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永福:我的梦想是成为HIT行业的“隐形冠军”
公司可以死,但数据必须活着,仍然可以为客户的利益兜底。

公司可以死,但数据必须活着,仍然可以为客户的利益兜底。

从研发成本、改造成本、运维成本、短期效果、长期效果5个维度进行评估。

“病历文档→PDF→OFD”不是最优路径,“病历文档→PDF”已经让大量信息永久丢失。

医生可以在编辑器这个方寸空间完成大部分工作,减少移动和点击鼠标的操作。

紧抓病历文书这块“刚需”开展高强度研发工作,掌握核心技术。

正在修订中的“智慧医疗分级评价标准”提出了对OFD文件格式的支持要求。

作为底层组件供应商,电子病历编辑器软件组件也应紧跟信创潮流。

公立医院迟早会面临信创的要求,必将对HIT产业格局带来不小的影响。

帮助医院敢让病历文件“出院”,大数据公司也不觉得“烫手”。

在病案归档中考虑引入XML格式进行补充,有助于HIT行业长期价值最大化。

让数据脱离业务流程,不再属于特定的应用软件。

坚持“登上去,活着回来”的主体思想,一辈子不动摇。

B/S编辑器出货量已超C/S版本,折射医院信息化架构选型的变化趋势。

希望这辈子能为行业的进步贡献出1000万行代码。

病历文档数据是医疗大数据数据贫矿中的富矿脉,“局部熵减”很有必要。

实现电子病历系统部分同质化,缓解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差距加大问题。

基于敏感数据透明加密技术,对病历文档做适当增强处理。

如果在公开合规招标所得的软件中包含盗版成分,即使医院事先不知情,也会惹来不小麻烦。

门诊、急诊、住院、护理、医技这五大软件就像是佛祖的五个手指头,其他软件无论多么高大上都是佛祖手中的孙悟空。

以病历文书为突破口,解决电子病历数据上报后难以分析的问题。

该工具能大幅提升Web服务器日志分析的效率。

提升医疗数据的质量,实现互联互通。

为了满足电子病历文档数据互联互通的需求,本文作者设计了一类通用电子病历文件格式标准。

数据脱敏,成为大数据应用中的“卡脖子”问题。若不认真解决,迟早会爆雷。

不止告诉你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HIT程序员。

JSB/JQB配合特殊处理的业务软件系统,可实现良好的软件运行时行为闭环管理,从IT的角度帮助医院实现效益最大化。

我所仰望的HIT星空,是一个大同世界:车同轨、书同文、数据有价值、交流有通道、安全有保障。

为了不挨骗就不能落后,为了不落后就要掌握足够的软件技术知识,那就需要适度的自主研发。

这种软件设计方式可称为“数出有源”,也就是将病人当作唯一的数据“水龙头”。

评级只是开始,医疗品质的持续改进才是永不停步的长征。
最新评论
是的,这需要院内达成一致,领导层面须支持。
非常好,贴合工作实际,有学习借鉴意义。不少年轻人不愿意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做事。一是不学习,无能力,二是跟风躺平,做多做少,收入差别不大。
是的
思路很重要,行动更重要
售后服务(治疗,诊疗后有疑问需要咨询医护人员)很好啊,医院应该提供这样的渠道并且不需要收费吧,除非你是土豪,个人觉得,咨询可以有,收费较难接受,利益分配好像也很难合理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