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龚晨
【编者按】
物换星移,又是一年。HIT专家网延续惯例,推出年度“回顾展望”系列文章,对已经过去的2023年HIT行业热点事件进行回顾,同时展望2024年,向未来追梦前行。敬请读者朋友们关注。
围绕信创,一些超出HIT业界预期的进展正在发生。2023年,已毫无疑问地成为医疗信创“元年”。
原本,医疗信创似有“久闻楼梯响,未见人下来”之感。坊间预期,一些地方为医疗信创规划的实施路径是:从OA、后勤等非生产业务系统开始试点,积累经验,再逐步进入诊疗核心业务系统。然而,就在2023年行将收官之际,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实现了包括HIS在内的全部业务系统的国产化改造与全场景应用,真替真用,打响了“三甲医院全面信创”的第一枪。
一石激起千层浪。展望2024年,医疗信创的风暴会不会提前到来?
挺进核心
医疗信创,山雨欲来。
2023年10月,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完成电子病历、手术麻醉等核心业务系统与达梦国产数据库的适配验证,并成功将其迁移到国产数据库稳定运行;同时,全面采用了中科方德操作系统和中科可控服务器、PC终端。截至目前,医院共有89个医疗业务系统正式运行在国产数据库中,大HIS系统(包括电子病历、医学影像、检验、部分治疗系统等)实现全栈国产化。
2023年11月,在人大金仓数据库和统信操作系统的支撑下,解放军总医院云HIS系统基于全国产软硬件平台上线。
2023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第一个基于国产天翼云数据库TeleDB的核心业务系统——新一代智慧检验平台在大兴院区顺利上线,实现了核心临床系统的跨平台数据交互,为北大医院其他业务系统的国产化替代工作开了好头。
这些案例,无疑将对医疗行业过往因信创经验不足、所以信心不足而裹足不前的局面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
三方合力
医疗信创元年的到来,并不意外:一是政策引导,二是信创产业积极开拓医疗行业,三是一些意识敏锐的医疗机构主动拥抱。
首先,政策引导。为解决核心技术关键环节“卡脖子”的问题,国家将信创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提出“2+8”发展体系,其中“8”是指关于国计民生的八大关键行业,医疗行业名列其中。2021年,《“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加快研发适应国内经济社会需要的核心技术产品,搭建适配认证平台并加快软硬件适配工作,推动包括医疗在内的重点行业融入国内核心技术生态。
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2022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明确将“安全可控”作为“十四五”期间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之一。此后,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陆续出台指导政策,部分地区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如上海要求市级医院在2025年6月前完成全面信创改造工作。
其次,产业支持。近两年,国产自主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软硬件企业,纷纷加大医疗行业开拓力度。以数据库为例,数据库替换在信创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国产数据库主要厂商达梦、人大金仓、神舟通用、星环科技等,以及国内互联网、通信科技巨头公司,都开始针对医疗用户的高可用、高安全、高兼容等需求,开发符合行业特点的数据库产品和服务,帮助医疗行业实现信创工作的平滑过渡和升级。
另一方面,医疗应用软件厂商相继发布信创相关研发战略。在卫宁健康、云开盛景等多家HIT厂商的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的研发中,都从契合医疗信创的要求出发,对产品架构等进行全新设计,以便能更好地适配各类基础软硬件,进行更平稳、安全和无感的系统升级。
