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IT专家网 编辑整理:陈曦
11月25日,国家医保局官网发布系列消息,介绍医保信息化建设的最新情况。HIT专家网整理汇编如下。
医保信息平台项目主体已建成
2020年10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医保信息平台项目主体建设完成,为建成纵向贯通、横向联通、内外互通、生态融通的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2020年11月,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在广东省率先落地使用,标志着全国平台建设工作进入落地实施阶段。目前,各地积极推进医保信息平台建设,预计2021年底在全国范围内投入使用。
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投入使用后,长期困扰医保部门的标准不统一、数据不互认等难题将有效解决。新平台建成将为医保业务办理、监督管理、公共服务、决策分析提供标准化、智能化、便捷化支撑,大幅提升医保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增进广大参保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积极推广统一医保业务编码
国家医保局高度重视医疗保障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实行“纵向全贯通、横向全覆盖”,推动形成全国自上而下医保信息数据交换的“通用语言”,实现全国医保信息互通互联、数据互认,为开展医保大数据分析提供可能,为医保筹资、待遇保障、支付制度、药品耗材招标采购、基金监管等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支撑。
截至目前,国家医保局已发布了15项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建立了编码标准数据库和动态维护平台。先后公布4项主要标准数据库信息。其中,疾病诊断代码约3.3万条,手术操作代码约1.3万条,医疗服务项目代码11190条,医保药品代码9.3万余条,医用耗材代码3.6万余条,实际规格型号超过1000万个。
各地积极推进医保编码贯标应用,医保药品编码标准已在天津、河北、辽宁、江苏、安徽、江西、广东等7个省份落地应用;医保医用耗材编码标准已在天津、江苏、安徽、广东等4个省 份 落地应用;医保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编码标准已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南、四川等9个省份落地应用;医疗服务项目编码标准已在天津、上海、安徽、广东等4个省份落地应用;医保系统单位及人员编码标准已应用于全国医保信息平台跨省异地就医管理子系统,并在河北、甘肃等地用于人事管理;医保门诊慢特病病种编码标准已有江苏无锡、安徽滁州2地落地应用;医保结算清单已在天津市61家医疗机构应用,河北、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四川等6省也已应用于DRG或DIP(基于大数据的病种分值)付费。
医保电子凭证全渠道用户量超过3亿
国家医保局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研发了医保电子凭证。医保电子凭证是国家医保局为医保相关的参保人、经办人员、医护人员、定点医药机构、医药企业等在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中颁发的统一信息标识,是打通医保全流程便民服务的金钥匙。
2019年11月24日,全国首张医保电子凭证在山东省济南市激活。截至目前,累计全渠道用户量超过3亿,河北、上海、浙江、福建、山东、安徽、四川等29个省份医保电子凭证已在医院、药店开通使用,接入定点医疗机构超过2.6万家,定点药店超过7万家,预计2020年年底可在全国所有省份开通使用。
各地积极使用医保电子凭证实现互联网医保服务无卡办理,促进医保脱卡结算,切实为参保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医保服务,为打赢新冠肺炎防控战役和推进“互联网+”医保服务提供了有效助力。
【责任编辑:陈曦】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