何锚定医卫行业?
光合组织全称为“海光产业生态合作组织”,依托并支撑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实现协同技术攻关,共同打造开放、安全、好用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光合组织秘书长任京暘介绍,光合组织已凝聚6000余家合作伙伴,完成15000余项软硬件测试项目,与产业链上下游实现广泛的产品适配,以C86计算平台为核心的软硬件生态取得显著进展。光合组织下设多个技术/行业专委会,面向不同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推动技术与行业场景的深度融合。
“作为计算领域从业者,我们最希望借助人工智能实现两大目标:一是助力基础学科突破技术瓶颈,二是在民生领域发挥实效,提升公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医卫行业是我们重点关注和发力的领域。”任京暘说。
当前,医疗行业正面临医疗信创、医疗人工智能应用两大关键任务,这两者都对先进计算技术提出了新要求。
“医院信创有其非常复杂的特点。兼容性不是唯一的考量维度,但绝对是最重要的视角。”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薛万国说,“信创的本意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信创不只是国产替代,也是医院信息化创新发展的契机。”
9月13日,海光信息正式开放CPU互联总线协议(HSL),意在联动产业链协力共建高效互通的计算生态。湖南省计算产业生态创新中心(医疗行业)、“移动医疗”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黄伟红高度评价这一行动:“以开放心态汇聚全行业创新力量,才能加速技术迭代与产品成熟,构建良性医疗信创生态。独善其身的发展模式,在医疗信创这条路上是行不通的。”
黄伟红对产业融合提出了更多期待:“希望从具体应用场景入手,紧密串联用户单位、技术厂商、科研机构,形成场景牵引、标准引领、方案落地的协同模式。我们提出‘算网智医’新概念,就是希望推动算力、网络、人工智能与医疗行业的深度融合。”
“应用生态的创新发展,不仅需要底层算力的推动,更需要医疗ISV、人工智能公司,基于我们自主研发的底层架构开发适配医疗场景的应用软件、算法模型。”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数据中心主任朱洪涛说。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HIT行业还存在不够成熟的地方。以标准为例,目前行业内大部分标准集中在医疗场景下的功能性规范,缺乏针对医疗信息化产品的性能标准。”贵州医科大学副教授俞思伟认为,当下正是“补上这一课”的好时机,人工智能推动技术生态发生巨变,基础软硬件持续迭代,为HIT行业制定性能标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实践场景。
医卫专委会为何成立于此刻?
此前,光合组织已整合超过110家医疗ISV伙伴,致力于打造海光原生的医卫解决方案,并与医疗机构、卫健主管单位携手组建6所医卫联合创新实验室。光合组织医卫专委会的成立,适逢医疗信创发展的关键窗口期。
从2023年“医疗信创元年”至今,历经两年多的行业共创,信创基础软硬件厂商、医疗机构、医疗ISV三方作为直接参与者,在实践中凝聚共识,在成果中增长信心。站在新一轮起跑线上,此时更需系统总结实践经验、高效整合产业力量,为医疗信创迈向规模化落地注入动能。
首先,基础软硬件厂商已为医疗信创奠定坚实基础。
“要把信创做好,最重要的就是技术支撑、产品支撑。海光已经做好了准备。”海光信息副总裁吴宗友介绍,海光信息有“两个坚持”,一是坚持开放协同,联合基础软件厂商、整机厂商开展适配优化,带动产业链发展,同时与ISV深度融合,针对行业场景打磨方案,发挥应用系统效能;二是坚持研发创新,海光现有团队规模超三千人,90%为研发人员,过去几年保持约18个月一代的产品更新节奏,且性能指标已实现与国际厂商最新产品的对标,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具体到医疗AI应用方面,海光DCU的算力性能、显存容量、带宽速率等,可全面覆盖医疗AI应用从模型训练到参数微调、推理的全流程需求。考虑到医疗AI技术的多元性与应用场景的差异化,如大模型推理使用低精度的张量算力、三维影像重建使用高精度的矢量算力等,海光构建统一算力资源池,覆盖不同场景对底层算力架构的差异化要求,实现“单卡支持多场景”,降低医疗机构的算力投入成本。
此外,海光采用CPU+DCU协同计算架构,实现计算任务分工与算力灵活调度,CPU负责通用计算,DCU专注AI任务,特别适合于复杂医疗场景的智能化需求。如区域健康平台需要汇聚多医院、多科室的数据并进行实时分析,协同计算架构能够高效处理海量数据,支持智能决策和跨机构协同。
其次,医疗机构的信创案例在持续增加,信心在增强。