第三,医疗机构主动拥抱。如果没有先行医院的大胆尝试,信创在医疗行业就很难落地。面对医疗信创大势,一批医疗机构早已悄然布局。据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信息科主任王继伟介绍,医院早在2002年就开始了服务器等硬件品牌国产化,2006年就有部署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的计划,2013年应用了国产虚拟化软件;直到2019年,医院开始采购信创目录中的服务器;2022年底,采购信创目录的终端产品,而后上线住院医生站、门诊医生站、OA系统的国产操作系统,完成硬件和操作系统的信创布局;2023年,医院评估已具备数据库替代的条件,正式开启核心业务系统的数据库国产化替代工作。
四大挑战
可以预计,在先行医院的示范引领作用下,2024年的医疗信创领域将涌现出更多落地实践。
而一旦形成应用推广局面,医疗信创必将步入良性循环。IT领域的大量事实证明,任何一项新技术、新应用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用”“维”两方面的紧密配合:一方面需要在大量用户方的广泛应用中及时暴露问题,提出优化意见与新的业务需求;另一方面需要研制方紧紧跟上,迅速更新迭代。“用”“维”协力,方能推动医疗信创的稳健发展。
不过,当前医疗信创领域依然存在如下问题亟待求解。
首先,医疗信创适配的路径选择问题。
信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医疗行业的业务系统众多,且市场极为分散,适配调优工作量极大;加之信创产业本身也较为分散,特别是国产数据库数量众多,加大了各类业务系统的适配难度。
目前,由少数医疗机构自行开展适配的方式,固然可以起到示范先行作用,但是如何以点带面,形成医疗信创的规模化效应,尚待在实践中探索。
无论从信创需求侧还是技术供给侧看,统一组建权威可信的医疗信创适配实验室,或是未来选项。
其次,医疗信创产品的性价比提升问题。
目前,由于技术产业生态尚在培育、规模效应尚未形成,医疗信创短期内还面临着成本较高、性能调优空间大等问题。对于业务连续性需要365×24小时保障的医疗核心业务而言,医院信息部门的信创选型一定会慎之又慎。
这就需要医疗信创厂商持续提升产品的性价比,为医院信息部门巩固信心。好在,国产IT产品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快、对客户需求反应更为迅速的优势,让吃螃蟹的医院信息部门对未来增加了信心。
第三,医疗信创的技术生态与人才生态建设问题。
医疗信创涉及的技术领域广泛,需要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等厂商的协同合作,技术产业和应用生态的形成、融合与成熟,都需要假以时日。信创也必将带来医院信息部门的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塑。
这就需要信创产业通过大量技术支持、售后服务、技术培训等工作,打造包括开发者、维护者在内的良好人才生态。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内信创厂商仍有许多工作要做,才能免除广大中小医院在技术支持、人才储备方面的后顾之忧。
第四,医疗信创的资金来源问题。
当前,公立医院普遍处于“过紧日子”的时期,这势必影响到日常的IT预算,医疗信创项目或将面临资金压力。相信在政策的引导下,医疗信创的投入力度将持续增加。而一旦信创的正向效果持续显现,相关的资金来源问题也将逐步迎刃而解。
雄关漫道
其实,1997-1998年,中国本土先后诞生了“中国医院信息系统”和“军字一号”医院信息系统,似春雷破晓,宣告了我国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院信息系统,在医疗信息化领域走出了一条从业务应用系统出发的自主创新之路。
中国医疗信息化事业拓荒者李包罗老师曾在《“军字一号”点滴回望》一书序言中满怀激情地写到:
“与我国的银行系统、航空售票系统、企业ERP的起步阶段都是引进国外的软件相比,在我国HIT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始终没有给国外公司和软件直接进入我国HIS市场留下宽裕的市场空间。我们靠的不是政府的准入限制,而是我国技术人员的知识、智力、学习能力和努力刻苦。他们打造的市场和技术壁垒使得国外优秀系统望而却步,难以逾越!”
当年,“军字一号”开发者们所做的每件事、前进的每一步,都是此前没有人尝试过、实践过的。解放军总医院计算机室原主任任连仲向HIT专家网透露,当初“军字一号”的雄心壮志并不止于应用系统层,也曾计划自上而下,走出一条包括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层在内的完全的自主可控之路。
抚今追昔,正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回顾展望系列文章】
回顾展望 | 任连仲:给医疗信息化同行们提几点“乌托邦式”的建议
【责任编辑:陈曦】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