2023年,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打响了“三甲医院全面信创第一枪”,基于对国产化的信心,坚定选择海光C86技术路线,探索出“从硬件到软件、从核心到边缘”的医疗信创“成功模式”,在业内引发强烈反响。
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选择海光的原因,一是性能,2019年的海光芯片性能就满足医院要求,如今的海光最新一代处理器性能更优;其次是生态,生态决定系统改造成本的高低;三是安全性。
“现场参观‘成功模式’后,我感到信创没什么不行。”浙江省人民医院信息化与人工智能部副主任陈朝晖谈到,医院信创选型时,首要考虑业务连续性,因此更关注国产软硬件生态的兼容性,以及与现有系统的对接难度。
“我们选择海光C86,最为看重它的生态优势和兼容性。这对求稳的医疗信创太关键了,能够让我们迈出第一步、万一有问题时,有足够的回旋余地。”陈朝晖介绍,2024年初,医院实现LIS系统国产化;2025年启用的富阳院区更实现服务器上云,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桌面的全信创应用落地,院内底层架构均为海光C86,医护人员的接受程度很高,近乎无感。
第三,医疗ISV“中坚力量”的作用正日益彰显。
医疗ISV连接基础软硬件厂商与医疗机构,是推动医疗信创落地的关键角色。其中,医疗核心业务系统厂商,特别是主流HIS厂商的行动特别关键。
如今,医疗核心ISV已积极行动起来,与基础软硬件厂商深度协作。光合组织医卫专委会的首批成员单位名单,已基本涵盖市场主流HIS、EMR、LIS、PACS等医疗核心业务厂商。
海光已与多家核心医疗ISV完成技术对接与方案共创,并发布了一批“海光C86+DCU智慧医疗创新应用联合解决方案”。如:WiNGPT卫信海光智算一体化方案(卫宁健康)、东华HOS医院信创解决方案海光版(东华医为)、慧康云枢智能体与海光DCU联合解决方案(创业慧康)、基于海光CPU的云HIS解决方案(宁波金唐)、杏和联合临床实验室信创一体化赋能方案(上海杏和)、医院智慧运营管理一体机解决方案(熙软科技)等。
日益丰富的主流ISV联合信创方案的面世,代表了基于C86技术架构的医疗信创生态布局日益完备,将进一步有效降低医疗机构用户信创的技术门槛与实施成本,加速医疗核心业务系统、AI应用的国产化进程。
医卫专委会未来如何发力?
面向未来,光合组织医卫专委会将如何承接行业期待、落地具体行动?
光合组织医卫专委会主任杨鸿轩介绍,专委会的首要任务是推动C86生态与医疗场景深度融合。此前,由于生态与兼容性优势显著,率先启动信创的医疗机构普遍选用了C86路线。要将这种领先优势继续发挥下去,关键在于场景融合。
医卫专委会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动:一是加速技术落地与场景适配,支持医院信息中心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下试点AI应用,提升智能化水平。二是打造示范应用与案例,选择重点医院和科室开展C86生态下的AI示范项目,形成可复制经验。三是推动生态协作与资源共享,推动医院、科研机构、企业在C86平台上共建解决方案。
专委会的第二项任务是联合创新与标准制定的规划。具体举措包括:一是联合创新,鼓励医院与企业共建实验室或联合创新项目,探索AI+临床、AI+公共卫生的新应用;二是标准化建设,在国产通用架构生态框架下形成国产软硬件兼容指南、行业应用最佳实践等标准;三是人才与能力建设,为医院信息技术人员提供培训,提高全行业对C86生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为响应光合组织医卫专委会的号召,海光将推出“聚光灯”计划。海光信息医卫事业部总经理郑佩介绍,“聚光灯”计划通过提供通算和基于智算的训练模型资源、提供专业的模型调优服务、与医疗ISV打造高性价比的AI一体机方案、实施芯片大规模激励分享方案等措施,进一步降低医疗信创与AI应用的算力成本与技术门槛。同时,光合组织还将举办“医卫行业解决方案大赛”,推出百万级奖励,吸引更多医疗ISV、医疗机构参与生态共建。
当前,医疗信创总体步入从量变到质变的“前夜”。光合组织医卫专委会的成立,可谓恰逢其时。此举标志着海光C86医疗应用生态建设迈出了一大步。
【医疗信创资源对接小调查】
医疗信创是HIT行业面临的“时代课题”。2023年,医疗行业开启信创元年。2024年,HIT专家网联合多家信息技术企业发起的“医疗信息技术(HIT)共创营”(简称:HIT共创营)正式成立。HIT共创营将通过会议交流、系列报道等多种形式,持续关注分享医疗信创的最新进展,帮助医疗行业开展信创资源对接。
如果您身边有最新的医疗信创实践案例、医疗信创产品技术与解决方案,或希望与我们系列报道中的信创企业取得联系,请花大约1分钟填写此问卷,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同时也欢迎更多同行加入HIT共创营。

精彩不容错过!
【责任编辑:陈曦 版式:明超】
HIT专家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